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研读 | 免疫耐药NSCLC"新解法":TEIPP疫苗登场
2025-07-18

研究背景 ►


细胞内肽转运蛋白(抗原加工相关转运蛋白,TAP)的功能缺失会导致肿瘤对T细胞免疫疗法产生耐药性。研究者在此类免疫逃逸肿瘤中发现了一组新型共享肿瘤抗原的表达,据此开发了LRPAP1合成长肽疫苗(TEIPP24)以激活T细胞免疫。


研究方法 ►


这项首次人体多中心剂量递增研究(含扩展队列)纳入HLA-A*0201阳性、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CT05898763)。剂量递增采用改良3+3方案:每队列6例患者接受以 Montanide ISA-51 乳化的TEIPP24肽,剂量分别为20、40或100µg,皮下注射,每三周注射三次,交替在不同肢体注射。扩展队列6例患者接受最高安全剂量TEIPP24联合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主要终点为疫苗安全性、耐受性及免疫原性;次要终点包括疫苗特异性、免疫调节效应、患者抗原/免疫状态、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影像学肿瘤缓解率与持续时间。


研究结果 ►


两中心共入组26例患者。治疗耐受性良好,24例可评估患者中20例(83%)检测到疫苗诱导的LRPAP1特异性CD8+ T细胞,21例检测患者中13例(62%)同时存在疫苗特异性CD4+ T细胞。多功能CD8+效应T细胞的活化水平增幅受疫苗剂量、接种次数、CD4+ T细胞应答诱导及基线单核细胞频率的影响。


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后,在体外检测到活化状态(HLA-DR+、PD-1+、ICOS+)的LRPAP1特异性CD8+ T细胞。24例可评估患者中观察到1例部分缓解(PR)、8例疾病稳定(SD)和2例混合缓解(MR),且疗效与疫苗诱导的强效CD8+ T细胞应答(针对该新型肿瘤抗原表位)呈正相关。


DM_20250718135906_001.png

图1 接种 TEIPP24 疫苗的患者的影像学反应


研究结论 ►


这项首次人体I/II期疫苗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为推进靶向TEIPP的肿瘤治疗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疗效提升可能源于增加疫苗接种频次、在疫苗中添加更多TEIPP表位、以及联合PD-1抑制剂治疗。鉴于大量不同类型肿瘤高频出现TAP下调现象,TEIPP靶向疗法被认为具有广泛适用前景。


参考文献
1.Emmers M, et al. TEIPP-vaccination in checkpoint-resis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first-in-human phase I/II dose-escalation study. Nat Commun. 2025 May 28;16(1):4958. doi: 10.1038/s41467-025-60281-8. PMID: 40436854; PMCID: PMC12119936.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