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心在线
目前,
一、研究背景
尽管人们对心肌炎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准确的诊断和风险分层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心肌炎的病程从无症状和偶然发现的普通病毒感染到
尽管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和组织学Dallas标准长期以来被视为诊断心肌炎的参考标准,但其侵入性及可能的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使得EMB仅适用于特定患者。取样误差是EMB的另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与尸检作为参考标准相比,EMB的敏感性可能低至60%。
多个专业学会(包括ESC、ACC、AHA)和专家共识文件提出了非侵入性诊断心肌炎的标准,并建议采用疑似或可能性心肌炎的工作术语。
2018年更新的Lake Louise标准(LLC)专门依赖于基于组织学特征的心脏磁共振(CMR),例如心肌
目前,还没有全面研究过在一个真实世界的CMR队列中,符合这些诊断标准的患者的患病率、它们之间的重叠性以及它们的预后价值和临床实用性。因此,本回顾性观察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通过招募和随访因怀疑心肌炎而转诊进行CMR的患者,比较基于ESC、ACC、AHA和专家共识标准的临床疑似、可能或确诊心肌炎的患病率及预后意义。
二、研究方法
在2个中心招募了因临床怀疑心肌炎而转诊进行心脏磁共振(CMR)的患者。排除了所有有既往心肌病的患者。
比较了复合结果事件(心力衰竭住院、复发性心肌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死亡)与ESC诊断标准、Lake-Louise标准(LLC)、可能的急性心肌炎(pAM)的美国心脏协会诊断标准、急性心肌炎(AM)和复杂心肌炎(CM)专家共识标准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结果
在1,557名因可能心肌炎而转诊进行心脏磁共振的患者中,1,050名(62.6%为男性;平均年龄48.9 ± 16.8岁)未找到其他诊断。
在这些患者中,
938名(89.3%)符合ESC临床疑似心肌炎标准;
299名(28.5%)符合LLC标准;
356名(33.9%)符合pAM标准;
216名(20.6%)符合AM标准;
77名(7.3%)符合CM标准。
共有161名患者(15.3%)在中位随访3.4年期间发生不良事件。
符合LLC的患者出现的年化事件率最高(6.6%),而符合ESC标准的患者显示出极好的预后(年化事件率为0.7%)。
在所有心肌炎定义中,ESC标准和LLC标准是最强的多因素结局预测因子,并在校正了临床特征后具有独立的、递增的预后价值:
ESC标准:校正后的风险比:3.87;95% CI:1.22-12.2;P = 0.021;
LLC标准:调整后的风险比:2.53;95% CI:1.83-3.49;P < 0.001)。
图1. 常见心肌炎诊断标准的预后价值
四、研究结论
一组可能患有心肌炎的真实世界患者中,大多数患者是通过ESC标准确诊的,而约四分之一的患者是通过LLC标准确诊的。ESC标准和LLC标准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凸显了临床评估和基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的检查结果在心肌炎诊断和风险分层中的互补作用。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