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加”速度 | 刘加军教授:CPX-351联合维奈克拉方案为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提供治疗新选择
2025-08-06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CPX-351是一种纳米级脂质体,已被证实可提高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sAML)患者的生存率。此前针对复发/难治性(R/R)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研究显示,在高危人群中,CPX-351能提升缓解率、无事件生存(EFS)率及总生存(OS)率,同时降低60天死亡率。尽管治疗手段在不断发展,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临床对可提高缓解率的新疗法存在迫切需求,尤其是针对适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患者。基于此,美国研究者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CPX-351联合维奈克拉(CPX-VEN)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本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加军教授为我们带来该研究的最新结果。


研究方法


一项单中心Ib/II研究,入组标准为年龄≥18岁、适合强化化疗的R/R AML患者,且允许既往接受过维奈克拉治疗。Ib期部分采用3+3剂量递增设计,以确定扩展队列的推荐II期剂量(RP2D)。在起始剂量水平-1时,观察到患者出现持续性骨髓抑制,因此选择剂量水平-2作为RP2D(具体为:CPX-351按柔红霉素44 mg/m²于第 1、3、5 天给药,维奈克拉300 mg于第2-8天给药)。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复合完全缓解率(CRc,即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伴血小板未恢复[CRp]+完全缓解伴不完全血液学恢复[CRi])。次要终点为OS、校正的EFS。


研究结果


2018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试验共纳入33例患者,中位年龄58岁(范围:26-72)。患者既往治疗史复杂:58%曾接受过维奈克拉治疗,44%处于二次挽救治疗或更晚期阶段,30%曾接受过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51%的患者存在不良细胞遗传学特征,64%携带骨髓增生异常相关突变,21%携带TP53突变(表1)。


表1

1754447548607066.jpg


总缓解率(ORR)为46%(95% CI:30-62),CRc率为39%(95% CI:25-56)。在首次挽救治疗且TP53基因为野生型的患者中,CRc达70%(95% CI:40-89),其中71%(95% CI:36-92)实现微小残留病(MRD)阴性,2年OS率为49%(95% CI:23-100)。11例(73%)缓解患者接受了HSCT。30天死亡率为9%,60天死亡率为21%。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与骨髓抑制相关。


研究结论


CPX+VEN在R/R AML中具有抗白血病活性,尤其在首次挽救治疗且不携带TP53突变的患者中疗效显著。


专家点评


刘加军教授:


R/R AML是血液科临床治疗的难点,患者既往多经历多线治疗,骨髓储备差、合并高危因素(如不良遗传学、TP53 突变)比例高,传统方案缓解率低,且早期死亡率高。本研究针对这一人群探索联合方案,首次证实CPX+VEN的有效性——ORR为46%、CRc率为39%,显著高于部分现有挽救方案(如低强度化疗ORR常< 30%),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CPX-351(脂质体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通过标准化疗药物杀伤白血病细胞,而维奈克拉可增强凋亡敏感性。尤其对于既往维奈克拉经治患者,该方案提供了克服耐药的可能途径。TP53野生型、首次挽救治疗亚组获益显著(CRc 70%,MRD阴性率71%),这与现有AML分子分层治疗理念一致,为临床选择优势人群提供了依据。71%的有效患者达到微小残留病(MRD)阴性,且73%的缓解患者成功接受HSCT。MRD阴性是AML长期生存的强预测因素,而移植是唯一可能治愈R/R AML的手段,这提示CPX+VEN不仅能诱导缓解,还能为患者争取移植机会,间接改善长期预后。


但该试验样本量较小(n=33)且来自单一机构,需多中心验证结论的普适性。高危人群TP53突变患者(21%)的具体缓解数据未单独列出,而这类患者是RR AML中最难治的群体,需进一步探索联合其他药物(如TP53抑制剂)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证实了CPX+VEN在R/R AML中的活性,尤其对首次挽救、无TP53突变的患者疗效突出,且能为移植创造条件,是R/R AML治疗的有益探索。未来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验证,并针对高危亚组优化方案,以进一步扩大获益人群。


专家简介


1754447528715713.jpg

刘加军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血液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特邀评审专家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欧洲肿瘤内科协会抗癌分会会员 

中国免疫学学会会员 

中美医学科学与工程协会会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常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从事血液病学医教研工作30余年,目前担任教育部硕博士论文的评审专家,自2006年担任欧洲SCI杂志AntiCancer Drugs 常务编委,Ann Hematol 编委。目前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科研基金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在Ann Oncol(IF>50)、American J Hematol. Blood 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


参考文献
1.Kadia TM, Jen WY, Bataller A, et al. A Phase 2 Trial of CPX-351 Combined With Venetoclax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 J Hematol. 2025 Aug;100(8):1365-1373. doi: 10.1002/ajh.27723. Epub 2025 May 22. PMID: 4040170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