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届欧洲血液学(EHA)年会于2025年6月12日至15日在意大利米兰盛大召开。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的顶级盛会,EHA年会每年都汇聚了众多国际知名的
研究背景
今天分享一项来自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研究摘要——《Efficacy and Safety of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Patients》[1]。这项研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4个中心联合进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第二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中国CLL/SLL患者中实际应用的宝贵数据
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PVRL)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
研究目的
今天分享一项来自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研究摘要——《Efficacy and Safety of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Patients》[1]。这项研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4个中心联合进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第二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中国CLL/SLL患者中实际应用的宝贵数据
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II期临床研究(NCT04899453),旨在评估泽布替尼和利妥昔单抗(ZR方案)联合玻璃体内甲氨蝶呤注射,随后进行泽布替尼维持治疗,在新诊断的B细胞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PVR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今天分享一项来自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研究摘要——《Efficacy and Safety of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Patients》[1]。这项研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4个中心联合进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第二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中国CLL/SLL患者中实际应用的宝贵数据
2020年9月至2024年7月期间纳入了新诊断的PVRL患者。给予6周期诱导治疗方案:每周期1次利妥昔单抗375mg/m2以及泽布替尼160mg,每日2次,口服。玻璃体内甲氨蝶呤(400μg)注射,持续1年。口服泽布替尼维持治疗持续24个月。
研究结果
今天分享一项来自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研究摘要——《Efficacy
and Safety of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Patients》[1]。这项研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4个中心联合进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第二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中国CLL/SLL患者中实际应用的宝贵数据
在2020年9月至2024年7月期间招募了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并根据研究方案进行评估,详见下表1。
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0岁(范围,33-75),其中男性患者比例为27.5%。分别针对患者的房水、玻璃体/视网膜样本及脑脊液(CSF)的标志物进行检测,其中97.5%(39/40例)患者房水中IL-10升高(>5
pg/mL),67.5%(27/40例)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样本的细胞学检查为阳性,31.4%(11/35例)患者流式细胞术(FCM)结果为阳性,77.5%(31/40例)患者Ig基因重排阳性;CSF检测结果显示,82.1%(32/39例)患者IL-10升高(>5
pg/mL)。入组患者诊断前,50%(20/40例)的患者接受了局部
表1、40例患者临床特征
中位随访时间为22.8个月。在末次随访时,有18例患者出现疾病复发,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6.2个月。所有18例患者均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仅1例患者同时出现眼部复发。2年PFS率为62.9%,2年OS率为94.9%。
图1、ZR方案生存分析Kaplan-Meier曲线
按照CTCAE4.0评分体系对治疗的安全性和不良事件进行评估。常见的1-2级不良反应以中性粒细胞减少(15%)、淤斑(17.5%)、角膜上皮病变(17.5%)、输液反应(12.5%)、
表2、治疗期间的全身和局部不良事件
结论
今天分享一项来自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研究摘要——《Efficacy and Safety of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Patients》[1]。这项研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4个中心联合进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第二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中国CLL/SLL患者中实际应用的宝贵数据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该方案平衡了疗效和安全性,并为PVRL提供了循证治疗证据。
专家点评
张薇教授
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
张薇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老年淋巴瘤学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血液疾病专家委员会秘书
1995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1995年8月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2000年开始从事血液内科专业
2002年获得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
主要擅长淋巴瘤及
主要参与主持多项面上、首都特色、北京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撰写SCI及核心期刊杂志70余篇,参与编写《淋巴瘤》《协和血液病学》等著作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