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非肌层浸润性
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无靶向治疗方案获批用于经BCG治疗的高危NMIBC人群。在大于31%的高危NMIBC中发现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3/2)基因改变(突变和融合),其或许是致癌的驱动因素。erdafitinib是一种选择性、强效、泛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获批准应用于特定膀胱癌患者群体的治疗。Ann Oncol杂志发表了一篇《Erdafitinib in BCG-treated high-risk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文中评估了口服erdafitinib对比膀胱内化疗,在经过BCG治疗后的高危NMIBC患者中的疗效。医脉通现编译如下,以飨读者。
研究目的
该研究旨在评估口服erdafitinib与膀胱内化疗相比,在经过BCG治疗后的高危NMIBC患者中的疗效。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标准:经过BCG治疗的复发高危NMIBC患者,拒绝或无法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年龄≥18岁,存在FGFR3/2基因突变,ECOG体能状态评分0-1分,以及有足够的器官功能。
原计划入组240例患者,但实际入组73例,中位随访13.4个月。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为erdafitinib组(49例)和化疗组(24例),erdafitinib剂量为6mg/d,化疗为研究者选择的使用MMC(一种化疗药物,可用于膀胱内灌注治疗)或
研究主要终点为评估无复发生存期(RFS),关键次要终点为评估安全性。
图1 配对图。THOR-2队列1研究及治疗方案
研究结果
主要研究终点
在经过BCG治疗后的高危NMIBC患者中,erdafitinib组的中位RFS尚未达到,而化疗组的中位RFS为11.6个月,erdafitinib组的RFS显著优于化疗组,HR 0.28(95% CI 0.1-0.6),P=0.0008(图2,表1)。
图2 通过Kaplan-Meier评估治疗组的RFS
表1 RFS-分层分析
关键次要研究终点
安全性分析集包括72例患者,其中erdafitinib组49例,化疗组23例,erdafitinib组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9个月,化疗组为6.4个月,两组均未报告治疗相关死亡,总体而言,两组的安全性结果与已知的安全性特征一致。
表2 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研究结论
较化疗治疗方案,erdafitinib治疗能显著延长经BCG治疗后的高危NMIBC患者的RFS,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评估erdafitinib的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Catto J W F,et al.Erdafitinib in BCG-treated high-risk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Ann Oncol . 2024 ;35(1):98-106.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