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卓越,高宇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
胶质瘤是来源于神经胶质干细胞的原发性脑肿瘤[1],是最常见的原发性
1 Piezo
Piezo家族是哺乳动物中机械敏感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是已知最大的孔隙型离子通道,包含Piezo1和Piezo2两个成员。Piezo1由Fam38A基因编码,而Piezo2由Fam38B基因编码[8]。
1.1 Piezo的结构
Piezo1由三聚体复合物组成,每个原聚体包含38个跨膜螺旋(TM),总计114个。三聚体Piezo1蛋白在细胞膜中形成同源聚合物,围绕中心孔聚集,向外螺旋形成螺旋桨叶片状结构,三个外围“螺旋桨叶片”是感知机械力的关键区域,而中心孔负责阳离子流入[9-12]。这种结构是Piezo1感测机械力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内电化学信号的基础。类似地,Piezo2通道是由2800多个残基组成的大型膜蛋白,与Pi-ezo1通道有约42%的序列同源性[8]。Piezo2通道的整体结构与Piezo1非常相似,同样拥有一个中心离子传导孔模块和三个38个TM的外围叶片的三叶片螺旋桨状组成的同源三聚结构[8,13]。
1.2 Piezo的激活
Piezo能被多种机械力激活,包括静水压力、剪切应力、拉伸和基质刚度。当Piezo受到机械力刺激时,中心离子传导孔打开,允许Na+、K+、Ca2+等阳离子进入细胞,从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7]。Piezo1和Piezo2具有阳离子选择性,其选择性顺序为Ca2+>K+>Na+>Mg2+[8,14]。
目前,脂质驱动模型被广泛认可为Piezo通道直接驱动机制。在该模型中,机械能通过脂质双层以膜张力的形式传播至Piezo蛋白,不需要其他细胞成分。Piezo1直接被横向膜张力激活,通道活动不依赖完整的细胞骨架[7,15-16]。当细胞膜的张力变化时,跨膜双层中的局部脂质面积的张力是复杂且不对称的[17]。膜张力导致的局部双层变薄可能会引起Piezo的TM倾斜或变形,以抵消疏水性不匹配[18]。为了保持脂质与TM的紧密联系,Piezo三聚体复合物发生横向拉伸运动,导致中心孔隙打开[18-19]。除了脂
2 Piezo在胶质瘤发生及进展中的作用机制
2.1 Piezo促进胶质瘤进展
Piezo1在胶质瘤细胞中过表达,在促进细胞活力和侵袭性方面起关键作用。对CGGA数据库的325例胶质瘤病例和GSE16011队列的276例病例进行分析发现,GBM中Piezo1的表达显著高于LGG,并且其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分子亚型高度相关[21]。免疫荧光染色也证实了Piezo1在人类LGG和GBM中的表达,且GBM中的表达量更高。此外,GO分析表明,负责ECM组织、细胞粘附、血管生成、细胞迁移和增殖的细胞微环境相关基因与Piezo1表达呈正相关[21],这说明了脑胶质瘤生物学功能与Piezo1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总之,Pi-ezo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增加,表明
2.2 Piezo介导机械刺激诱导的胶质瘤细胞内信号通路
近年的研究表明,整合素-整合素依赖性激酶(FAK)信号通路在胶质瘤中起着关键的作用[22]。整合素是由α和β亚基组成的的异二聚体跨膜糖蛋白受体,充当机械应力传感器[23]。FAK是整合素途径中的关键激酶。众所周知,整合素对FAK/Ras/MAPK、FAK/PI3K和FAK/STAT等途径的影响在调节肿瘤细胞增殖、基因转导和凋亡中至关重要[23]。肿瘤组织机械刚度的异常增加,刺激胶质瘤细胞中Piezo1通道的激活,导致Ca2+内流。这种内流触发整合素FAK信号通路的激活和粘附斑复合物的组装,增强肿瘤细胞增殖并调节ECM重塑。同时,YAP作为Piezo1通道的下游信号,影响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和转移[24-26]。在人脑胶质瘤细胞系中,Piezo1和YAP的表达与ECM硬度呈正相关。敲除胶质瘤细胞中的Piezo1基因可显著减少增殖和侵袭,同时降低β1-整合素和磷酸化FAK的表达,增加YAP磷酸化,减少YAP核定位,并下调YAP下游基因CYR61和CTGF[27]。因此,Piezo1通道通过β1-整合素/FAK/YAP轴调节胶质瘤的进展。
3 Piezo作为胶质瘤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
3.1 Piezo可作为肿瘤预后标志物
2021年,WHO将成人弥漫性浸润性胶质瘤分为三种肿瘤类型:
研究表明,Piezo1的高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缩短有关,是TCGA数据库中胶质瘤的独立预后指标[21]。另有研究通过对64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分析发现,Piezo1的过度表达与更严重的临床症状相关[33],并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34]。这些研究强调了Piezo1在胶质瘤进程及预后评估中的重要性。
此外,Piezo在
3.2 Piezo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近年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的硬度对癌症疗效有重要影响。例如,肿瘤微环境硬度的增加会激活整合素-JNK信号,降低
同时也为克服GBM治疗中的TMZ耐药性难题提供了一条极具前景的新途径。研究还表明,Piezo1通道的激活提高声动力治疗(SDT)的抗肿瘤疗效[42]。超声触发的声动力治疗(SDT)是一种新兴的、颇具前景的胶质瘤治疗手段,其核心机制是通过超声波非侵入性地激活肿瘤细胞中的声敏剂,增加细胞内活性氧(ROS)和Ca2+,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并促进凋亡[43-45]。最近研究表明,SDT通过调节Ca2+信号传导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脂质能量供应和巨噬细胞募集。具体而言,SDT和超声波联合应用刺激ROS产生,导致Piezo1通道激活及Ca2+流入神经胶质瘤细胞,促进细胞死亡。超声引入的机械力直接激活Pi-ezo1-Ca2+信号传导,引起细胞膨胀并触发钙超载的死亡途径。同时,超声激活的细胞内声敏剂产生的ROS延长了Piezo1通道开放状态,过量Ca2+促进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损害细胞能量供应,加剧细胞死亡[46]。此外,细胞外Ca2+浓度降低还促进了巨噬细胞的M1极化[42],表明Piezo1通道的开放不仅诱导细胞死亡,还具备调节肿瘤微环境的能力。这些研究结果共同凸显了Piezo1作为胶质瘤治疗靶点的巨大潜力,为开发新型、高效的胶质瘤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目前,针对Piezo通道,常用的的抑制剂有钆、钌红和GsMTx4。其中,GsMTx4对Piezo1的抑制表现出更高的特异性[47],意味着它能更精准地作用于目标通道。值得注意的是,GsMTx4还被发现具有抑制癌症免疫逃避的潜力[48],这对于癌症治疗是一个重要发现。然而,关于GsMTx4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具体影响,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为了更有效地应对癌症挑战,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针对Piezo1的小分子抑制剂或单克隆抗体,这些新型治疗手段将能够更精确地调节Piezo1通道功能,从而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4 展望
Piezo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研究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连接肿瘤与微环境的桥梁,Pi-ezo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够感知外界机械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内信号,从而调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在胶质瘤中,Piezo通过介导Ca2+内流,促进肿瘤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介导微环境重塑。高表达水平的Piezo与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不良紧密相关,提示其可作为评估疾病进展及患者生存预期的一个重要指标。此外,Piezo被认为是克服胶质瘤耐药性的有效治疗靶点,并且在声动力疗法(SDT)中展现出应用潜力。这些研究表明,Piezo在胶质瘤中作为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正逐步显现。
参考文献略。
来源:邓卓越,高宇飞.Piezo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5,29(01):91-9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