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皮肤疾病的新选择
2025-02-28

编者按

生物制剂为目前较新型的药物,其选择特异性强、疗效明确等,可用于皮肤疾病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AD)、荨麻疹等。那么,生物制剂在不同皮肤疾病中如何选用呢?



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


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ADA)、英夫利西单抗(IFX)、培塞利珠单抗,可抗炎,推荐用于慢性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JS/TEN)、干燥综合征(SS)伴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外,还可用于中重度化脓性汗腺炎(HS)、白塞综合征口腔黏膜溃疡、难治性Sweet综合征/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等。➤银屑病依那西普建议成人25mg皮下注射、2次/周,或50mg、1-2次/周。英夫利西单抗建议成人第0/2/6周、此后每8周使用5mg/kg静脉滴注。培塞利珠单抗建议成人0/2/4周400mg皮下注射,维持剂量为200mg皮下注射、2周/次或400mg、4周/次。阿达木单抗建议成人第0周80mg皮下注射,1周后可每2周40mg皮下注射。➤SJS/TEN尤其适合于有合并症不耐受糖皮质激素大剂量或常规药物疗效不佳。依那西普建议剂量为皮下注射25mg或50mg(体重>65 kg)、2次/周。IFX建议单剂静脉滴注5mg/kg。➤SS伴类风湿性关节炎依那西普建议皮下注射25mg、2次/周(间隔时间为72-96h)或50mg、1次/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反应、感染、头痛、发热、肿瘤风险、狼疮、心衰、转氨酶升高、过敏反应等。禁用于活动性感染、中重度心衰(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Ⅲ /Ⅳ级)者等。



二、白细胞介素(IL)-17A抑制剂


依奇珠单抗司库奇尤单抗(≥6岁)、布罗利尤单抗,可抗炎,推荐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等。此外,还可用于白塞综合征口腔黏膜溃疡等。

依奇珠单抗建议成人第0周皮下注射160mg,第2/4/6/8/10/12周可分别80mg皮下注射,后剂量单次80 mg、4周/次。司库奇尤单抗建议成人第0/1/2/3/4周单次300mg皮下注射,后每4周给予1次300mg(体重<60kg可考虑150mg),≥ 6岁儿童建议体重<50 kg单次剂量75mg,体重≥50kg单次剂量150mg。布罗利尤单抗建议成人第0/1/2周分别210mg皮下注射,后每2周210mg皮下注射。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反应、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疱疹、炎症性肠病、血小板减少等。禁用于活动性感染者。有炎症性肠病病史、活动性炎症性肠病者避免使用。



三、IL-23p19抑制剂

古塞奇尤单抗替瑞奇珠单抗、利生奇珠单抗,可抗炎,推荐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等。

银屑病:古塞奇尤单抗建议成人第0周、第4周100mg皮下注射,后每8周100mg皮下注射。利生奇珠单抗建议成人第0周、第4周150mg皮下注射,后每12周150mg皮下注射。替瑞奇珠单抗成人第0周、第4周100mg皮下注射,后每12周100mg皮下注射。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感染、转氨酶升高、头痛、注射部位反应、关节痛、过敏反应等。禁用于活动性感染者。



四、抗IL-4Rα单抗

度普利尤单抗司普奇拜单抗,可抗炎,推荐用于中重度AD、中重度结节性痒疹(PN)、慢性光化性皮炎(CAD)、大疱性类天疱疮(BP)、斑秃伴AD等。

➤AD

度普利尤单抗(≥6个月)建议成人初始剂量为600mg皮下注射(分2次),后300mg、2周/次;6个月-5岁儿童建议体重5-< 15 kg初始剂量皮下注射200mg,后200mg、4周/次,15-< 30kg初始剂量皮下注射300mg,后300mg、4周/次;6- 17岁儿童建议体重15-<30 kg初始剂量600mg(分2次),后300mg、4周/次,30-<60kg初始剂量400mg(分2次),后200mg、2周/次,体重≥60kg初始剂量600mg(分2次),后300mg、2周/次。司普奇拜单抗建议成人初始剂量为600mg(分2次),后300mg、2周/次。

➤PN

度普利尤单抗建议首次皮下注射600mg,后300mg皮下注射、2周/次。

➤CAD

度普利尤单抗建议成人初始剂量为600mg皮下注射,后300mg、2周/次或月/次。

➤BP

度普利尤单抗可用于难治性BP,尤其缓解难治性瘙痒,建议首次600mg皮下注射,后每2周300mg皮下注射,若病情控制不佳可改为每周1次。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反应、结膜炎、关节痛、头痛、口腔疱疹等。



五、抗IL-13单抗

如曲罗芦单抗、来瑞组单抗,可抗炎,推荐用于中重度AD。

曲罗芦单抗(≥12岁)建议成人初始剂量为 600mg皮下注射(150mg/次),后300mg皮下注射、2周/1次。来瑞组单抗(≥12岁)建议≥12岁且体重≥40 kg青少年与成人初始剂量为500mg皮下注射(分2 次),分别于第0周、第2周使用,维持剂量可为250mg、2周/次,至第16周或疗效足佳,长期维持剂量为250mg、4周/次。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疼痛、结膜炎、红肿、上呼吸道感染等。禁用于严重感染、活动性感染者。



六、抗IL-31Rα单抗

 如奈莫利珠单抗,可抗炎,推荐用于>13岁儿童、成人与AD有关的瘙痒、成人PN等。

AD:建议皮下注射60mg、4周/次。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输液部位反应、上呼吸道感染、头痛、轻度结膜炎、严重过敏反应等。禁用于活动性感染、免疫系统严重受损者。



七、抗IgE单抗


奥马珠单抗(OMZ),可抗过敏、抗炎、降低IgE水平、改善肺功能与哮喘症状、降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推荐用于慢性荨麻疹(CU,≥12岁)、AD、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等。

➤CU

OMZ可用于慢性诱导性荨麻疹如冷接触性荨麻疹(建议150mg或300mg、4周/次)、人工荨麻疹(建议150mg或300mg、4周/次)、日光性荨麻疹(建议150mg或300mg、4周/次)、胆碱能性荨麻疹(建议300mg、4周/次)、延迟压力性荨麻疹(建议150mg或300mg、4周/次)、水源性荨麻疹(建议300mg、4周/次)、热接触性荨麻疹(建议300mg或450mg、2周或4周/次)等。慢性自发性荨麻疹OMZ建议150mg或300mg皮下注射、4周/次,最大剂量可为600mg皮下注射、2周/次。

➤AD

OMZ建议150-450mg皮下注射、2-4周/次,最大剂量可为600mg、2周/次。

➤EGPA

OMZ可用于哮喘、鼻炎控制不佳者。建议剂量75-600mg皮下注射、2-4周/次,可根据体重、血IgE水平调剂量。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反应、轻度头痛、头晕、关节炎/关节痛、嗜睡、体位性低血压、咳嗽皮疹、发热、血清病样反应、严重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禁用于存在蠕虫感染高风险、哮喘持续状态、急性支气管痉挛者。



八、抗CD20单抗


利妥昔单抗(RTX),可抗炎,推荐用于中重度寻常型天疱疮(PV)、大疱性类天疱疮(BP)、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副肿瘤性天疱疮(PNP)、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皮肌炎、SS、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难治性Sweet 综合征、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难治性结节性多动脉炎(PAN)等。

➤PV

RTX建议1g静脉输注,分2次使用,可间隔2周。

➤BP

RTX建议为难治性BP的三线用药,推荐1g静脉输注,分2 次使用,可间隔2周,或375mg/m2、1周/次,可连用4周。

➤EBA

RTX建议第1d、第15d给予500mg/次(低剂量用药方案)或1g/次(高剂量用药方案)。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输液反应、感染、贫血、抑郁、心律不齐、直立性低血压、关节痛、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禁用于重度心衰(纽约心脏病协会Ⅳ级)、活动性重度感染、重度不受控制的心脏病、重度免疫力受损状态(如CD4或CD8非常低)者。



九、抗IL-6R单抗


托珠单抗(TCZ),可抗炎、抗纤维化,可用于硬皮病、皮肌炎、GCA、难治性 PAN等。

系统性硬化症(SSc)相关间质性肺病

TCZ建议皮下注射162mg/次、1周/次,能延缓肺功能下降。

➤难治性皮肌炎

TCZ建议静脉滴注8mg/kg、4周/次,或皮下注射162mg、1周/次。

➤GCA

TCZ建议成人GCA皮下注射162mg/次、1周/次。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炎、头痛、眩晕、转氨酶升高、血脂升高、高血压、咳嗽、甲减等。禁用于有复发的慢性感染病史、有活动性的严重感染者。


参考文献
1.皮肤病靶向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5,58(2):99-118
2.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56(7):573-613
3.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理用药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新药杂志,2022,31(21):2174-2181
4.中国慢性诱导性荨麻疹诊治专家共识(2023)[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479-488
5.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12):1041-1047
6.抗IgE疗法-奥马珠单抗治疗慢性荨麻疹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12):1057-1061
7.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6):465-468
8.利妥昔单抗治疗风湿免疫病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4,28(8):52-531
9.托珠单抗治疗风湿性疾病超说明书用药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24,104(25):2308-231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