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常管理 | 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管理
2025-02-19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逐渐成为围术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其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围术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发生率为23.7%-42.1%,其中大多数为1-2级,≥3级irAE的发生率为4.2%-11.9%。尽管总体来看围术期免疫治疗相对安全,≥3级irAE的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仍可能对后续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规范的围术期irAE管理不仅能确保治疗的顺利实施,还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获益,临床上应对此给予足够重视。医脉通根据现有指南和共识,整理了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irAE管理方法,以帮助临床医生规范化临床实践。


围术期irAE的评估与监测


围术期治疗前的评估和筛查是irAE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筛选出特殊人群,判断潜在获益与风险。


对于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患者、慢性病毒感染患者、肺功能较差的患者,需充分评估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和手术本身的安全性。


所有患者都应该在治疗开始前被告知免疫治疗潜在的不良反应。在出现不良反应时,患者应该直接向治疗团队报告症状。一旦出现irAE,需要及时治疗,防止加重或恶化。


开启围术期免疫治疗后,监测不良反应同样重要。不良反应监测包括治疗中监测和治疗后随访:


(1)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机体功能状态和器官功能(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肺功能、心电图、甲状腺功能等),其中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可能增加手术和术中麻醉的风险,需要关注和进一步明确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手术的影响。


(2)在治疗完成后一段时间,也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监测机体功能状态和器官功能,尤其是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垂体功能等指标。目前认为在结束免疫治疗后,应至少监测随访1年。监测有助于早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围术期irAE的治疗


irAE的治疗遵循分级管理原则:


如发生1级irAE,患者无需住院,可继续免疫治疗。


如发生2级irAE,患者无需住院,但需暂停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推荐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如发生3级irAE,患者需住院,接受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若2~5天后irAE未有好转,可考虑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同时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否恢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应基于患者获益/风险比讨论后决定。


如发生4级irAE,考虑将患者收入ICU,接受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若2~5天后irAE未有好转,可考虑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同时需永久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多数irAE只要诊治及时,通常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后患者毒性均可恢复。当发生irAE时,鼓励与特定疾病的专科医生密切协商,符合转诊指征的严重irAE患者应尽快转院/转诊(至拥有合格的irAE  MDT团队的医疗机构),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共识专家组.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J]. 中国肿瘤临床,2024,51(9):433-446. DOI:10.12354/j.issn.1000-8179.2024.2024017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