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教授&洪桢教授团队:不同口服泼尼松减量方案治疗抗LGI1/Caspr2脑炎,何为更佳选择?| AAN 2025
2025-04-24

皮质类固醇作为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和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样2脑炎(LGI1/Caspr2脑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其静脉注射后的口服泼尼松治疗方案一直缺乏明确指导。一项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东教授和洪桢教授团队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评估了不同口服泼尼松减量方案对患者复发风险和恢复情况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在4月5-9日圣地亚哥召开的第77届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年会上公布,为LGI1/Caspr2脑炎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概述


皮质类固醇是急性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和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样2脑炎(LGI1/Caspr2脑炎)常用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在静脉注射甲泼尼龙后,最佳的口服泼尼松治疗方案仍不明确。


CHASE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本研究纳入了2011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抗LGI1/Caspr2脑炎患者。根据口服泼尼松减量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3个月和>3个月。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SM)控制主要混杂因素,并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2年内的复发时间和恢复情况。



研究结果


· 在675例筛查患者中,70例(平均年龄48.0±16.4岁,62.9%为女性)符合选择标准。≤3个月组患者在2年内的首次复发累积风险高于>3个月组(PSM调整后的HR,0.215;95% CI 0.047至0.986,P=0.030)。


· 在总恢复率、应答者比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mRS评分变化和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评估量表(CASE)评分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在多个随访时间点,>3个月组的CASE评分变化高于≤3个月组。


· >3个月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3个月组(26例[92.9%] vs 23例[54.8%],PSM调整后的P=0.022)。


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口服泼尼松疗程越长,抗LGI1/Caspr2脑炎的复发风险越低。虽然总恢复率无显著差异,但延长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增加需要谨慎考虑。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最佳治疗时长,并强调了个体化治疗方法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injun Cai, Yue Liu, Aiqing Li, et al. Different Oral Prednisolone Tapering Regimens for the Treatment of Anti-LGI1/Caspr2 Encephalitis: A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AAN 2025.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8748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