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卵巢相关肿瘤中的应用及展望
2025-08-01 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作者:杨清,张宁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肿瘤之一,其病理类型复杂多样,涵盖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病变。手术治疗是卵巢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腹腔镜手术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手术方式[1]。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保证手术彻底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为达到手术创伤最小的目的,逐渐从多孔腹腔镜手术发展至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该技术在妇科领域,尤其是卵巢相关肿瘤的诊治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凭借其更为美观的术后腹壁外观和减轻术后疼痛等优势,为卵巢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2]。


1  LESS的历史发展


LESS的理念最初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第一例手术由Wheeless[3]报道,最初在妇科领域只简单应用于诊断性腹腔镜检查、输卵管手术等。该技术由于失去了传统腹腔镜视野下的三角操作优势,使得器械之间相互干扰,产生“筷子效应”。随着专用单孔穿刺器平台的应用,器械小型化、可弯曲化以及能量平台的革新,LESS在妇科领域逐步发展并扩大适应证,在卵巢相关肿瘤的手术中,由最初的卵巢囊肿剥除术,到如今卵巢恶性肿瘤全面分期手术的尝试,其发展见证了微创技术的巨大进步。


2    LESS在卵巢相关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2.1      良性卵巢肿瘤    临床研究表明,LESS治疗良性卵巢肿瘤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当,但术后疼痛评分更低,患者对腹壁美容效果满意度高[4]。成彩云等[5]分析体重指数(BMI)≥24的单发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应用LESS治疗的效果及对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发现LESS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及进食时间更具优势。Litz等[6]探讨LESS治疗儿童附件病变的临床价值,纳入患者平均年龄12.5岁,认为LESS对儿童合并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是安全有效的。Yin等[7]探讨了LESS对于妊娠合并附件疾病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总计纳入6例在19~31孕周的孕妇,附件肿物术后病理包括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交界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全部孕妇最终成功分娩。结合以上相关报道,可以看出LESS适用于不同人群。虽然LESS在疼痛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对比传统腹腔镜手术也存在着使用的局限,Lin等[8]的荟萃分析发现LESS在处理良性卵巢肿瘤时虽然在术后镇痛药用量及住院时间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更高,因此认为对于该类手术,使用传统腹腔镜手术更安全。


2.2    交界性卵巢肿瘤    LESS用于交界性卵巢肿瘤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已得到初步证实[9]。在严格遵循手术规范、确保肿瘤完整切除及无瘤原则下,部分研究显示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短期肿瘤复发率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2]。


2.3    恶性卵巢肿瘤    LESS全面分期手术在早期恶性卵巢肿瘤处理中有一定优势[13-14],更有利于样本的取出,同时不影响手术切除范围与淋巴结切除数目,在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时器械更容易到达肾血管水平。Cho等[15]将40例LESS与41例开腹手术早期卵巢癌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SS组肿瘤溢出率更低、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疼痛更轻、住院时间更短。由此可见,LESS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不过,对于晚期卵巢癌,由于肿瘤负荷大、手术范围广、操作难度高,LESS多作为综合治疗的前期辅助探查手段,协助评估可否行满意的减瘤术,或在新辅助治疗前作为获得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手段[16-17],目前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优化其应用策略。


3    单孔腹腔镜在卵巢相关肿瘤的适应证


结合LESS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以及肿瘤治疗原则,应用如下:(1)卵巢良性肿瘤,行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2)卵巢交界性肿瘤或早期恶性肿瘤,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或全面分期手术,手术全程需符合肿瘤切除原则。(3)晚期卵巢恶性肿瘤,评估累及范围及获取组织协助诊断。


以下情况需慎重评估是否可行LESS:(1)晚期卵巢恶性肿瘤,广泛转移,无法达到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2)严重的盆腹腔粘连,评估后考虑发生副损伤概率增加的手术。(3)患者自身异常情况,如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


4    LESS在卵巢相关肿瘤处理中的手术技巧


4.1    入路建立    经脐入路是LESS卵巢手术最常用的途径,通常采用纵行切口,切口长度应根据单孔腹腔镜穿刺器大小而定,一般为2~3cm左右,小心逐层分离筋膜及腹膜,分离过程中多采用钝性和锐性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剪开腹膜后直视下将单孔腹腔镜穿刺器置入腹腔,腹腔压力根据术野情况维持在12~15mmHg(1mmHg=0.133kPa)。该入路方式也可联合机器人辅助操作,目前已在国内广泛开展[18-19]。经阴道入路是从阴道自然腔道进入腹腔,符合更加微创的理念,但阴道为有菌环境,可能增加腹腔感染风险,且由于操作空间小,手术视野受到限制。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该入路方式较少采用,需要根据医生的经验、手术的复杂程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定。


4.2    卵巢肿瘤暴露    由于单孔腹腔镜器械操作角度受限,有效暴露肿瘤至关重要。可通过悬吊缝合卵巢与腹壁,利用体外缝线牵拉,调整卵巢位置,使肿瘤充分暴露在手术视野。对于较大卵巢囊肿,可先行穿刺抽吸减压,缩小体积后再行操作,但要注意避免囊液外溢造成肿瘤细胞种植播散,必要时应采取标本袋保护措施。


4.3    肿瘤剥除与切除


4.3.1    良性卵巢肿瘤    在剥除卵巢囊肿时,应找好卵巢皮质与囊肿壁的界限,精细分离,尽量完整剥除囊肿,减少对卵巢皮质的损伤,以保护卵巢功能。创面以可吸收缝线连续或间断缝合止血、重塑卵巢形态。缝合时深浅适度,避免缝线切割组织。对于巨大囊肿,可先行抽吸囊液后,将卵巢部分提拉至单孔切口处,再进行剥离囊壁及缝合止血等操作。以往对于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就有将卵巢囊肿体外法处理的方式,王延洲等[20]结合LESS与开腹手术的理念,提出了单孔腹腔镜“全体外”(LESS-E)卵巢囊肿剥除技术,在保证美观的同时,降低了手术难度,更好地保护卵巢功能。


4.3.2    交界性及早期恶性卵巢肿瘤    操作过程中注意无瘤原则,使用标本袋密闭取出肿瘤,防止肿瘤细胞脱落种植。淋巴结切除和大网膜的切除是手术难点,注意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及邻近器官,做好改为多孔腹腔镜及开腹手术的准备。


4.3.3    晚期恶性卵巢肿瘤    对于晚期卵巢癌需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手术难度大,LESS往往不能达到减瘤的满意度。因此,目前该术式多作为诊断性探查来评估累及范围及获取组织,为后续化疗或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


5    止血与缝合


止血过程需注意对于卵巢功能的保护,小血管出血可直接电凝止血,较大血管出血需使用缝合止血。对卵巢进行塑形是LESS具有操作难度的步骤,需要避免“筷子效应”带来的操作不便[21],借助器械的旋转、弯曲功能,采用腔内或体外打结技术,重建解剖结构,防止术后出血、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该步骤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曲线才能掌握。


对于LESS,最重要的是对于切口疝的预防,在一项胆囊切除术的研究中发现,LESS的时间相对较长,且切口疝发生概率明显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22],LESS切口长度多在2~3cm,术中需与经腹手术步骤一致,逐层缝合,尤其是对于腹膜的关闭更加重要。术后观察注意切口有无血肿发生,必要时可局部压迫处理。其他方面包括抗生素使用原则和腹腔引流管管理等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同。


6    LESS在卵巢相关肿瘤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6.1    优势


6.1.1    疼痛、术后恢复和美容等方面    单切口减少了对于腹壁皮肤、肌肉、筋膜等组织损伤而引起的疼痛,患者术后能更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3]。从外观上看,脐部切口隐蔽,极大地减轻了因手术瘢痕带来的心理负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6.1.2    巨大卵巢良性肿瘤的处理    LESS结合开腹手术理念,利用单切口完成对卵巢肿瘤的全程操作,包括剥离囊壁、缝合止血等,极大缩短了手术时间,使缝合止血更加确切,更好地保护了卵巢功能。


6.1.3    特定人群的应用    LESS对于青少年、肥胖患者及妊娠期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等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


6.2    局限性


6.2.1    手术时间相对延长    在单孔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手术时,暴露、剥离囊肿及缝合创面等手术操作时间常较传统腹腔镜手术明显延长,这不仅增加了麻醉风险,而且还可能加重手术应激反应[24]。随着培训、学习以及手术经验的积累,常规单孔手术时间可逐渐缩短,但仍会在复杂病例处理中耗时较长。


6.2.2    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器械经单孔进入腹腔后操作角度受限,易出现器械碰撞干扰,违背传统腹腔镜操作三角原则,对于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周围组织粘连致密,手术操作难度及副损伤发生概率增加,手术的精准性和流畅性会受到影响。另外对于卵巢恶性肿瘤需进行淋巴结切除等高难度操作,无法保证像传统腹腔镜手术一样的操作术野。对于经验不足的术者会增加血管、神经及邻近器官损伤的风险[25]。


6.2.3    恶性卵巢肿瘤的安全性问题    对于恶性卵巢肿瘤,尽管目前研究未发现单孔腹腔镜增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风险,但单孔操作下取出标本时肿瘤破裂、切口种植的风险仍备受关注,需严格遵循无瘤技术规范操作。另外需注意手术切除范围,应与传统多孔及开腹手术范围一致,保证患者肿瘤切除的彻底性。


7    LESS在卵巢相关肿瘤治疗中的展望


目前LESS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相关研究和实践较为丰富,但在青少年及儿童群体中的应用仍较少。随着部分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LESS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年轻患者群体的关注。但在特殊群体中操作的可行性,还需要综合评估安全性和观察长期疗效。另外,对于肥胖患者,LESS因减少了手术切口数量,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的风险,但需综合考虑手术时间、操作难度以及安全性之间的平衡,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


在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特别是对于晚期恶性肿瘤,LESS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目前尚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因此,除了探索单孔腹腔镜在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方面的研究,更应该关注患者术后恢复、肿瘤结局与生活质量。


随着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发展,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与手术导航技术等新兴工具日趋成熟,不仅能助力术前精准判断,而且还能帮助术者手术技术创新,制定最优化手术路径。在腹腔镜技术日渐普及和研究证据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机器人手术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26]。凭借机器人手术系统稳定的视觉和操作优势,术者能够更精细地解剖并分离肿瘤与正常卵巢组织,在遵循卵巢生育力保护和维持正常性激素分泌功能的原则下,减少过度热损伤,完成手术操作[27]。然而,传统的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进行LESS时,操作灵活性有限,手术视野较为局限,同时还需配备专门的通道或辅助设备,应用范围仍较为有限。期待随着机器人手术系统和单孔腹腔镜器械的不断创新将两者更好地结合,突破操作瓶颈、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带来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构建规范化的单孔腹腔镜手术培训体系有利于提高该项技术水平,通过制定统一的培训标准,结合模拟训练、动物实验以及线上线下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妇科医生提供更全面的LESS学习途径。模拟训练可以帮助学员熟悉手术流程,提高操作的精准性;动物实验则为技术的实操练习提供了真实场景,增强学员的临床应对能力;线上教学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更多的医生创造学习机会;线下教学则通过面对面指导实现个性化培训。这些多层次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缩短医生的学习曲线,为推动LESS在妇科领域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普及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8    结语


LESS作为微创妇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在卵巢相关肿瘤的处理中已展现出独特优势,从良性肿瘤的功能保护,到交界性、恶性肿瘤的精准诊治探索,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以优化应用策略,助力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卵巢肿瘤领域大放异彩。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杨清:论文设计;张宁宁:论文写作


参考文献略


来源:杨清,张宁宁.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卵巢相关肿瘤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5,41(7):691-69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