首个中国原创Bcl-2抑制剂利生妥开出首批处方,开启CLL/SLL治疗新篇章
2025-08-08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Bcl-2抑制剂 利生妥

首个中国原研的全新一代Bcl-2抑制剂利生妥(通用名:利沙托克拉;研发代码:APG-2575)获批上市后,全国多家权威中心迅速完成首批处方落地。利生妥实现从获批到临床应用的快速衔接,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提供了治疗新选择的同时,彰显了临床对本土原研创新药物的高度期待与信心。


首批处方落地,填补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利生妥是亚盛医药自主研发的新型口服Bcl-2选择性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Bcl-2蛋白,恢复肿瘤细胞的正常凋亡过程,从而达到抗肿瘤治疗的目的。2025年7月,利生妥正式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附条件上市,用于既往经过至少包含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内的一种系统治疗的成人CLL/SLL患者。


7月25日,随着利生妥在国内的商业供货开启,该药物已在北京、天津、广州、上海、苏州、成都、福州等30多个城市、40余家医院,开出第一批处方。这意味着利生妥这一中国原创药物真正开始惠及广泛的CLL/SLL患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临床治疗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


马军教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CLL/SLL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成熟B细胞肿瘤1。Bcl-2作为经典抗肿瘤靶点,因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界面复杂及线粒体膜穿透屏障,近40年仅有一款药物上市2。CLL/SLL患者仍面临耐药、长期用药管理复杂、缓解率待提高等挑战。因此,临床亟需具备更高选择性、良好耐受性、强联合潜力的新一代Bcl-2抑制剂。利沙托克拉作为新一代Bcl-2抑制剂获批上市和快速应用,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及时雨和新的希望。


1.jpg

图:马军教授在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开出利生妥处方


王建祥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基于12年全球研发积淀,25项临床试验验证,利沙托克拉正式获得NMPA批准上市。利沙托克拉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为更广泛的患者群体,特别是为高危、老年、虚弱人群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其关键研究数据证实其良好安全性,单药治疗TLS发生率低,血液学毒性可控;CU101研究显示,与阿可替尼联用未观察到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或新安全信号3。随着全国多地首批处方落地,这一具有良好安全性的治疗选择正式进入临床实践,同步启动的规范化用药与全程管理体系,将成为保障患者长期获益的基石。


2.jpg

图:王建祥教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开出利生妥处方


吴德沛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利沙托克拉凭借其独特的短半衰期(仅5小时),实现了从首剂到有效治疗剂量的快速递增(4-6天),带来多重临床获益。不仅加速了潜在治疗响应,使治疗更快获益;同时简化了治疗流程,降低医疗负担,提升患者依从性。利沙托克拉与BTK抑制剂联用时,无需导入期即可直接启动且无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优化了治疗路径,减轻了患者心理负担,增强了治疗信心。首批处方的落地,使利沙托克拉带来的便捷、以患者为中心的新治疗模式正式惠及中国患者。


3.png

图:吴德沛教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出利生妥处方


邱录贵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目前,利沙托克拉相关的四项全球注册Ⅲ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除已获批的CLL/SLL适应症外,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等领域的探索也在稳步推进,未来有望为更广泛的血液肿瘤患者提供治疗选择。此次全国多地同步开出首批处方,是RCT向RWE转化的关键节点。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系统性地收集和分析中国患者使用利沙托克拉的真实世界数据,建立和完善的用药管理体系。同时,推动CLL/SLL患者诊疗路径的规范化,并着力提升这一创新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可及性,让更多患者,特别是基层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并受益于这一中国原研的治疗方案。


4.jpg

图:邱录贵教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开出利生妥处方


牛挺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Bcl-2作为调控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在血液肿瘤发病机制中扮演核心角色4。利沙托克拉的获批上市基于严谨、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数据,为药物的真实世界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研发过程中,国内科研人员与美国顶尖癌症中心(如MD Anderson、Mayo Clinic)及该领域权威专家紧密合作,汇集临床试验数据,验证了药物的良好安全性、有效性,并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随着全国首批处方在多省市同步开出,利沙托克拉正式进入真实世界应用阶段。不仅展现出扎实的临床研究成果正快速、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实践,也使得凝聚本土创新智慧的这一药物能够迅速惠及符合条件的患者,为其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5.jpg

图:牛挺教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出利生妥处方


周可树教授

河南省肿瘤医院


利沙托克拉从临床试验到成功获批并应用于临床,每一步进展都离不开中国研究者的严谨求实与坚持不懈。支持其上市的关键数据,例如展示单药治疗潜力的CC201研究和探索联合治疗新模式的CU101研究,均体现了科研团队在方案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上的扎实工作。如今,全国首批处方同步开出,意味着在严格把控的临床试验中获得的疗效与安全性证据,将应用于更广泛的临床诊疗实践。首批处方的落地,是前期大量科研与临床工作成果的体现,将切实帮助到更多中国CLL/SLL患者。


6.jpg

图:周可树教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开出利生妥处方


丁凯阳教授

安徽省肿瘤医院


利沙托克拉的获批,是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突破的实证。其全球研发征程自2013年APG-2575分子确立起步,2018年进入临床阶段,迄今已覆盖18国360家中心,完成25项I-III期试验、超1300例患者入组。大规模临床试验积累的关键疗效与安全性数据,支撑其作为首个中国原研Bcl-2抑制剂获批。全国首批处方的落地,标志着这些历经十余年验证的“中国方案”转化为患者可及的治疗选择,让兼顾疗效、良好安全性与便捷性的研发成果真正惠及中国患者。


7.png

图:丁凯阳教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开出利生妥处方


杨大俊博士

亚盛医药董事长、CEO


十分感谢政府各级监管部门给予的关注与支持,以及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通力配合,让利生妥得以在获批后迅速落地、满足各地患者临床急需。


利生妥是我们在Bcl-2靶点新药开发领域“30年磨一剑”的创新成果,非常高兴看到该药物开出首批处方并真正造福患者,这体现了亚盛医药对“解决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这一使命的践行。


未来,亚盛医药将继续全力以赴,更快更好地提升利生妥的可及性。


参考文献
1.Hematological Oncology Committee of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et al. Zhonghua Xue Ye Xue Za Zhi. 2025;46(2):105-112.
2.Vogler, M.,et al. 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 10, 91 (2025).
3.Keshu Zhou, et al. Blood (2023) 142 (Supplement 1): 1900.
4.Korycka-Wolowiec A, et al. Expert Opin Drug Metab Toxicol. 2019 May;15(5):353-366.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