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
体温 36.5℃,血压 125/84 毫米汞柱,心率 70 次 / 分,呼吸频率 18 次 / 分,经皮
辅助检查
在重新详细评估患者病史时,发现长期以来患者有咳出含有食物颗粒的痰、酸反流和烧心症状。随后进行胃镜检查,以调查是否因
图5 2023年6月的胃镜检查发现食管憩室(箭头所指)
图6 2023年8月的食管造影显示,造影剂从食管中段右侧的分叉水平流入右主支气管,伴有食管壁局部囊状膨出
最终诊断
先天性支气管食管瘘引起的吸入性肺炎
讨论
近年来,吸入性肺炎日益受到关注。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差异较大,从 10% 到 90% 不等。其他导致吸入的因素包括
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放射学检查;然而,目前尚未建立普遍接受的诊断标准。2003 年日本吸入性肺病研究小组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强调考虑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导致的潜在隐蔽性吸入。这凸显了在肺炎的基本诊断中评估潜在吸入危险因素的重要性。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能包括发热、疲劳、咳嗽、
支气管食管瘘(BEF)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由支气管和食管之间的异常连接引起。恶性肿瘤是 BEF 的常见原因。此外,该病的原因还可能是创伤性、炎症性或先天性的。尽管目前有大量关于先天性 BEF 的零散病例报告(大约 400 例),但据文献报道,现有的文献中缺乏综合队列研究。先天性 BEF 由 Braimbridge 和 Keith 分为 4 型(表 1)。它通常与食管闭锁共存,通常在儿童期表现,这与在成年期较少见的表现不同。常见症状包括原因不明的咳嗽、咳出食物、液体
表1 先天性支气管食管瘘的分类
尽管支气管镜和食管镜检查在已知确切位置时可以显示小的瘘口,但其敏感性低于食管造影。根据 Ramo 等(1995 年)的研究,67% 的病例在支气管镜检查中未发现瘘口,40% 在胃镜检查中为阴性。BEF 由于各种原因常常未被发现:瘘管向上走行;瘘口处被膜样结构覆盖;瘘口处存在黏膜皱襞;以及吞咽时肌肉痉挛关闭瘘口。
在良性气管食管瘘的治疗中,传统上使用胸腔手术和胸腔镜手术等手术方法。然而,近期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引入了支气管镜和胃镜介入治疗作为可行的替代方案。这些包括使用粘合剂、自体血清、乳胶假体或支架进行局部封闭。此外,局部注射硬化剂、自体干细胞或富血小板血浆可以促进瘘管的愈合。在这个病例中,患者通过支气管镜局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和内镜下放置钛夹,避免了胸腔手术的创伤。
临床病程及结局
在排除其他继发因素后,该病例被归类为 Ⅰ 型。确诊后,患者接受了瘘管修复。治疗前的胸部增强 CT 扫描显示在气管水平有一个局部食管憩室,位于食管前方和右主支气管后方;然而,未观察到瘘管(图 7)。在 4 个月内,患者接受了 6 次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图 8A)和 1 次经支气管镜局部聚多卡醇注射(图 8B)。此外,还进行了经胃镜钛夹闭合瘘管(图 8C)。治疗开始后 2 个月,复查食管造影显示没有胃肠泛影流入支气管(图 9)。此外,插入鼻胃管进行胃引流和空肠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显著改善,无发热、咳嗽复发,痰中也未见食物颗粒。目前患者正在进行长期随访。
图7 治疗前的胸部增强 CT 扫描显示食管憩室(箭头所指的位置)。
图8 治疗过程中的图像。A. 支气管镜图像显示右主支气管中段有一个 3 毫米的瘘口,瘘口周围注射了富血小板血浆。B. 通过支气管镜进行局部聚多卡醇注射。C. 胃镜图像显示使用钛夹内镜下闭合瘘管。
图9 治疗后的食管造影显示没有胃肠泛影流入支气管。
患者最初被当地医院诊断为 “过敏性肺炎”。在仔细审查当地医院提供的既往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和病理标本后,发现存在以下疑问:
(1)发热、胸痛和咳出含有食物颗粒的痰的临床表现与过敏性肺炎不符;
(2)胸部 CT 图像显示单侧肺浸润,这与过敏性肺炎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相矛盾;
(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而过敏性肺炎通常以淋巴细胞为主;
(4)过敏性肺炎相关的肉芽肿通常是非坏死性、形成不良且排列松散的,而吸入性肺炎中常见 “异物肉芽肿” 和 “Masson小体”;
(5)患者没有过敏原接触史。此外,在停用泼尼松治疗后,症状复发与过敏性肺炎的预期病程不符。
➤在反复单侧肺部感染的病例中,务必考虑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Watanabe S, Ohkura N, Abo M, Fujimura M. A 63-year-old woman with recurrent fever and productive cough. Chest. 2012 Mar;141(3):814-817. doi: 10.1378/chest.11-1625. PMID: 2239656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