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是一种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血小板减少和多器官损伤为特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MA),肾脏受累最为显著,概括为aHUS典型的三联征(MAHA、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损伤[AKI])[1,2]。目前认为aHUS主要由补体旁路途径调控异常引起,触发因素包括恶性高血压(MHT)、移植手术、妊娠、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因此,aHUS的诊疗与众多学科都存在复杂的联系,包括在肾内科、血液科、儿科、感染科、重症监护室、产科、风湿免疫科等[1-4]。由于aHUS的罕见性,全球流行病学数据有限,其年发病率为0.23~1.9例/100万,且预后较差,急性期病死率可能达到25%[2,3]。
鉴于我国aHUS诊疗尚缺乏规范化流程,aHUS多学科共识协作组积极组织跨学科专家制订并发布了《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多学科诊疗实践专家共识(2025版)》(以下简称2025 aHUS MDT专家共识)[1],为aHUS的诊疗、多学科诊疗(MDT)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本期内容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谭颖教授对共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给临床实践带来重要参考。
谭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北京免疫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诊疗更规范——aHUS诊断分步走,靶向治疗精准推荐
aHUS的诊断:属于排除性诊断,典型三联征是重要依据
由于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缺乏诊断金标准,使得aHUS的确诊充满挑战性[2]。2025 aHUS MDT专家共识明确了3条推荐意见(表1)。
表1 aHUS的诊断推荐意见[1]
aHUS是排除性诊断[2,3]。首先,需判断是否符合TMA诊断;其次,排除TTP及STEC-HUS;再者,进行aHUS的分型诊断(图1)。在考虑诊断aHUS时,可进一步完善补体相关基因、补体水平、功能及抗补体抗体检测,用于预后评估,指导长期治疗方案。当诊断不明确时,例如患者未表现出aHUS典型的三联征(MAHA、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损伤),或者血尿、蛋白尿呈现进行性加重,或经抗补体治疗后肾功能仍未恢复的患者,可进行肾活检明确肾脏病理。
图1 aHUS介导的TMA的诊断流程[1]
aHUS的治疗:补体抑制剂为一线方案,应尽早启用,治疗时长需个体化
在预防和治疗aHUS时,需综合考虑个体的遗传背景、环境触发因素以及临床表现,并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2025 aHUS MDT专家共识同样明确了3条推荐意见(表2)。
表2 aHUS的治疗推荐意见[1]
aHUS的治疗包括支持性治疗和针对aHUS的靶向治疗。支持性治疗包括控制触发因素如控制高血压、对症处理如纠正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治疗急、慢性肾损伤的并发症,包括肾脏替代疗法等[1]。既往血浆治疗是aHUS的常规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发现aHUS患者接受血浆治疗后死亡率仍高达25%,约50%的患者1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KD)[1]。临床针对aHUS的治疗还可能包括糖皮质激素、吗替麦考酚酯(MMF)、免疫抑制剂等以期达到抑制抗体的产生的效果,进而抑制组织的过度炎症反应[1]。随着对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认为aHUS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在存在补体调节蛋白或补体固有蛋白基因变异或存在抗CFH抗体的基础上,由于感染、妊娠、手术等触发因素作为二次打击,导致补体旁路途径的异常激活和内皮损伤[1]。
近些年来,针对补体激活的靶向治疗研究不断进展,补体抑制剂这类药物能够特异性地阻断补体激活的关键环节,成为aHUS治疗的新选择。目前我国批准用于aHUS的补体抑制剂为依库珠单抗,且已于2023年纳入医保。对于已经确诊为aHUS的患者,2025 aHUS MDT专家共识推荐依库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图2),并强调应于发病或入院后的24~48小时内进行治疗[1],进一步夯实了补体抑制剂在aHUS治疗中的地位。
图2 aHUS介导的TMA的治疗流程[1]
依库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儿童及成人以下疾病的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适用于成人以下疾病的治疗: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的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抗水通道蛋白 4(AQP4)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
对于接受依库珠单抗治疗且反应良好的aHUS患者,药物停用或延长给药间隔存在复发的风险,因此需要谨慎考虑停药或调整给药间隔的问题。2025 aHUS MDT专家共识参考了2017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布的aHUS和C3肾小球病相关共识以及2023年西班牙成人aHUS个体化管理共识,明确了依库珠单抗的用药时长及个体化停药策略,建议接受依库珠单抗治疗且反应良好的aHUS患者至少持续6~12个月,并推荐针对高风险人群,包括存在补体基因致病性变异TMA个人史/家族史、严重肾脏外表现的患者,以及肾移植受者,用药时长>12个月(图2)[1]。在肾功能恢复至基线,或在慢性肾脏病情况下保持肾功能稳定至少3个月后,方可考虑停药。但对于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尤其是曾有同种异体移植物失功的患者,则不建议停药,以确保移植肾功能稳定[1]。
人群覆盖更全面——不同类型aHUS患者均有明确指导
针对aHUS常见的不同诱因,2025 aHUS MDT专家共识一一给出了推荐意见(表3)。
表3 继发性aHUS的治疗推荐意见[1]
依库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儿童及成人以下疾病的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适用于成人以下疾病的治疗: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的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抗水通道蛋白 4(AQP4)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
多学科诊疗(MDT)更完善——对临床优化aHUS诊疗尤为重要
由于aHUS具有多器官损伤的特征,患者可能就诊于肾内科、血液科、儿科、感染科、产科、风湿免疫科等。不同科室对aHUS的认知程度不同,因此,建立MDT,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互动沟通,整体提升对aHUS诊疗的认知程度十分必要。
2025 aHUS MDT专家共识对开展MDT的具体决策流程也给出了建议(图3)[1]。MDT的建立和MDT会诊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为aHUS患者提供尽早、优化的诊疗方案,提升院内以及区域医疗机构对于aHUS的疾病认知,以达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同时,MDT的执行过程为临床一线提供再教育培训平台,也有利于规范临床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诊疗能力。通过多学科的共同交流也有利于开展更深入的aHUS临床与应用基础研究。
图3 aHUS患者MDT决策流程图[1]
结语
aHUS的诊疗需以排除性诊断为起点,把握早期治疗的时间窗,并通过动态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这一策略凸显了“精准医学”在aHUS临床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如今,aHUS的治疗已进入补体抑制剂时代,尽早启用补体抑制剂作为一线药物成为了改变患者预后的关键。未来随着补体通路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决策将更趋于精准化,为aHUS患者提供更佳的长期预后保障。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号:CN-159854 有效期至:2025-8-2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