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
推荐意见1:新生儿百日咳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卡他期短或无,痉咳期可表现为阵发性
推荐意见2:新生儿重症百日咳的主要表现是生命体征不稳定和外周血WBC计数显著升高(2C)。
✅推荐说明:
新生儿百日咳临床表现存在个体差异且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分期不明确,卡他期时间短或无,表现为咳嗽轻微、无
二、新生儿百日咳的常规检查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推荐意见3:常规检查包括外周
推荐意见4: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包括核酸扩增法检测百日咳鲍特菌核酸、百日咳细菌培养、百日咳血清抗体滴度检测(GPS)。
✅推荐说明:
典型的新生儿百日咳进入卡他期后,血WBC计数及淋巴细胞比例开始升高,至痉咳期达高峰:WBC计数可达(20~50)×109/L,少数达70×109/L以上;淋巴细胞比例可升高至60%~90%。
WBC及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研究表明,当血常规显示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升高(≥10.4×109/L),且降钙素原水平正常(<0.75 μg/L)时,有助于将新生儿百日咳与细菌或病毒性感染进行初步区分。
核酸扩增法
百日咳鲍特菌培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病程1周内阳性率最高,2~4周阳性率有所下降,可作为PCR之外的补充检查手段。
抗体检测:新生儿百日咳血清抗体出现时间晚、滴度上升速度慢,且结果易受母胎传递抗体影响,不推荐作为新生儿百日咳早期诊断方法,但对于咳嗽≥2周的百日咳病例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当单份血清百日咳鲍特菌毒素特异性IgG浓度超过诊断急性感染的标准阈值,且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时(需排除近期接种过疫苗),可作为新生儿百日咳的回顾性诊断依据。
三、新生儿百日咳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推荐意见5:疑似诊断的依据是具备百日咳临床表现,且按常规治疗后症状无改善(GPS)。
推荐意见6:明确诊断的依据是百日咳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呈阳性(1B)
✅推荐说明:
在不具备百日咳血清学检测条件的医院,对于具有典型百日咳临床表现的新生儿,可考虑诊断为临床疑似百日咳,诊断要点是:
(1)按常规治疗后,咳嗽症状无改善(任何持续时间);
(2)有呼吸暂停、癫痫发作、发绀、
(3)WBC计数增高伴淋巴细胞比例增高(WBC计数≥20×109/L,淋巴细胞比例≥50%);
(4)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为肺炎;
(5)水样鼻腔分泌物多;
(6)同期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人员中有咳嗽迁延但不发热的人员。
百日咳的确诊需要有以下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其中一项):
(1)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为百日咳鲍特菌阳性;
(2)鼻咽拭子
(3)血清百日咳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4)鼻咽拭子百日咳鲍特菌核酸阳性(循环阈值≤35)。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百日咳鲍特菌并不侵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性的系统播散,因此,获得血液、组织等标本常无助于检测百日咳鲍特菌。
四、新生儿百日咳的胸部X线改变有哪些?
推荐意见7:只有百日咳导致肺部感染时才出现胸部X线改变,且无特异性(1B)。
✅推荐说明:
确诊为百日咳肺炎的新生儿,其肺部影像学改变也呈现多样化,可能表现轻微,如出现支气管袖套征、肺门周围浸润,也可能表现为
五、什么情况下需转诊至上级医院?
推荐意见8:当新生儿确诊或疑似百日咳,出现重症百日咳的表现时,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GPS)。
✅推荐说明:
对于确诊百日咳的新生儿,出现外周血WBC计数增高(≥30×109/L),且动态观察有持续上升趋势,同时出现以下表现之一者诊断为重症百日咳:
(2)心脏超声提示肺动脉高压;
(3)癫痫发作或怀疑百日咳脑病;
(4)频繁出现发绀、呼吸暂停、难治性低氧血症;
(5)频繁出现呼吸频率>70次/min,心率>180次/min。
若新生儿出现一个或多个脏器衰竭,或因生命体征不稳定而需要高级生命支持时,则考虑为重症百日咳。
六、新生儿百日咳的呼吸支持原则和气道管理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推荐意见9:呼吸支持的原则是建立最佳
推荐意见10:气道管理的注意事项是维持气道开放,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呼吸支持模式和参数(1A)。
✅推荐说明:
足月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常频呼吸支持的初始建议参数见表1。
表1 足月新生儿百日咳两种常用呼吸支持模式的初始参数建议值[1]
需要额外注意的是:
给予持续的镇痛镇静处理,保持患儿处于舒适状态,以避免患儿因烦躁而诱发呼吸机抵抗或气道
呼吸机调节时需注意不能完全依赖血气分析及胸部X线检查进行呼吸机参数的调节,而更应关注患儿是否处于舒适的适度呼吸状态和平稳的心率范围。
新生儿百日咳患儿需要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时,常规的气道管理注意事项包括:
提供充足液量和热卡保证能量供应,保持气道通畅,可以选用
定期翻身,有条件的话可做俯卧位通气;
吸痰避免过深和过于频繁;
吸痰前给予氧储备,吸痰后应给予肺复张,有条件的话可采用密闭式吸痰以减少肺容积丢失。
七、可用于新生儿百日咳的治疗药物及其剂量如何?
推荐意见11:新生儿百日咳的抗菌治疗首选静脉输注
推荐意见12:在有明确的耐药百日咳感染证据的情况下,可在家长充分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选用或联合使用复方
✅推荐说明:
6月龄以下婴儿百日咳用药推荐见2
表2 6月龄以下百日咳患儿的药物治疗推荐[1]
对于确诊或高度疑似百日咳的新生儿,若症状持续时间>21 d,其照护者可能也需要开始药物治疗。
新生儿百日咳的换血适应证包括:
外周血WBC计数≥25×109/L伴淋巴细胞计数≥12×109/L,且存在
外周血WBC计数≥48×109/L和淋巴细胞计数≥15×109/L;
WBC计数≥30×109/L和淋巴细胞计数≥15×109/L,且24 h内增高幅度≥50%;
其他,如心率持续>170次/min、呼吸频率持续>70次/min以及血氧饱和度<80%。
新生儿百日咳的换血治疗方法与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或重度
八、新生儿百日咳患儿住院期间隔离要求有哪些?
推荐意见13:需单间呼吸道隔离,医护人员实施标准防护+飞沫防护(1 m以内戴医用外科口罩),至有效治疗后5 d(1A)。
九、新生儿百日咳的出院标准如何?
推荐意见14:新生儿百日咳患儿符合以下条件可出院,即(1)生命体征平稳;(2)无需呼吸循环支持和静脉用药:(3)可自主进食,且无喂养不耐受的表现;(4)体重稳定增长(GPS)。
✅推荐说明:
出院前需完成以下工作:
对患儿父母/家长的宣教(含痉咳误吸的预防和急救方法宣教);
安排出院后门诊随访(至少出院后1周、4周各随访1次);
明确告知随时返院就诊/随访的地点及挂号方法。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