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氢吗啡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应用进展
2025-11-19 来源:医学理论与实践

作者:曾清明,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谢海玉,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赣州市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是临床重点关注领域之一。有效的术后镇痛既可以促进术后康复,降低手术后不适的发生率,又可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为实现最佳镇痛效果,医学界一直在探索各种药物和策略。近年来,盐酸氢吗啡酮作为一种较新的阿片类药物,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与传统的阿片类药物相比,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效果表现更佳,还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对产妇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免疫调节、改善循环稳定以及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然而,对于如何更好地应用盐酸氢吗啡酮进行术后镇痛,以及其安全性的评价,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旨在对盐酸氢吗啡酮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盐酸氢吗啡酮的作用机制

 

盐酸氢吗啡酮是一种较新的阿片类药物,广泛用于临床镇痛。近年来研究显示,与吗啡、美沙酮等传统阿片类药物相比,盐酸氢吗啡酮可能存在效应偏向G 蛋白偶联μ 阿片受体(MOR) 通路的趋势,从而产生更佳的镇痛效果。Manabe 等采用细胞分析方法发现与MOR 激动剂(如芬太尼) 相比,盐酸氢吗啡酮的内化效应较弱,提示盐酸氢吗啡酮的作用可能更倾向于通过G 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

 

基于此研究,可以看出盐酸氢吗啡酮的镇痛机制与典型阿片类药物有所不同。其弱的受体内化效应提示其作用更多地通过G 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实现,而不是依赖受体的下调和退敏化过程。这一特点可能使其在某些慢性疼痛状态下表现出更持久、更稳定的效果。此外,盐酸氢吗啡酮的镇痛作用也与抑制脊髓ERK1 /2 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石晓玲等建立炎性痛模型,在该炎性痛模型中,盐酸氢吗啡酮表现出多个有益效应。它降低了炎症因子TNF-α 和IL-6 的表达,这些因子通常在炎症过程中升高。与此同时,盐酸氢吗啡酮也提高了抗炎症因子IL-10 的表达,并且还抑制了与炎症和疼痛相关的信号通路ERK1 /2 及p-ERK1 /2 的表达,提示ERK1 /2 信号通路参与了盐酸氢吗啡酮抗炎症及镇痛的过程。这体现出了盐酸氢吗啡酮抗炎和镇痛的多靶点作用机制,不仅能抑制促炎信号通路,增强抗炎因子,还能直接抑制ERK1 /2 等与炎症和疼痛密切相关的关键通路。这一复杂网络式的调控模式,或许能更好地控制疼痛而避免单一靶点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

 

Hosseinnejad 等研究表明CYP2D6 基因型对血浆氢吗啡酮浓度和疼痛缓解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CYP3A4 /5 基因型对疼痛缓解或副作用没有显著影响。这强调了基因多态性在个体对盐酸氢吗啡酮反应中的重要性,不同基因型可能导致不同的镇痛效果,有望为更有效的个性化疼痛管理提供指导。倪欣等研究结果显示CYP3A5∗3 基因多态性是引起患者术后氢吗啡酮药效学个体差异的遗传因素之一。

 

这两项研究揭示了基因差异在镇痛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方面的重要作用,强调了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必要性。这为个性化用药提供了可能性,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检测患者的相关基因多态性,可以更精准地预测其对镇痛药物的反应,制定出最佳的给药方案。但另一方面,这需要建立庞大的基因组学数据库以及复杂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体系,这无疑增加了临床应用的难度。

 

综上,盐酸氢吗啡酮可能通过偏向G 蛋白偶联MOR 通路、抑制ERK 信号通路及调节炎症因子等多途径发挥镇痛作用,与传统阿片类药物相比,盐酸氢吗啡酮具有镇痛效果更佳、免疫功能影响更小等优势。同时,基因多态性也被证明在个体对盐酸氢吗啡酮的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CYP2D6、CYP3A5∗3 基因型对其效应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临床合理选用盐酸氢吗啡酮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后续研究仍需深入探讨其作用靶点及信号传递机制,以阐明分子机制,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2. 盐酸氢吗啡酮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研究

 

2. 1 盐酸氢吗啡酮联合其他药物进行镇痛

 

盐酸氢吗啡酮与其他类型的镇痛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提供更佳的镇痛效果。目前,临床研究已经报道了多种联合用药方式,其中包括联合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右美托咪定、酒石酸布托啡诺等。这些联合用药策略有望提高疼痛管理的效果,为患者带来更佳的舒适度和镇痛体验。Meijuan 等通过使用不同剂量的氢吗啡与罗哌卡因复合物进行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后的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结果显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注射0. 6mg 氢吗啡酮与罗哌卡因混合使用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舒芬太尼用量较少。

 

李建忠等的研究比较了盐酸罗哌卡因组和盐酸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组两组孕妇,结果发现,复合用药可以显著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减轻疼痛相关介质的释放,还可减少术后不适反应的发生,如恶心呕吐等。罗哌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主要作用于局部神经末梢,阻止神经信号的传递,从而减少疼痛信号的到达中枢神经系统,降低局部疼痛的感知。而盐酸氢吗啡酮是一种阿片类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元,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抑制疼痛的感受。两种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部位相互补充,抑制疼痛的产生和传递。

 

这样既可以增强镇痛效果,又可以降低单一药物的用量和不良反应。两者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提供更佳的镇痛效果。这为日益凸显的多模式镇痛疗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通过合理设计不同作用方式的药物组合,能够在多个层面和途径控制疼痛,达到“1 +1 >2”的协同增效作用。洪锦才的研究比较了布比卡因组和氢吗啡酮复合布比卡因组两组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结果显示,布比卡因与氢吗啡酮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疼痛介质如SP(Substance P) 和5-羟色胺(5-HT)等的释放。

 

徐传华等研究比较了芬太尼与氢吗啡酮两种阿片类药物联合左布比卡因进行硬膜外镇痛的效果。结果显示,与芬太尼组相比,布比卡因组的镇痛起效时间显著更快,意味着使用氢吗啡酮+ 左布比卡因可以使产妇得到更及时的疼痛缓解。在宫口开放3 ~ 10cm 期间,布比卡因组产妇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也显著低于芬太尼组。

 

以上研究结果再次验证了氢吗啡酮与局部麻醉药联合使用的协同镇痛效应。两种不同作用方式的药物能够相互协作,在中枢和周围多个目标部位抑制疼痛的产生和传导,提供更快速、更持久、更全面的镇痛保护。这为促进这一多模式镇痛策略的临床转换应用提供了更多证据支持。此外,右美托咪定可用于增强镇痛效果,维持循环稳定,而盐酸氢吗啡酮提供基础的镇痛作用,两药联用可改善妊高征患者的疼痛管理。

 

胡冬华等选择90 例妊高征剖宫产产妇,分为氢吗啡酮组、右美托咪定+ 氢吗啡酮组和吗啡组,观察镇痛效果、循环指标等,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与氢吗啡酮的联合应用在妊高征剖宫产患者中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术后的舒适度。酒石酸布托啡诺同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与氢吗啡酮联合使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延长镇痛时间,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Zhang 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以评价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氢吗啡酮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共纳入90 例接受剖宫产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首24h 采用氢吗啡酮进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停用自控镇痛后,随机将患者分为酒石酸布托啡诺组和生理盐水组。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酒石酸布托啡诺组在停止PCIA 后的3 ~4h 内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降低,表明酒石酸布托啡诺能够延长氢吗啡酮镇痛的作用时间,并在此阶段提供协同增效的镇痛效果。证实,酒石酸布托啡诺与氢吗啡酮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患者的疼痛。

 

综上所述,盐酸氢吗啡酮与其他类型镇痛药物联合使用在产科手术疼痛管理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需开展更多临床研究来明确各种联合用药的最佳给药途径和剂量方案,以发挥联合用药的最大协同增效优势。

 

2. 2 不同给药途径的盐酸氢吗啡酮镇痛

 

在剖宫产术后的疼痛管理中,盐酸氢吗啡酮作为镇痛药物的给药途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包括硬膜外、椎管内和腰丛阻滞给药。硬膜外给药提供持久的疼痛缓解,椎管内给药迅速起效但持续时间较短,而腰丛阻滞通常用于局部疼痛管理。每种途径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限制,因此选择应根据患者需求、手术类型和医生建议来进行,并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频率以确保安全有效的疼痛控制。硬膜外给药是应用较广泛的给药途径之一。

 

钟伟博等比较了硬膜外注射不同剂量盐酸氢吗啡酮的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0. 4mg 剂量的硬膜外注射与0. 6mg 剂量相比,能够提供相当的疼痛缓解效果,但却能减轻应激反应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这意味着在硬膜外给药中,选择0. 4mg 剂量可能是一种更为合适的选择,既保证了有效的疼痛控制,又降低了不适的风险。

 

椎管内给药是一种能够快速发挥药物作用的途径,因为它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镇痛靶点。龚皓等研究表明,与布比卡因相比,椎管内给予盐酸氢吗啡酮可以提供更佳的镇痛保护。这一方面是由于氢吗啡酮可以直接作用于脊髓内的阿片受体实现中枢镇痛;另一方面,其抗炎作用也可进一步协同镇痛效应。这意味着椎管内给药盐酸氢吗啡酮在剖宫产术后可以提供更好的疼痛控制,同时还可能对炎性反应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对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和促进康复过程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侯芝绮等将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三组,采用不同的镇痛方法:Ⅰ组给予硬膜外单次注射盐酸氢吗啡酮,Ⅱ组给予罗哌卡因腹横平面阻滞,Ⅲ组给予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腹横平面阻滞。结果显示,Ⅲ组在术后3h、6h、12h、24h、48h的疼痛评分最低,镇痛整体效果较其他两组更优,临床满意度也最高。表明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腹横平面阻滞可以明显减轻剖宫产患者的切口痛和宫缩痛,为当前剖宫产术后镇痛提供了有效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不同部位和不同方式给药,会影响药物到达靶点部位的速度和量,从而影响整体的镇痛效应。

 

所以,设计最佳的给药途径组合是实现多药联合增效的关键。随着对人体生理结构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创新性的给药方式被开发和应用,这将大大提高多模式镇痛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2. 3 不同剂量盐酸氢吗啡酮的镇痛作用比较

 

在使用盐酸氢吗啡酮进行剖宫产术镇痛时,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对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非常重要。目前关于不同剂量盐酸氢吗啡酮用于剖宫产镇痛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需要进一步探讨确定最佳用量范围。吴生洋等研究了不同剂量盐酸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进行腰硬联合阻滞对剖宫产镇痛效果的影响,将接受腰硬联合阻滞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0. 1mg 组、0. 2mg 组和0. 3mg 组,比较三组间盐酸氢吗啡酮剂量的差异。结果显示0. 2mg 组的镇痛效果最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最低。

 

盐酸氢吗啡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最佳剂量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特点、手术类型以及术后监测和管理策略等。因此,医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决策,并且维持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平衡。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可能有助于更清晰地确定最佳的用药剂量范围。

 

3. 盐酸氢吗啡酮用于剖宫产镇痛对产妇的影响

 

盐酸氢吗啡酮在剖宫产术后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这对术后疼痛管理和免疫功能的改善均有重要意义。牛富国等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后给予盐酸氢吗啡酮可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 的释放,减轻疼痛的同时,可提高β 内啡肽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术后免疫功能,提示盐酸氢吗啡酮可协调镇痛和免疫调节功能。此外,苏圣贤等研究发现,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可降低剖宫产术后TNF-α、IL-6 及SP 的表达,并提高IgG、IgM、IgA 水平,说明其可减轻炎症反应并提高免疫功能。

 

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盐酸氢吗啡酮在剖宫产术后不仅具有镇痛效果,还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降低炎症介质水平等机制,对免疫系统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这些效应的机制和长期影响,并确定最佳的用药方案以提供最大的临床益处。其他研究也表明,氢吗啡酮在镇痛中可能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助于减轻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对患者的循环情况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具体的治疗决策应该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和手术类型进行,而且氢吗啡酮的使用也可能伴随一些不良反应和风险,因此需要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此外,关于产后恢复方面,廖强等将剖宫产产妇分为两组,一组联合使用氢吗啡酮,另一组仅给予静脉泵镇痛,比较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初乳时间、自主活动时间等,结果显示氢吗啡酮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产妇恢复时间。综合来看,在剖宫产术后,联合使用氢吗啡酮可能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恶心和呕吐的发生,并缩短产妇的恢复时间。这对于提高产后康复质量和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4. 盐酸氢吗啡酮用于剖宫产术中的安全性评价

 

赵薇的研究探讨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在剖宫产产妇中的镇痛效果,将剖宫产产妇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照组采用盐酸吗啡注射液超前镇痛,观察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氢吗啡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氢吗啡酮在合理使用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合理的剂量选择非常关键。许多研究主要通过观察氢吗啡酮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来评估盐酸氢吗啡酮的安全性。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剂量下,盐酸氢吗啡酮通常是相对安全的。所以,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医生和临床医疗团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精确地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充分的疼痛控制对产妇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针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的需求,盐酸氢吗啡酮作为一种新型阿片类药物,由于其可以提供更佳的镇痛效果,显示出在剖宫产术后疼痛控制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相比传统阿片类药物,氢吗啡酮可能具有镇痛效果更佳、作用机制更多样、对患者影响更积极等优势。

 

氢吗啡酮可通过偏向G 蛋白偶联MOR 通路、抑制ERK信号通路及调节炎症因子等多种机制发挥镇痛作用。与其他类型镇痛药联合使用时,可产生协同增效,提供更佳镇痛。不同给药途径都显示出可行性,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优途径。在合理剂量下,氢吗啡酮镇痛效果良好且相对安全。

 

使用氢吗啡酮镇痛不仅可明显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还可调节免疫功能,维持循环稳定,促进产妇康复。但关于氢吗啡酮用于剖宫产镇痛的最佳给药途径、剂量方案、联合用药策略等,还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更明确的用药指南。以上综述显示,氢吗啡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来源:曾清明,谢海玉.盐酸氢吗啡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应用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37(22):3817-382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