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C 2025 | 假性剥脱性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黄斑脉络膜厚度的临床分析
2025-07-11



环球前沿视点 | WGC 2025

第11届世界青光眼大会(WGC 2025)于当地时间6月25日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拉开帷幕。为助力国内眼科同仁及时把握国际学术动态,医脉通特别策划推出【WGC2025】专栏,深度聚焦大会动态,全方位解读WGC上那些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眼科注入国际智慧与力量。


图片

研究背景


假性剥脱性青光眼(PXG)是一种由假性剥脱综合征(PEX)引起的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众所周知,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相比,PXG患者的眼压(IOP)更高,病情进展更快。高眼压是开角型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眼压得到控制,视功能损伤仍会加重,这表明可能存在影响疾病进展的其他因素。脉络膜可能在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以往关于PXG和POAG患者黄斑脉络膜厚度的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本研究采用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测量黄斑脉络膜厚度和容积,以探究PEX和POAG眼黄斑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并分析脉络膜在PXG进展中的作用。


图片

研究方法



本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了50例PXG患者(50只眼)和56例POAG患者(56只眼)分别作为PXG组和POAG组。同时选取了54例年龄、性别、眼压和眼轴长度相匹配的健康个体(54只眼)作为对照组。采用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对所有受试者9个黄斑区域的脉络膜厚度和容积进行测量和分析。


图片

研究结果


PXG组中央亚区(CSM)、颞侧内黄斑(TIM)、下方内黄斑(IIM)和颞侧外黄斑(TOM)的脉络膜厚度以及平均黄斑脉络膜厚度均显著薄于对照组(均P < 0.05)。PXG组TIM、IIM和TOM的脉络膜容积以及平均黄斑脉络膜容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 < 0.05)。PXG组CSM和IIM的脉络膜厚度以及平均黄斑脉络膜厚度均显著薄于POAG组(均P < 0.05)。PXG组IIM和TOM的脉络膜容积以及平均黄斑脉络膜容积均显著小于POAG组(均P < 0.05)。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受试者年龄越大、眼轴越长,平均黄斑脉络膜厚度越薄。


图片

研究结论


PXG患者的黄斑脉络膜厚度和容积(下方和颞侧)较POAG患者和健康个体更薄、更小。脉络膜厚度变化在PXG病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未来需要开展前瞻性研究,以更好地明确PXG患者中的这些变化。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