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单纯性骨囊肿治疗研究进展
2025-07-21 来源:国际骨科学杂志


作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     张逸凡


儿童单纯性骨囊肿(SBC)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尤以肱骨近端和股骨近端最为常见。根据流行病学研究,SBC的发病率为0.5%~1%。约85%的病例出现在3~14岁的儿童群体中,男女比例约为2︰1。尽管大多数病例为无症状,但在摔倒或运动损伤等情况下,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甚至骨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心理。


目前对儿童SBC病因尚无明确的共识。许多研究认为,SBC可能与骨骼发育异常、局部血流不足、外伤或感染等有关。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儿童SBC发病机制的理论,其中广泛接受的是静脉阻塞学说。该学说提出,静脉血流阻塞、压力增高及囊内液中炎症蛋白水平上升共同导致了骨质吸收现象。近年的研究发现,EWSR1/FUS基因重排存在于SBC中。据此杨旭西等对14例SBC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显示有9例发生了EWSR1/FUS基因重排。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囊肿较小且没有明显症状的儿童SBC患者,主要目标是实现力线上骨骼有效愈合,保障患者能够维持正常的功能活动,同时预防囊肿复发及病理性骨折发生。研究表明,许多儿童SBC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自然消退,因此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是必要的。常用保守治疗包括观察、物理治疗和针对症状的药物治疗。观察期通常为6个月~1年,期间通过X线或MRI检查监测囊肿大小和形态变化。如果囊肿没有明显增大且无疼痛症状,可以选择继续观察。对于有明显疼痛或功能障碍的儿童SBC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来缓解症状。Deventer等对50例儿童SBC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结果32例在6周内囊肿愈合。有研究表明,对伴发病理性骨折的儿童SBC患者采取保守治疗,仅有10%~15%的患者能够实现自行愈合。


注射治疗


注射治疗包括注射类固醇激素、自体骨髓(BM)和脱钙骨基质(DBM)、人工骨及其他替代物等。


类固醇激素      注射类固醇激素是治疗儿童SBC的常用方法。研究表明,皮质类固醇能够有效减少囊肿内的液体积聚,从而促进囊肿愈合。有研究建议,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儿童SBC直至囊肿愈合,结果约90%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此外,注射皮质类固醇的操作相对简单,且不良反应较小,门诊即可进行,使得其成为临床上广泛采用的儿童SBC治疗手段。然而,也有研究报道,经过平均3次注射,儿童SBC的复发率仍介于15%~88%之间,且长期注射可能出现局部骨质疏松、感染及骨折等并发症,因此该方法目前已不再常用。


自体BM和DBM      注射自体BM及DBM是有效的治疗儿童SBC的方法。BM是间充质干细胞(MCS)的主要来源,含有丰富的干细胞和生长因子,可以在软骨、骨、肌腱和肌肉多种细胞谱系中分化。研究显示,使用自体BM注射后,SBC愈合率显著提高,且复发率较低。而DBM则提供了良好的支架,支持新骨形成。BM与DBM结合使用,不仅能加速骨、囊肿愈合,而且能改善骨的结构和功能,成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


人工骨      人工骨注射在儿童SBC的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人工骨材料如硫酸钙和羟基磷灰石等能够有效填充骨缺损,并促进骨再生。研究表明,注射人工骨后,患者囊肿愈合情况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此外,人工骨使用避免了自体骨取材的创伤,减少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杨勇昆等对10例儿童SBC患者单独注射人工骨,术后随访显示其平均转化率达到98.8%,其中8例达到100%。Dong等比较β-磷酸三钙与羟基磷灰石/硫酸钙骨水泥治疗儿童SBC的效果,结果两种骨水泥的治愈率分别为92.5%、82.4%,进一步证明了人工骨在术后可保持较好的骨强度,提供满意的稳定性。


人工骨替代物     除了传统的人工骨外,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新型的人工骨替代物,如合成骨移植物、改良型生物材料等。这些材料在结构和功能上更接近于自然骨,能够更好地促进囊肿愈合。研究显示,使用这些新型人工骨替代物治疗儿童SBC,愈合率显著提高,且复发率较低。此外,这些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干细胞和生长因子      注射干细胞和生长因子在儿童SBC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干细胞能够通过分化为骨细胞和促进血管生成来加速骨愈合,而生长因子则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来促进骨再生。研究表明,联合使用干细胞与生长因子治疗SBC的愈合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治疗。尽管目前联合使用干细胞与生长因子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令人期待,可能为儿童SBC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手术治疗


SBC的手术适应证:①存在明显的病理性骨折;②在保守观察期间出现囊性增大且有症状;③位于股骨近端等承重骨,骨折风险较高。Lin等的研究证明,股骨近端SBC保守治疗失败率为78%。传统的儿童SBC手术方法有单纯刮除术和刮除植骨术,目前还发展出现弹性髓内针(ESIN)固定、内镜技术等方法。


切开手术     单纯刮除术   单纯刮除术旨在去除囊肿内的病变组织。研究表明,单纯刮除术可以通过去除囊肿壁和囊肿内的液体,显著减少囊肿复发的风险。研究报道,单纯刮除术的复发率相对较低,且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在术后随访中,许多患者骨愈合和功能恢复良好,进一步支持了单纯刮除术是治疗儿童SBC的首选方法。


刮除植骨术  对于较大或复发的SBC,在刮除囊腔内物质的同时需进行植骨。刮除植骨术不仅去除了囊肿内的病变组织,而且通过植入骨移植物来促进骨再生与愈合。刮除植骨术的目的是填补刮除后留下的骨缺损,防止骨折及囊肿复发。研究显示,采用刮除植骨术的患者骨愈合率显著提高,且复发率低于单纯刮除术。一项针对儿童SBC的研究发现,刮除植骨术后,患者的功能评估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此外,植骨材料如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或生物材料等的选择也会影响术后愈合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Sung等在刮除植骨术中使用硫酸钙替换同种异体骨,结果愈合率从37%提升至66%,但其复发率高达25%。近期Şahin等的对比研究证实,刮除植骨术中同种异体骨与人工骨填充囊腔具有相似的愈合结果(75%vs.81.9%)。


微创手术     微创技术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并且在视觉和功能上影响最小。通过微创手术,术者可以在较小的切口下进行手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选择。


ESIN固定  ESIN的治疗原理:①减压及囊液引流,减少囊肿内的压力,甚至消除阻碍愈合的不利因素,如前列腺素E2、溶酶体、有毒自由基和白细胞介素;②起到内固定作用;③促进周围新生骨的生长。ESIN的使用不仅能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而且能在术后早期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此外,ESIN固定操作相对简单,适合在儿童患者中推广应用。研究显示,经ESIN治疗的儿童SBC患者骨愈合情况良好,术后随访显示SBC的复发率低于传统手术方法。张科对ESIN固定治疗儿童SBC的效果进行研究,共评估了22例患者,结果显示单纯ESIN固定的治愈率达到90.6%,复发患者仅为2例。Roposch等使用ESIN治疗32例SBC患者,治愈率高达94%。Zhang等采用ESIN固定治疗28例SBC患者,25例治愈,2例复发,治愈率达到89%。Maximen等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包括经皮注射、刮除植骨术、ESIN固定及ESIN固定联合经皮注射等,发现ESIN固定的一次手术愈合率高达67%,高于经皮注射(30%)、刮除植骨(43%),而ESIN固定联合经皮注射治愈率为79%。然而,ESIN固定具有易伤及骨骺、穿透骨皮质、损伤周围血管和神经、出现皮肤激惹征、需二次手术取出等缺点。


内镜技术  内镜技术在儿童SBC治疗中同样展现出独特优势。通过内镜手术,医生可以在可视化的情况下对囊肿进行清理和处理,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内镜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而且能够在术中实时观察囊肿的变化,极大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内镜技术在儿童SBC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也显著提高。内镜手术后,患者通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活动,并且术后复发率较低,这为儿童SBC患者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治疗选择。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儿童SBC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有望成为儿童SBC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


联合治疗


近年来,联合治疗成为儿童SBC治疗的趋势。Zhang等比较BM注射联合ESIN固定、BM注射、ESIN固定,证明BM注射联合ESIN固定治疗儿童SBC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BM注射和ESIN固定。研究表明,单纯刮除术可能导致SBC复发,而刮除植骨术则能有效填补骨缺损,促进骨愈合并降低复发率。Dormans等的研究证实,采用刮除、硫酸钙植骨联合ESIN固定治疗儿童SBC,结果治愈率达到了91.7%,无一例复发。ESIN固定联合刮除植骨术治疗儿童SBC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有效解决SBC引起的骨骼不稳定问题,而且能促进骨愈合与再生。有研究报道,ESIN固定联合刮除植骨术治疗儿童SBC的骨愈合率显著高于单纯刮除术或刮除植骨术,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Li等通过使用2根或3根ESIN固定联合刮除植骨术治疗儿童股骨近端SBC,治愈率为92%。徐云峰等对31例肱骨SBC采用ESIN固定联合人工骨注射,随访时间达36~65个月,有效率达96.8%,且未出现复发、感染、再骨折等并发症。研究报道,对21例股骨近端SBC采用ESIN固定联合人工骨注射,随访时间达38~132个月,治疗有效率为90.48%。对于不同类型的儿童SBC,临床上应根据囊肿特征和患者年龄、健康状况等,选择合适的联合手术方案,以实现最佳的临床效果。总的来说,联合治疗为儿童SBC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结语


在不同研究中,关于儿童SBC最佳治疗方案的观点往往存在差异。例如,有研究支持注射治疗及微创治疗,而另一些研究则强调手术干预能更彻底地清除病灶,降低复发率。因此,在平衡这些观点时,应重视患者具体情况,包括囊肿大小和位置、症状及年龄,进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未来的研究应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不同治疗方法的长期效果,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坚实的证据支持,进一步整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来源:国际骨科学杂志2025年5月第46卷第3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