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个体化用药推荐一览|指南共识
2019-08-12 来源:医脉通综合


伏立康唑(VRZ)是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是侵袭性曲霉感染和克柔念珠菌感染的一线治疗药物。成人常用剂量为 4 mg/kg或200 mg,2次/天。由于伏立康唑存在较大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变异,为了更好地指导VRZ的个体化应用,经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批准制定了《伏立康唑个体化用药指南》,指南主要涉及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特殊患者用药、用药安全、超适应证用药、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遗传学。


治疗药物监测(TDM)


推荐1:推荐对肝功能不全患者、联合使用影响伏立康唑药代动力学药物的患者、CYP2C19基因突变患者、发生伏立康唑药物不良事件或疗效欠佳的患者、重症真菌感染危及生命的患者进行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1D-E,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专家意见) 。


推荐2:除外推荐1中涉及的情况,建议所有儿童和中国成人在应用VRZ时进行TDM。(2 B-D,有条件推荐,中等-极低质量证据)


推荐3:监测VRZ血药浓度时,建议监测稳态血药谷浓度。(1B,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4:当给予VRZ负荷剂量时,血药浓度监测首次取血时机不早于第5次给药前(治疗的第3天)。(2D,有条件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推荐5:建议VRZ的血药谷浓度维持在0.5mg/L以上。(1B,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6:推荐中国人群VRZ的血药谷浓度应维持在5mg/L以下。(1B,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7:在调整VRZ剂量、患者出现VRZ相关不良事件或疗效欠佳、加用或停用影像VRZ药代动力学药物时,建议重复监测VRZ血药浓度。(1E,强推荐,专家意见)


推荐8:当基于当地人群的人群药代动力学模型可用时,建议基于当地的人群药代动力学模型调整VRZ的应用剂量。(2E,有条件推荐,专家意见)


推荐9:如果患者的VRZ血药谷浓度低于0.5mg/L或临床应答不佳时,建议VRZ的维持剂量增加50%,之后根据血药浓度进行调整剂量。(2D,有条件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推荐10:如果患者VRZ稳态血药谷浓度维持在5~10 mg/L,未发生2级或以上不良事件,建议VRZ用药剂量减少20%,然后依据需要浓度调整剂量。(2D,有条件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推荐11:如果患者VRZ稳态血药谷浓度高于10 mg/L或发生2级不良事件,建议停用一次VRZ,然后根据需要浓度调整剂量。(2D,有条件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特殊患者人群


推荐12: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不建议应用VRZ作为一线治疗。在平衡风险和获益之后,VRZ可在严密监测血药浓度以及肝功能的情况下应用。(2D,有条件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药物安全性


推荐13:VRZ应用过量时,建议暂时停药处理,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并对明显不良事件进行支持性治疗。(1D,强推荐,极低治疗证据)


推荐14:VRZ停药的指征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胺转肽酶(GGT)任意一项超过5倍上限;总胆红素(T-Bil)超过3倍上限;严重神经/精神障碍或视觉障碍,日常生活自理受限;皮疹面积超过体表面积10%,日常使用工具受限,需口服药物治疗。(1E,强推荐,专家意见)


推荐15:VRZ减量的指征包括: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超过3倍上限;碱性磷酸酶(ALP)或谷氨酰胺转肽酶(GGT)超过2.5倍上限;总胆红素(T-Bil)超过1.5倍上限;中度神经/精神障碍或视觉障碍,日常使用工具受限。(2E,有条件推荐,专家意见)


推荐16:推荐单独静脉应用VRZ,不与其他药物混合应用。(1E,强推荐,体外证据)


推荐17:不建议以下药物与VRZ在同一Y型管输注,如先后应用需冲管:两性霉素B普通制剂、头孢吡肟丹曲林白消安地西泮红霉素脂质体、多柔比星普通制剂、伊达比星米托蒽醌莫西沙星硝普钠泮托拉唑苯妥英、硫喷妥钠、替加环素。(1E,强推荐,体外证据)


超说明书用药


推荐18:在病原体对VRZ敏感的情况下,建议应用VRZ治疗以下感染: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眼内炎、真菌性骨/关节感染、真菌性腹膜炎、真菌性心内膜炎。(2D,有条件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药物相互作用


推荐19:下列药物对VRZ影响明显,不建议与VRZ同时应用:依非韦伦(400mg qd)、利托那韦(400 mg q12h)、利福平苯巴比妥圣约翰草。(1A-D,强推荐,高-极低质量证据)


推荐20:下列药物对VRZ影像很大,不建议与VRZ同用:司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2E,有条件推荐,专家意见)


推荐21:当VRZ与依非韦伦(300mg qd)以及苯妥英钠联用时,VRZ的用药剂量建议增加至400 mg q12h。(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推荐22:当VRZ与利福布丁、卡马西平奈韦拉平联用时,建议适当增加VRZ的用量。当VRZ与利福布丁联用时,建议VRZ的用量增加至350 mg q12h。(2D-E,有条件推荐,极低质量证据-专家意见)


推荐23:当VRZ与糖皮质激素西咪替丁联用时,建议严密监测VRZ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推荐24:当VRZ与下列药物联用时,建议密切监测VRZ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炔诺酮/乙炔雌二醇、利托那韦(100 mg q12h)、茚地那韦阿扎那韦沙奎那韦利匹韦林、依曲韦林、银杏叶、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2B-E,有条件推荐,中等质量证据-专家意见)


推荐25:VRZ对下列药物有明显的药代动力学影响,联合应用时建议密切监测以下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羟考酮美沙酮、芬太尼、阿芬太尼咪达唑仑、依曲韦林、依非韦伦、环孢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依维莫司、口服避孕药、硝苯地平辛伐他汀长春新碱双氯芬酸依托考昔美洛昔康华法林格列美脲。(1A-D,强推荐,高-极低质量证据)

 

推荐26:VRZ对下列药物有明显的药代动力学影响,联合应用时建议密切监测以下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替利定丁丙诺啡文拉法辛唑吡坦、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利托那韦、茚地那韦、阿扎那韦、沙奎那韦、利匹韦林、奈韦拉平、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麦角生物碱、布洛芬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醋硝香豆素西沙必利奎尼丁特非那定地高辛。(2B-E,有条件推荐,中等质量证据-专家意见)


参考资料:

1. Chen K, Zhang X.et al. Individualized Medication of Voriconazole: A Practice Guideline of the Division of TherapeuticDrug Monitoring,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ociety. Ther Drug Monit. 2018 Dec;40(6):663-674. 

2. 陈恳,张相林,克晓燕 等. 《伏立康唑个体化用药指南》解读.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3):47-5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