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钢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关于
概述
梅尼埃病最主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内淋巴积水(endolymphatic hydrops,ELH)。内淋巴液是由耳蜗血管纹及前庭暗细胞产生,经内淋巴管向内淋巴囊流动,最终在内淋巴囊被吸收。1938年最早由Hallpike教授报道了两例MD患者的颞骨解剖切片中发现了ELH的现象。而产生ELH的机制学说众多,综合而言,可能ELH是各种导致内淋巴稳态紊乱病因的共同结果。目前的数据认为ELH不仅存在于梅尼埃病,还可以存在于很多其他疾病中,如:外伤后、自身免疫性内耳病、
关于MD的病因及病理学机制假说较多,比较重要学说包括:变态反应学说、自身免疫学说和遗传学说等。下文将详细介绍。
图1 MD的内淋巴积水示意图
变态反应
在国外的一项横断面调查中,有MD病史的人群其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是一般人群的三倍。在MD患者中,58%的患者有过敏史,41%的患者
(1)内淋巴囊是变态反应的靶器官。抗原经血管进入内淋巴囊,刺激内淋巴囊内结缔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炎症介质释放,内淋巴囊滤过障碍,毒性代谢产物堆积,逆行干扰毛细胞正常功能。
(2)体内变态反应会释放组胺,引起内淋巴囊脉管扩张,导致内淋巴囊血管功能紊乱,致内淋巴液转运紊乱,从而产生内淋巴积水。
(3)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内淋巴囊,产生炎症,导致渗透性增高及体液平衡破坏。文献报道梅尼埃病患者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远大于正常人,约40%患者的内淋巴囊上皮下区有lgG沉积,其中80%的患者表现有双侧内淋巴积水。
(4)病毒抗原-变态反应机制,相较成人而言,儿童更易受到病毒感染,刺激咽部Waldeyer淋巴环,大量T细胞进入内淋巴囊,导致慢性炎症持续刺激。再通过组胺机制引起内淋巴囊致敏状态,直接或间接损伤内淋巴囊。
自身免疫
Bovo等报道6%的单侧梅尼埃病可能有免疫机制参与,双侧梅尼埃病中免疫机制参与发病的比例更高,可达16%。自身免疫性内耳疾病和MD可能具有重叠表型,一些免疫机制可能参与MD的病理生理学。已经有文献报道了相关证据,比如MD患者对类固醇治疗的敏感性,在部分MD患者血清中的发现自身抗体或抗内耳抗原的循环免疫复合物。自身免疫机制是如何参与MD的发病呢?首先,外界进入或内耳本身产生的抗原,刺激聚集在血管、内淋巴管和囊壁的免疫活性细胞产生抗体。之后抗原抗体复合物循环沉积,激活补体系统,导致炎症性组织破坏,引起内耳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管纹分泌亢进,体液渗入膜迷路,导致内淋巴吸收功能障碍产生膜迷路积水,也有学者认为致敏T淋巴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也参与其中。
MD的遗传基础
MD存在遗传易感性。2.6%-12%的MD患者有遗传倾向。在芬兰和西班牙MD患者中观察到家族聚集性,兄弟姐妹的患病风险比一般人群高45倍。大多数家族性MD患者为常
病毒感染
通过正常人尸检研究发现前庭神经纤维及神经节均提取出单纯疱疹病毒的DNA片段,说明正常人体颞骨内可能长期存在单纯疱疹病毒“寄居”现象,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MD患者外淋巴液中可提取出
内淋巴液循环障碍
内淋巴循环包括两种循环方式:(1)辐向式循环:指内淋巴液由暗细胞分泌,再由暗细胞吸收,这样内淋巴的循环只在暗细胞附近的区域形成局部环流。椭圆囊和三个半规管的内淋巴循环则可能是以辐射循环为主;(2)纵向流动循环:球囊斑内没有暗细胞,因此球囊的内淋巴只能来自其他器官的暗细胞分泌。耳蜗和球囊的内淋巴循环可能是以纵向流动为主。
内淋巴纵流中任何部位的狭窄或梗阻,如先天性狭窄、内淋巴囊发育异常、炎性纤维变性增厚等,或囊吸收障碍都可以导致膜迷路积水。Yazawa对79例MD患者进行了岩骨CT扫描研究,结果发现迷路后区发育不良,认为其可能是膜迷路积水的重要致病因素。耳科医师发现,MD患者的内淋巴囊腔内有细胞碎片堆积,上皮变性,纤维化、萎缩及囊腔消失。而
但在生理病理条件下,ELH的出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可能需长达数年的时间。但如果内淋巴管被机械性突然阻塞,如头部创伤后的骨折所致的内淋巴积水发展则较快。研究发现,这种外伤性损伤可以导致分泌和吸收内淋巴的细胞生化异常,导致循环障碍。同时创伤可以引起耳石脱落移位,与细胞碎片一起,机械性或化学性阻塞内淋巴管囊,导致积水。另外,颅脑外伤后内耳出血,凝血块也可堵塞内淋巴管,形成积水。
解剖变异因素
大量针对MD患者的颞骨解剖、影像学研究发现:MD病人颞骨气化不良,Trautmann三角区面积缩小;前庭导水管短,面积缩小,外口缩小,
膜迷路破裂学说
内外淋巴离子浓度不同,内淋巴为高钾,对神经组织有毒害作用;外淋巴离子浓度与脑脊液相似,为钾低钠高,给神经细胞提供适宜介质环境,膜迷路是内外淋巴之间存在的离子弥散屏障,互不相通。Lawrence于1959年提出“膜破裂及中毒论”,Schuknecht于1963年对这一理论进行补充,认为MD患者的
图 2 梅尼埃病膜迷路破裂学说示意图
Jahnke根据电镜观察,提出“弥漫性漏出假说”,即内外淋巴间由紧密闭锁状态转变成有漏孔结构,导致内淋巴液弥漫性漏出,不管是前庭膜破裂或漏出,内外淋巴液均发生混合,具有外淋巴特性的Nuel间隙及Corti隧道淋巴被内淋巴污染,使浸泡于外淋巴中的毛细胞及神经纤维收到化学性损伤,抑制感觉细胞兴奋,产生眩晕及听觉症状。数小时后,内外淋巴离子重新达到平衡,钾离子浓度降低,眩晕好转,眼震消失。
钙离子超载学说
Gottesberge等揭示积水动物模型电化学方面的变化,他们发现内淋巴积水后,蜗管之钾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均无变化,但内淋巴电位EP下降,钙离子浓度增高10倍以上,提高了蜗管之渗透压,加重内淋巴积水,因而提出钙离子超载学说。临床使用钙拮抗剂
细菌感染学说
另外,部分人群激素水平改变也可引起内耳稳态破坏,诱发ELH,如
参考文献:
[1] Nakashima T, Pyykkö I, Arroll MA, Casselbrant ML, Foster CA, Manzoor NF, Megerian CA, Naganawa S, Young YH.Meniere's disease.Nat Rev Dis Primers. 2016 May 12;2:16028. doi: 10.1038/nrdp.2016.28. Review.
[2] Fukushima M, Akahani S, Inohara H, Takeda N.Stability of Endolymphatic Hydrops in Ménière Disease Shown by 3-Tesl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uring and After Vertigo Attacks.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9 Jun 1;145(6):583-585. doi:10.1001/jamaoto.2019.0435. No abstract available.PMID: 30998827
[3] Merchant SN,Adams JC,Nadol JB Jr.Pathophysiology of Meniere’s syndrome:are symptoms caused by endolymphatic hydrop.Otol Neurotol,2005,26(1):74-81.
[4] Foster CA,Breeze RE.Endolymphatic hydrops in Meniere’s disease:cause,consequence,or epiphenomenon.Otol Neurotol,2013,34(7):1210-1214.
[5] Salt AN,DeMott JE.Longitudinal endolymph flow associated with acute volume increase in the cochlea.Hearing Research,1997,107(1-2):29-40.
[6]赵赫,钟利群等,梅尼埃病内淋巴积水机理研究进展,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9.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