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震东教授丨破局·创新·发展,西郊会议推动消化内镜舒适化诊疗迈向新高度
2025-04-18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banner(1).jpg


2025年4月11-13日,由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上海长海医院承办,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国家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国家消化内科专业质控中心共同协办的消化道癌早筛早诊早治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西郊会议)在上海西郊会议中心盛大召开。


作为大会重要分论坛之一,“消化内镜舒适诊疗高质量发展论坛”以技术创新与用药方案双轮驱动,在系统探讨无痛内镜技术革新的过程中,特别关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等新型镇静药物的临床应用优化。论坛通过产学研深度协作,聚焦诊疗流程优化、多学科协作及患者安全体系建设,切实推动舒适化诊疗技术的临床落地,成为本届西郊会议备受瞩目的亮点之一。


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2025西郊会议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长海医院金震东教授,就我国消化内镜舒适化诊疗的发展现状、技术突破、本次论坛的创新亮点以及未来趋势等话题进行精彩分享。



Q1:作为本次大会主席,您能详细介绍下西郊会议的起源和宗旨吗?另外,今年西郊会议与往年相比,在会议形式、研讨主题和内容板块上有哪些亮点和突破?


金震东教授西郊会议始于2018年李兆申院士的倡议,当时我国消化道早癌的发现相对滞后,检出率亟待提升,需要搭建专业的交流平台,聚贤纳智、共商良策。西郊会议选址上海西郊正是看中其便利的交通条件。经过多年发展,这个最初的小型研讨会逐渐成长为业内标杆,始终秉持“消化道早癌早筛、早诊、早治以及拓展消化内镜新技术”的核心宗旨,不断为消化道疾病诊疗领域注入新活力、探索新路径。


今年会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展现出诸多创新特色:

· 形式上,会议特别设立消化基础和临床菁英论坛,邀请业内杰出专家分享各自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同时,采用互动性更强的圆桌讨论模式,以促进学术思想的深度碰撞和融合,打破了传统讲课模式。

· 内容主题上,会议深耕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领域,就筛查策略、诊断标准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度探讨;此外,首次举办消化内科质量提升论坛,邀请全国质控专家,系统研讨质量提升路径,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指引;重点设立了“消化内镜舒适诊疗高质量发展论坛”特色板块,直击临床难点、痛点,从镇静方案优化、设备升级到流程再造,邀请多学科专家进行全方位探讨;另外,还开展多项专项技术研讨活动,针对胆囊疾病转化治疗、肠道梗阻处理等临床难题,组织专项技术交流,分享最新诊疗方案。



Q2:今年大会特别设立“消化内镜舒适诊疗”分论坛,主要是基于哪些关键因素的考量?分论坛对提升消化内镜诊疗水平、促进消化内镜行业发展可能发挥怎样的积极影响?


金震东教授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14亿人口中,约有3亿人需做胃镜检查,近1亿(或9000多万)人需做肠镜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潜在需求巨大。但实际检查量远未满足需求——根据2023年国家发布的白皮书数据显示,全国各类内镜检查总量约8000万次,上报数据为4000多万次,实际完成率仅25%。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指南推荐,45岁以上人群应常规接受胃肠镜检查。为积极响应这一倡导,我们需从多方面努力:一是加强医师培训,扩充专业人才队伍;二是增加胃镜检查室的数量,配备充足的设备;三是提升患者对内镜检查和治疗的接受度,而这就涉及舒适化内镜的推广。


舒适化内镜是消化内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医院消化内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核心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无痛、舒适的检查和治疗体验。舒适化内镜涵盖范围广泛,不仅包括优化检查环境,打造相对独立、安静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完善麻醉方案。目前,麻醉方案主要有全身麻醉和镇静麻醉两大类,后者在国际上应用更为广泛。


舒适化内镜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让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感受舒适,愿意主动接受检查,医生才能更加从容地操作,减少检查盲区,从而提高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持续深化无痛内镜的应用和普及,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不同麻醉方案的适用场景、明确医生和麻醉护士的协作规范等,这些都是推动消化内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



Q3:您在超声内镜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积累。能否请您谈谈近年来超声内镜技术的发展情况和趋势?未来这一技术在消化系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前景如何?


金震东教授在超声内镜领域,我国虽然起步较国外晚,但发展迅猛,如今已实现全面赶超,部分领域甚至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从学术研究成果来看,以可检索到的相关论文为依据,我国在超声内镜绝大部分核心领域的研究成果已跻身全球前三;在临床应用的数量方面,2023年全国超声内镜检查量达50万例,其中,超声内镜穿刺等核心技术已在全国普及。以上海长海医院为例,年穿刺量达5000例,位居全国前列。


超声内镜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手术方式的革新。以胰腺假性囊肿治疗为例,以往需外科开刀手术,现在国内大部分此类手术通过内镜就能完成。肠道梗阻的治疗也有了重大突破,过去需要开刀并外接引流袋,现在借助超声内镜可直接进行胃肠吻合。另外,我国作为肝病大国,肝硬化引发的门脉高压出血情况较为常见,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已采用超声内镜进行治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超声内镜设备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今,我们不仅能够自主生产大探头、穿刺镜、小探头等设备,穿刺针、支架等相关附件也实现了国产化。这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更让“中国制造”的超声内镜设备远销海外,有力地推动中国成为超声内镜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1744945033538039.png

上海长海医院 金震东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长海医院 消化内科执行主任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内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十七届国际超声内镜大会执行主席

国家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