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Fidanacogene elaparvovec是一种以腺相关病毒为基础的基因治疗方法,含有生物工程腺相关病毒衣壳(蛋白质壳)和人FIX基因的高活性变体。在2024年6月22日-6月26日举行的第32届国际血栓与止血大会(ISTH)中,研究者报告了fidanacogene elaparvovec在中重度或重度
01研究方法
BENEGENE-2(NCT03861273)是一项III期试验,纳入了在fidanacogene elaparvovec(5×1011 vg/kg)给药前完成≥6个月FIX预防的成年男性血友病B患者(FIX:C≤2%)。主要终点是输注后第12周至第15个月总出血量(治疗和未治疗)的年化出血率(ABR)与输注前预防期的非劣效性。关键次要终点包括FIX活性、治疗出血的ABR和年输注速率。研究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02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如表1所示。45例患者(中位[范围]年龄,29[18-62]岁)接受了5×1011 vg/kg的fidanacogene elaparvovec治疗。
表1
截至2023年8月,44例患者完成了≥15个月的随访(最长4.0年),第45例患者进行了>12个月的随访。从第12周到第15个月,基因治疗组与预防组相比,总ABR降低了71%(平均ABR,1.3 vs 4.4;P<0.0001)。64.4%(29/45)的患者在输注后第12周至第15个月期间未发生出血事件。与预防组相比,fidanacogene elaparvovec治疗的平均ABR降低了78%(P=0.0002)。在输注fidanacogene elaparvovec后的第12周至第15个月,64.4%(n=29/45)的患者不需要输注FlX,13.3%(n=6/45)的患者恢复了FlX预防(5例由于FlX活性低,1例由于出血频繁,5.1-20.5个月后恢复)。39例患者的FIX活性在第24个月时保持稳定(通过SynthASil检测法测定)。28例(62%)患者由于预测细胞反应而接受了皮质类固醇治疗。本试验安全性事件如表2所示,未报告死亡、输液相关严重不良事件、血栓事件或FIX抑制剂。
表2
03研究结论
在中重度至重度血友病B患者中,Fidanacogene elaparvovec可使内源性FIX表达,从而显著减少出血,且总体耐受性良好。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