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先华,王宪刚,谢秀芳,李兴明,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1974年,BAE最早由法国学者Remy首先应用于治疗大
行BAE治疗前需明确患者咯血责任血管,然而不同的患者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分布、开口位置及扩张程度都有不同的差异,故采用
支气管动脉CTA(Bronchial Artery CTA,BA-CTA)是一项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利用MRP技术追踪血管走行,利用高密度分辨率及对比度的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及立体感强的容积再现(VR)技术能更清楚直观地显示血管解剖,能够对患者各级血管的部位、开口与走行进行直观、立体的显示。为了解BA-CTA在BAE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现对其作一综述。
1.BAE治疗咯血的理论基础
诱发咯血的原因较多,其中约95%咯血责任血管位于体循环的各级分支。各分支
据贾练、王业等人对128例非肿瘤咯血患者行BAE回顾性分析研究中得出结果104例患者的术后立即止血率100%,并得出结论治疗非肿瘤咯血患者疗效好。王传卓、刘兆玉回顾性分析125例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病例研究中指出,BAE治疗咯血安全有效,随访过程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2.BA-CTA在BAE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
支气管动脉起始部位和数目存在个体差异,原因在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较多,如支气管动脉、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冠状动脉等。CTA可有效提取来自于不同层面的扫描信息,同时联合不同水平方向进行处理,以完成以上信息的图像重建,MIP能很好地显示细小支气管动脉空间结构,VR图像最直观、立体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三维解剖情况,由此能够得到质量更高的图像,图像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因此,支气管
钱厚龙、李旭丰等人在CTA指导BAE治疗咯血研究中发现,术者能依据术前CTA检查对患者某些血管作初步了解及预判,从而在术中实施有目的的责任血管查看或栓塞,再结合术中情况思考CTA未能展现的责任血管,从而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及责任血管栓塞成功率。
王彬、闵旭红等人回顾性分析20例BAE术前行BA-CTA检查总结指出,
韩俊等人在BA-CTA对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研究中发现,BA-CTA检查可清晰的显示支气管动脉的开口及走行情况,为后续大咯血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治疗及其检查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提供一定诊断依据。在行BAE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异位栓塞,如脊髓动脉栓塞引起的截瘫、
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有利于提高支气管动脉插管成功率,并提高检查手段,但是常规的检查过程中容易受到心脏搏动、呼吸运动等影响,且多数咯血患者有屏气功能差、心率较快等特点,最终导致图像质量较差,检查失败等等,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多将屏气严重不良的患者排除。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320排动态容积CT最佳时相单扇区重建技术,能够提高图像的移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但是多心动周期的采集也会增加辐射剂量。因此有部分学者尝试使用320排单性心动周期动态容积扫描,对咯血伴高心率患者进行检查,以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且研究还发现,在自由呼吸状态下所获得的图像质量较差,需要通过心电编辑进行二次重建,获得更好的图像。
3.BA-CTA对BAE的局限性
虽然BA-CTA在BAE上有准确性高、成功率高、缩短手术时间及曝光时间等优点,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BA-CTA不同的窗宽窗位都可能对血管显影造成影响,对医生的进行后处理能力有较高要求。虽然BA-CTA可清晰地显示肋间动脉的开口及走行,但对其参与供血的预判有一定的局限性。
BA-CTA对出血血管的判断除了依赖图像的后处理及个人主观判断外,还需要对每支血管进行造影证实,造影剂通常选用
尽管CTA检查现阶段难以攻克有效显示较小出血动脉这一问题,但这也提示检查操作者在进行介入治疗时需维持足够的耐心,才能有效减少因遗漏而仍有出血点的问题。
4.展望
随着放射介入技术的日趋成熟,BAE已成为治疗大咯血的有效手段。BA-CTA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血管成像技术,具有直观性、便捷性和可重复性等优点,能较完美地从各个角度清晰显示血管的空间解剖和病变特征。
相对于DSA而言,术前行BA-CTA可明确靶血管,预判或评估支气管动脉疗效及具体情况,同时监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检查前、检查后的变化,利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少辐射,减少造影剂、导管用量,有效降低药占比和耗材占比,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双期CTA的运用,不仅能有效显示肺动脉源性、支气管动脉源性的出血病变,还能清晰显示肺动静脉畸形、体-肺动脉分流等表现,双期CTA将成为指导介入治疗肺动脉源性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
虽然BA-CTA检查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BAE治疗咯血的成功率,但是BA-CTA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有待解决。BA-CTA检查较DSA检查准确率高,但仍存在遗漏的小出血动脉,除此之外,BA-CTA检查依赖于图像的后处理及个人主观判断,对碘剂过敏禁止
来源:李先华,王宪刚,谢秀芳,李兴明.支气管动脉CTA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10):1872-187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