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意娜,许丽媛,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
PHN的护理文献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PHN受到更多护理研究人员关注,其中,不同护理模式及理念应用于PHN病人的研究数量居多,其次分别是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PHN病人的研究、PHN病人护理内容的研究、PHN病人的疼痛评估研究。本文旨在对现有PHN病人护理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总结PHN病人护理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PHN相关护理研究奠定基础,从而使更多PHN病人受益。
1.不同护理模式及理念应用于PHN病人的研究
护理模式是护理理论的雏形,模式的形成是某一学科领域发展成熟的标志。我国在护理模式方面的研究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近5年来,PHN病人护理模式的研究逐年增多,主要包括eCASH(early Comfort using Analgesia,minimal Sedatives and maximal Humane care)理念、疼痛管理路径、程序化管理模式、四位一体模式等,不同学者将不同护理模式及理念其应用于PHN病人中均可起到积极作用。
1)eCASH理念
eCASH理念是欧洲危重病医学前主席Vincent等于2016年提出,包括早期干预(early implementation)、促进舒适(comfort)、优先镇痛(analgesia)、最小化镇静(minimal Sedatives)、和最大化人文关怀(maximal Humane care)。eCASH理念被应用于重症监护室
余婷首次将eCASH理念应用于PHN病人中开展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及eCASH组各37例病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eCASH组实施以eCASH理念为核心的镇痛管理方案,包括早期镇痛、促进舒适和最大化人文关怀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显示,以eCASH理念为核心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病人疼痛、改善病人负性情绪、提升病人的睡眠质量。
2)疼痛管理路径
疼痛管理路径即临床医护人员根据疼痛病人疾病特点,设定疼痛管理计划路径表,医护人员按照设定的标准、计划进行工作,使护士行为标准化,以期有效缓解疼痛,目前,在疼痛管理领域,临床路径主要应用于术后疼痛,如骨科术后疼痛、肛肠科术后疼痛等,同时在
杜玉敏等将90例PHN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按照疼痛管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PHN病人的疼痛管理路径按照入院当天、入院第2天、入院第3天、入院第4~12天、出院5个不同时段,制订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对病人进行干预。
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疼痛管理路径,PHN病人疼痛显著减轻、减少不良的反应、降低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提升病人满意度。疼痛管理路径中有设定的护理干预标准,护理人员按照标准进行工作,防止因个人认识偏差致使工作疏忽,使护理工作有效落实,最终减轻PHN病人疼痛,提高满意度。
3)程序化管理模式
程序化管理指对拟完成的工作制订周密的程序,并按照程序进行操作的管理模式,通过制订科学的程序并严格执行,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程序化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及护理工作中,郝建侠将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PHN病人中开展对照研究,对照组45例PHN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45例病人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依次从“疼痛评估阶段、计划分析阶段、护理干预阶段”三个阶段对试验组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
疼痛管理路径是根据病人不同疼痛特点,按照不同时段,制订不同的护理措施,具体到每天的护理措施,使护理工作具体化,使护士行为标准化。与疼痛管理路径不同,程序化护理干预从疼痛评估阶段、计划分析阶段、护理干预阶段对PHN病人进行干预,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是将疼痛护理与程序化管理相结合,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等优势,可将其广泛应用于PHN病人护理中。
4)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
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要求给予病人身体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等全方位协同护理,借助其各维度护理的优越性,使病人认识自身病情,做出准确判断,从而护理人员也可给予病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调动病人配合性,提高护理质量。
何爱敏等将多维度协同护理应用于老年PHN病人中,多维度协同护理主要从身体维度(皮肤清洁、注射治疗、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心理维度(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维度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及疼痛频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胡宝婵等也开展过类似研究,得到了较一致的研究结果。
由此可见,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发挥各维度护理优势同时,还可将各维度护理优势相结合,推动临床护理效果整体提升,利于减轻老年PHN病人的负性情绪、降低疼痛强度、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可广泛应用于PHN病人,进一步验证其在非老年PHN病人中的效果。
5)四位一体模式
四位一体模式强调医师、护士、家属及病人共同参与到病人的健康管理中,为病人提供一体化、连续的专业照护,进而改善医疗或护理服务质量,目前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吴术兰等将四位一体模式应用于PHN病人,由医师、护士、病人、家属共同参与病人疼痛管理,研究结果显示四位一体模式组PHN病人的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四位一体疼痛目标管理有助于缓解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成功应于PHN病人,主要在于其将病人及家属纳入疼痛管理主体,与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决策,充分发挥医师、护士、家属、病人在疼痛管理中的角色,给予病人更多的肯定。同时,注重制订合理、可行的疼痛控制目标,利于病人形成理性的心理预期,帮助病人更好的控制疼痛。
6)其他护理模式
不同护理模式及理念应用于PHN病人的研究较多,涉及护理模式及理念繁多。金文娟等将暗示性心理干预模式应用于PHN病人中,结果显示暗示性心理干预模式可以减轻PHN病人疾病的疼痛程度、改善焦虑抑郁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唐二云将疼痛护理小组模式应用于顽固性PHN病人中,结果显示疼痛护理小组能明显减轻顽固性PHN病人疼痛,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控制疼痛满意度。我国护理模式研究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护理模式的内涵不断拓展与深化,应借鉴国外护理模式,抓住机遇,推动PHN病人新兴护理模式的发展,使更多PHN病人受益于中。
本研究对不同护理模式及理念应用于PHN病人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文献数量呈逐年增多趋势,大多数为单中心的研究,样本量小。建议在今后开展PHN病人护理模式相关研究时,应更加重视试验的研究设计,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PHN病人的研究
中医护理技术以中医理论为导向,是具有独特操作方法与疗效的一种护理技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将十八项中医护理技术纳入规程,明确了护理人员执行中医护理技技术的范畴。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胆疮”、“缠腰龙”等,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PHN病人的护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穴位按摩、灸法、中药泡洗技术、刮痧与拔罐等。
1)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而产生作用的一种护理方法,通过刺激局部达到疏通经络、活血祛瘀、解痉止痛、调节气血等作用。农小珍等根据PHN病人疼痛部位选取相应夹脊穴进行穴位按摩:
2)灸法
艾灸是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之一,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淤散结、防病保健之功效。董新秀等将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PHN病人,艾灸即沿发病侧神经节相对应的夹脊穴上下进行熏灸,在疼痛区域取阿是穴并以其为中心向周围灸,以局部皮肤潮红、病人舒适、湿热无痛为度,时间20~3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干预4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显示: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PHN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PHN病人疼痛。
艾灸与穴位按摩均属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简便,病人易于接受,同时,护士有相对充足的时间与病人沟通,可以增进护患关系,利于PHN病人康复。刘小燕等将隔药灸应用于带状疱疹病人中,使用
3)中药泡洗技术
中药足浴属于中药泡洗技术范畴,通过热、药的双重作用取得疗效,药物在热能的作用下,通过皮肤、孔窍、腧穴吸收,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整脏腑功能的功效。按计量选取桂枝、红花、
4)刮痧与闪罐
刮痧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蘸上刮痧油,在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出现淤斑,驱邪外出,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闪罐以闪火法或抽气法使罐吸附于皮肤后,立即拔起,反复吸拔多次,直至皮肤潮红
陈芳芳等使用刮痧配合局部闪罐对PHN病人进行干预,干预1个月后,PHN病人疼痛评分、焦虑水平、抑郁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改善。PHN病程长,很多病人在长期疼痛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刮痧配合闪罐可以改善PHN病人焦虑及抑郁的不良情绪,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很大意义。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PHN病人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上方面,涉及中医护理技术种类较少,目前,中医护理技术的独特优势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要将中医护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仍需不断探索,挖掘出更加适用于PHN病人的中医护理技术。同时,本研究对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PHN病人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缺少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研究类型较少使用随机对照研究,干预措施多为两种护理技术联合应用,不足以验证某一种中医护理技术的有效性。
3.PHN病人的护理
1)PHN病人的疼痛评估
PHN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呈间断,也可为持续性,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样、针刺样、电击样或撕裂样等,可以一种疼痛为主,也可多种疼痛并存,PHN病人的疼痛评估对其治疗及护理十分重要。郑琳等2017年设计疼痛综合评估记录表,内容包括疼痛评分、疼痛部位、疼痛类型、疼痛性质、镇痛方式、药物不良反应、疼痛对生活的影响、对情绪的影响、对睡眠的影响。
应用于PHN病人中,结果显示疼痛综合评估记录表,可有效的评估和治疗PHN病人疼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病人睡眠质量,缩短住院时间。疼痛综合评估指运用多维度量表和多学科方法对慢性疼痛病人的疼痛情况、躯体情况、心理状态、情感现状、社会支持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除关注PHN病人疼痛情况外,还应关注疼痛对PHN病人生活质量、功能活动影响,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家庭社会支持情况等,注重评估的全面性与综合性,以便能更好地为病人制订全面康复计划,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回归社会,重返正常生活。
杜玉敏等关于临床疼痛评估的研究显示:我国护士普遍缺乏疼痛治疗与护理相关知识,临床上大多数科室未开展疼痛综合评估,即使部分科室开展了疼痛评估,也没有使用科学的、适合的疼痛评估工具,因此临床上PHN病人的疼痛评估尚缺乏科学性、规范性。
2)PHN病人的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可通过集中培训、经验分享、小组探讨等多种方式对PHN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使病人掌握疾病相关注意事项和使用治疗药物的具体服用方法、剂量及不良反应;调节饮食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指导病人均衡膳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PHN病人心理状态,与心理专科合作,适当给予病人药物治疗,通过暗示疗法、放松疗法及音乐治疗等方法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疏导不良情绪,并采用亲切温和的语言给予病人安慰,耐心倾听病人诉求,取得信任,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鼓励病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通过发展兴趣爱好的方式强化其社会回归感,通过增进与朋友、同事间的联系增强同伴支持,提升社会归属感,进一步改善病人焦虑及抑郁的不良情绪。
PHN病人护理措施内容的研究数量逐年增加,但其护理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临床PHN病人的护理尚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实践指导方案,且缺乏PHN病人行脊髓电刺激术围术期护理内容,应基于现有文献及指南,并结合临床情景,制订出PHN病人临床实践指导方案,使PHN病人临床护理有据可循。
综上所述,对PHN病人护理文献进行综述,发现PHN病人护理文献呈逐年增多趋势,不同护理模式及理念应用于PHN病人的研究数量居多,但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中医护理技术的独特优势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应探索出更加适用于PHN病人的中医护理技术,同时,应重视试验的研究设计,提高文献质量。
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PHN病人的疼痛及生活质量,但临床中PHN病人疼痛综合评估开展较少、同时临床PHN病人的护理尚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实践指导方案,且缺乏PHN病人行脊髓电刺激术围术期护理内容。因此,应进一步制订规范化的PHN病人临床护理指导方案,使PHN病人临床护理工作有据可循。
来源:沈意娜,许丽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护理文献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28(01):60-6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