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脊膜外血肿(SEH)是一种导致急性
诊断与评估
推荐意见1 :对于突发颈胸或腰背疼痛伴随脊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警惕SEH 可能。(推荐级别:Ⅰ 类)
推荐意见2 :应尽快完善病史、
推荐意见3 :尽早完善脊髓MRI 检查。根据症状及体征判定优先扫描节段:仅累及下肢肌力者查胸腰段MRI,伴双上肢肌力影响者查颈胸段MRI,有条件的单位可查全脊髓MRI。(推荐级别:Ⅰ类)
推荐意见4 :在有条件的单位、且病情稳定的前提下,建议完善DSA 检查。(推荐级别:Ⅱ A 类)
鉴别诊断
推荐意见5:表现偏瘫症状的患者,需和急性脑梗鉴别,神经系统检查明确有无语言功能障碍及面舌瘫,必要时可完善头颅MRI 检查。(推荐级别:Ⅱ A 类)
推荐意见6 :影像学结果需和硬脊膜外血管畸形、肿瘤和脱出的椎间盘鉴别。(推荐级别:Ⅱ A 类)
保守治疗
推荐意见7 :轻度神经功能障碍(如ASIA D&E 级)、或症状早期缓解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推荐级别:Ⅱ A 类)
推荐意见8 :对于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期间发生SEH,一旦诊断明确后应停用相关药物并纠正凝血功能[2,41]。(推荐级别:Ⅰ类)
推荐意见9:SEH 患者建议延迟重启抗凝/ 抗血小板治疗;如果临床情况稳定,高栓塞风险的患者可考虑早期重新启用抗凝/ 抗血小板药物,但需要密切监测[41]。(推荐级别:Ⅱ A 类)
手术治疗
推荐意见10 :影像学提示明显占位效应伴脊髓功能损害;神经功能出现进行性恶化;存在明确血管畸形;保守治疗再次出血建议手术治疗。(推荐级别:Ⅰ类)
推荐意见11 :确诊SEH 后应尽早进行手术;脊髓损伤呈进行性加重时,应行急诊手术治疗。(推荐级别:Ⅱ A 类)
推荐意见12 :对凝血功能异常伴随神经功能障碍快速进展的患者,可考虑积极纠正凝血功能的同时行急诊手术。(推荐级别:Ⅱ A类)
推荐意见13 :清除硬脊膜外血肿的同时仔细探查出血原因,若发现硬脊膜外可疑血管畸形时紧靠硬脊膜处电灼并妥善止血[16]。(推荐级别:Ⅱ A 类)
推荐意见14 :仔细观察硬脊膜搏动,不需常规探查硬脊膜下腔。如硬脊膜搏动差或张力高呈蓝色应进一步切开探查硬脊膜下有无血肿,注意水密缝合。(推荐级别:Ⅱ A 类)
并发症防治
推荐意见15 :早期评估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推荐级别:Ⅰ类)
康复治疗
推荐意见16 :病情稳定后应对患者进行神经康复评定,制定早期康复计划,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教育。(推荐级别:Ⅰ类)
预后及随访
推荐意见17 :建议无明确致病因素的SEH 患者至少检查一次DSA,反复出血患者需要密切随访、细致检查。(推荐级别:Ⅱ A 类)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