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5年1月17日-1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5年CSCO血液肿瘤学术大会”在海口市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共启智慧与希望的璀璨篇章。在这场学术盛宴中,医脉通荣幸地邀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颜霞护士长,为我们阐述临床护理在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并探讨我国在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实践方面亟待完善之处。
01医脉通:在本次大会的护理专场中,您以“多中心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临床实践”为主题作了精彩报告,那么想请您谈一谈临床护理在淋巴瘤患者管理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颜霞护士长:对于所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而言,规范化的全程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自2020年8月起,我国开始推行淋巴瘤全程管理的临床实践,在此过程中,护理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淋巴瘤患者的全程管理中,护理团队扮演着“关爱顾问”的关键角色,承担六大职责:1.患者诊断、治疗、随访期的管理;2.协助患者与医护团队的沟通;3.提供患者教育和咨询;4.患者诊疗信息管理;5.普及全程管理理念;6.评估全程管理工作的进展。
鉴于护理团队在淋巴瘤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提升护理团队建设水平和促进护理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望各医疗中心能够有效贯彻并执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全程管理的理念,并在此过程中总结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护理实践经验。
02医脉通:您认为当前我国在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的实践中还有哪些方面亟待进一步完善?
颜霞护士长: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模式尚未得到全面普及。自《中国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模式专家共识》发布至今已有四年时间,但仍有十余个省份未开展相关工作。尽管存在客观困难因素,我们仍希望各中心能够积极推行该模式。事实上,实施全程管理并非难以实现,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共识制定适合本中心的实施方案。此前,我们已在线上分享了一些中心的成功经验,这些中心在遵循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进,规范了患者全程管理流程,推动了中心的发展。因此,我们特别呼吁尚未推行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模式的中心尽快组织起来,以使更多患者受益。此外,我们也期待各医疗中心能够在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及CAR-T细胞治疗等领域的患者全程管理中形成自身特色,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颜霞 护士长
APBMT(亚太骨髓移植协会)护理委员会主席
EBMT(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协会)护理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专家组顾问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病护理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护理学组主任委员
北京感染控制与消毒技术产业协会静脉治疗感染防控分会理事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血液病工作委员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护理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编委/审稿专家
获法国圣安东尼EBMT杰出护理成就团队奖(2018)
获北京护理学会护理成果奖/护理科技进步奖(2013/2017/2018)
获首届首都优秀护理工作者(2017)
获“敬佑生命·荣耀医者”、“美丽天使”及“寻找生命英雄”、“平凡英雄”称号(2018)
发表SCI 4篇IF=10.281、专著10部,团体标准1部,论文72篇
牵头完成《中国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模式专家共识》(2021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预防与护理专家共识》(2022版)/国家卫计委《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技术规范2022》(护理部分)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