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更新!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3大治疗策略
2024-01-11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老年人群低视力乃至失明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AMD的患病人数将持续上升。近10年,眼底影像学检查技术飞速发展,为AMD的分型、诊断和随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新药的开发为AMD尤其新生血管性AMD提供了更为多样的干预和治疗方法。

 

一、早至中期AMD的治疗——补充维生素C、E、矿物质等

 

早至中期AMD患者视功能尚无明显损伤,治疗目标为防止向进展期AMD发展,防止视力明显下降。在防止向进展期AMD发展方面,可补充抗氧化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矿物质(锌、铜)、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补充不同抗氧化维生素和矿物质呈现不同的治疗效果。

 

综合分析,发现对于早至中期 AMD,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1年以上,能够降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丢失10个及以上字母患者的比例;与安慰剂相比,补充叶黄素或叶黄素及玉米黄质者的BCVA略高。与安慰剂相比,补充锌(硫酸锌氧化锌)1年以上,发展到进展期AMD、BCVA丢失10个字母以上的风险降低。与安慰剂相比,补充营养复合制剂1年以上,发展到进展期AMD的风险降低,BCVA略高,BCVA丢失15个字母以上的风险降低,生活质量略好。


此外,补充 β 胡萝卜素可能引起皮肤变黄,增加吸烟患者患肺癌的风险。补充锌可能增加因泌尿系统疾病而住院的风险,可能引起铜缺乏性贫血。当考虑长期补充上述营养物质时,须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必要时联合相关专业医师进行综合判断,防止不良反应。

 

二、新生血管性AMD的抗VEGF治疗——雷珠单克隆抗体、康柏西普阿柏西普

 

抗融合蛋白类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给药能够改善新生血管性AMD患者的视功能,恢复黄斑区解剖结构,是累及中心凹或中心凹旁黄斑区新生血管 (MNV)的一线治疗方法。目前我国可用于新生血管性AMD治疗的抗VEGF药物包括雷珠单克隆抗体、康柏西普和阿柏西普。

 

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给药可采用不同方案。根据目前循证医学证据,无论是单克隆抗体还是融合蛋白类抗VEGF药物,与3+PRN方案比较,3+T&E方案具有一定程度获益。

 

对一种抗VEGF药物的治疗应答不佳,可考虑更换其他抗VEGF药物。基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更换不同抗VEGF药物进行治疗,无明显获益也无明显风险。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抗VEGF三针负载治疗后无应答的新生血管性AMD,由临床医师综合考虑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三、新生血管性AMD的激光治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光动力治疗

 

1.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对于位于黄斑中心凹外的MNV,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可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边界清晰的黄斑中心凹外MNV病灶,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防止2年内严重视力下降,但是约50%患者持续存在MNV病灶或复发。黄斑中心凹外MNV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5年,48%患眼视力下降30个字母及以上。以往采用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AMD的临床试验均针对黄斑中心凹下或中心凹旁MNV,未纳入黄斑中心凹外MNV,因此缺少针对黄斑中心凹外MNV抗VEGF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针对MNV位于黄斑中心凹外的新生血管性AMD,抗VEGF治疗或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均是可采用的治疗方法。

2.光动力治疗(PDT)

 

既往研究结果证实,对于新生血管性AMD,抗VEGF治疗在改善视力和恢复解剖结构方面优于PDT。对于新生血管性AMD中PCV亚型,可考虑行单纯抗VEGF治疗或抗VEGF治疗联合PDT(在患者无禁忌证和PDT可使用的情况下)。单纯抗VEGF治疗可有效改善PCV患者视功能,抗VEGF治疗联合PDT可减少抗VEGF治疗的次数

 

文献链接:https://guide.medlive.cn/guideline/28737

参考资料: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床诊疗指南(2023年)[J].中华眼科杂志, 2023, 59(5): 347-366.DOI:10.3760/cma.j.cn112142-20221222-0064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