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进展 | OPERA研究5年数据证实!CXB增强治疗为直肠癌患者带来长期获益
2025-02-19

近年来,随着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推进和新型治疗手段的应用,直肠癌综合治疗效果获得显著提升。然而,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可能导致的永久性造口、排尿功能障碍及性功能损伤等问题,仍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质量的重要临床挑战。在此背景下,以器官功能保护为导向的直肠癌非手术治疗模式应运而生。David Baron团队开展的OPERA研究聚焦直肠癌患者非手术治疗,先后入选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肿瘤研讨会(ASCO GI)、欧洲内科肿瘤学会(ESMO)年会等多个国际会议。近期,该研究的5年数据结果正式发表于Annals of Oncology。医脉通编辑将文章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研究背景


接触X射线近距离放疗(CXB)是一种内腔近距离放疗技术,可以与直肠肿瘤直接接触,快速且安全地进行高剂量照射的同时保护健康的盆腔器官。观察-等待(W&W)策略对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的直肠癌患者是一种较新的治疗选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器官保留的可能性。OPERA研究中位随访时间3年的结果显示,与外照射放疗(EBRT)增强治疗相比,CXB增强治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器官保留率。本研究报告了OPERA研究中位随访时间5年的最新结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III期试验,研究纳入了年龄≥18岁,肿瘤分期为cT2-T3b N0-1经活检确认的直肠腺癌患者。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均接受EBRT治疗(45 Gy/25次),同时使用卡培他滨。随后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A组(接受EBRT增强治疗;9 Gy/5次)或B组(接受CXB增强治疗;90 Gy/3次)。治疗开始后第14、20和24周通过临床检查、内窥镜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肿瘤进行评估。随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持续2年,从第3年起6个月进行一次。研究的主要终点是3年器官保留率,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试验设计详见图1。


18图1.png

图1. 试验设计


研究结果


2015年6月14日至2020年6月26日,共148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A组(74例)和B组(74例),其中141例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估(A组69例,B组72例),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表1)。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表3.png


疗效分析显示,A、B两组5年器官保存率分别为56%和79%(HR=0.4,p=0.003)。在肿瘤直径<3cm的患者中,A组5年器官保存率为54%,B组为93%(HR=0.12,p=0.006);在肿瘤直径≥3cm的患者中,A组5年器官保存率为57%,B组为67%(HR=0.61,p=0.17)。详见图2。


18图1.png

图2. 5年器官保存率分析


A、B两组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9%和17%(p=0.1)。在肿瘤直径<3cm的患者中,A组5年局部复发率为44%,B组为3%(p=0.003);在肿瘤直径≥3cm的患者中。A组5年局部复发率为29%,B组为31%(p=0.9)。详见图3。


18图2.png

图3. 5年局部复发率分析


OS率为91% ,A组(91%)和B组(92%)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5)。141例患者的五年DSS为60%,A组和B组分别为46%和73%(p=0.003)。


安全性分析显示,根据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两组共发生了44例2-3级早期或晚期不良事件(AE),且没有显著差异(P = 0.7)(见表2)。最常见的AE为直肠炎和放射性皮炎。没有患者出现4-5级AE。


表2. 安全性分析

表4.png


研究结论


OPERA试验的5年随访结果表明,对于早期直肠癌患者,CXB作为新辅助放化疗的增敏手段,能显著长期提高器官保存率,研究结果令人鼓舞,未来CXB增强可能将成为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的器官保留治疗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