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约・皮科大咖说】CSD 2025 | 吴文育教授专访:聚焦脱发疾病年轻化趋势,推动精准治疗与心理健康并重
2025-07-04

图片
图片

CSD 2025微专辑

扫描二维码

可查看更多内容


编者按

在皮肤科领域,脱发问题一直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雄激素性秃发(AGA)和斑秃的发病率均呈现年轻化趋势,给患者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近期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三十次皮肤性病学术年会上,《医脉通皮肤科》特邀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ACMED)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吴文育教授,为我们深入剖析脱发疾病的临床现状、治疗瓶颈与创新方向,以及未来诊疗的发展趋势。


图片
医脉通皮肤科:临床观察到雄激素性秃发(AGA)年轻化趋势显著,从代谢角度看,胰岛素抵抗、肥胖等因素如何具体影响青少年AGA的发病进程?


图片


吴文育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AGA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过去,该病多在40岁左右的人群中发病,然而如今十几岁的青少年患者已屡见不鲜,甚至在12至14岁的年龄段也出现了发病的情况。这些青少年患者往往存在肥胖问题,且代谢方面存在异常。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近期开设了“雄激素性秃发+肥胖联合专病门诊”,起初医院还担心患者数量不足,没想到门诊开设仅两周,所有预约名额便全部约满,目前每周的号源都极为紧张。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大众对AGA与代谢相关性问题的高度关注。

AGA顾名思义与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密切相关,而雄激素合成的最初前体物质是胆固醇。由此,代谢异常如何影响雄激素水平,进而影响AGA的发病进程,这一问题在临床上值得深入探究。我们团队近期已着手开展相关研究。其中,我院一位博士研究生在毕业课题中对AGA与代谢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部分代谢产物与AGA存在一定关联。但究竟是何种机制导致了这种关联,仍需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我也期待后续能有更深入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


图片
医脉通皮肤科:斑秃以反复发作的局部或全身脱发为特征,且常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从您临床观察来看,斑秃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如职场/校园歧视)及长期生活质量造成了哪些被低估的“隐性负担”?


图片
吴文育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斑秃是一种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的脱发疾病。从病情程度来看,轻度斑秃表现为局部一块块的脱发区域,而重度斑秃则可能发展到头发全部脱落,甚至眉毛、睫毛以及全身体毛也无一幸免。尽管斑秃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但它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冲击却是巨大的,会对患者的工作、学习、社交和婚恋造成严重影响。斑秃在中国的发病人群数量接近350万。在这些患者中,许多人因斑秃而辍学、求职受挫、婚姻受阻,进而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甚至有患者出现了自杀倾向。这充分说明斑秃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损害是极为严重的,而这种损害往往被人们低估。

我们深知斑秃对患者造成的“隐性负担”,因此致力于通过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头发,从而解决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大量循证医学依据表明,只有头发生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斑秃患者的心理困扰。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患者能够尽早长出头发,摆脱生活中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为此,我们成立了斑秃公益基金,通过这一平台,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共同战胜斑秃带来的困难。


图片
医脉通皮肤科:当前我国斑秃诊疗面临病因诊断模糊(如与其他脱发疾病鉴别)、患者对激素治疗抵触、复发率高等挑战。未来哪些方向(如免疫微环境研究、生物标志物分型、中西医协同)可能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且可持续的治疗方案?


图片
吴文育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斑秃对患者心理、生活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极为显著,因此在治疗方面备受关注。过去,传统治疗主要依赖激素,包括外用激素、皮损内注射以及系统使用激素等。目前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包括新型的JAK抑制剂。这种药物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恢复机体的免疫平衡,从而促进头发生长。与激素相比,JAK抑制剂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可以长期使用,但仍需定期随访,监测血液指标。JAK抑制剂如巴瑞替尼和利特昔替尼已获批用于治疗重度斑秃,为斑秃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但目前来看,斑秃治疗仍不能完全满足患者需求,各种治疗的有效率大致在36周时达到40%至50%左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我们正通过基础研究寻找特异性标志物,期望实现精准治疗。未来,我们希望患者只需通过一次血液检测,就能明确哪种药物最适合他们,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方案。我们期待有一天,所有斑秃患者都能拥有茂密如森林的头发,重拾自信与美丽。



小 结



吴文育教授在专访中不仅深入剖析了AGA与代谢异常的关联,也揭示了斑秃给患者带来的沉重心理负担。无论是通过"雄激素性秃发+肥胖联合专病门诊"的开设,还是斑秃公益基金的成立,都体现了临床医生对脱发疾病患者身心健康的双重关注。展望未来,随着JAK抑制剂等新疗法的应用和精准医疗的推进,脱发疾病的诊疗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吴教授团队将继续致力于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帮助他们重获健康秀发与美好生活。

审核专家:吴文育教授


ACMED喊你加入皮科“四有超人”—“有心 有料 有趣 有爱”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ACMED)主任委员吴文育教授邀您加入我们。本专委会招募采取个人申请制,主要对象是:国内外各级医疗机构医药工作者。此次申请会员类型为委员及青年委员,具体申请操作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选择查看,如有疑问,可本文留言,期待与您共谋皮科发展!
















专家简介


图片

- 吴文育  教授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任医师、博导、上海市卫生健康领军人才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主任
  •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常务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毛发医学分会 候任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毛发学组 组长
  •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 全国委员
  •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 主任委员
  • 上海市医学会/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
  • 上海毛发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


图片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图片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