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晴,李丽,尉莉,徐子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婴儿
1 关于婴儿血管瘤
1. 1 临床特点 婴儿血管瘤( IHs) 是由内皮样细 胞形成的血管源性良性肿瘤,在 3 个月以内的婴儿 中发病率为 4. 5%,女性多于男性[1]。一项前瞻性 研究报道婴儿血管瘤的危险因素包括低出生体重、
1. 2 分类 国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研究学会( ISSVA) 于2014 年将血管肿瘤分为: 良性、局部侵袭性 或交界性、恶性。婴儿血管瘤属于良性血管肿瘤, 依照风险等级分为高、中、低风险,高风险血管瘤主 要包括:面部、腰骶部及会阴区的节段型血管瘤,面 部非节段型大面积血管瘤,面中部、眼周、鼻周及口 周血管瘤,早期有白色色素减退的血管瘤[5]。由于 高风险血管瘤往往伴有结构异常,高度存在溃疡、毁 形及功能损害风险,因此对于高风险血管瘤应给予 积极干预。
1. 3 并发症 大多数的 IH 都不复杂,不需要干预, 一小部分是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其发生 率为10%,主要包括巨大溃疡、充血性
1. 4 治疗 目前婴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 包括观察、药物、激光、注射和手术。作为婴幼儿时 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因其有独特生长周期,大部分 瘤体可随患儿年龄增长而逐渐消退,因此对于中低 风险的婴儿血管瘤可以选择观察,同时对患儿父母 加强教育,如发现瘤体生长速度过快或者出现破溃 等及时就诊;而对于累及重要脏器或有毁形及功能 损害风险,甚至危及生命的高风险血管瘤应早期干 预,以最大程度的改善器官功能和美观。
2 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
2. 1 背景 普萘洛尔是非选择性 β-阻断剂,在小 儿
2. 2 适应征 虽然婴儿血管瘤有自行消退倾向,但 重要部位的血管瘤可能导致功能障碍及毁形等后 果。普萘洛尔适用于如果不干预可能造成严重疾病 的复杂病变。是否应用普萘洛尔治疗需根据血管瘤 的解剖学位置、大小、分型、功能损害风险、永久毁形 风险及对患者及家长的心理影响综合评估[11]。最 重要的是危及生命的风险,如位于气道的血管瘤,可 能因瘤体的增大或破溃导致窒息。此外,面部血管 瘤经常具有高风险性,因其常累及眼周、鼻周、口周 及腮腺,可能引起相应器官发育障碍,导致功能损害 及面部畸形,血管瘤消退后可能留有萎缩性瘢痕,对 患儿精神及心理造成影响。一项研究发现[12],位于 会阴部的血管瘤发生溃疡等并发症的概率最高,为 52%,因此会阴部血管瘤需干预治疗的概率很高。 此外,由于巨大血管瘤可能导致充血性心衰[13],皱 褶部位( 如颈部、腋下等) 血管瘤易并发溃疡、疼痛, 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家长及患儿心理迫切要求治疗的 血管瘤需酌情考虑。综上所述,普萘洛尔的绝对适 应征为:有危及生命、功能损害、溃疡或毁形风险的 婴儿血管瘤[11]。
2. 3 预处理与禁忌症 在普萘洛尔治疗开始前,应 做预筛选。根据2011 年芝加哥共识,问诊主要包括 有无喂养不良,
2. 4 剂量及疗程 关于普萘洛尔用于婴儿血管瘤 的标准剂量目前尚无定论。一项来自于8 个欧洲国 家的1 097 例口服普萘洛尔的 IH 患者的专题调查 显示[15], 85. 8%的医师应用剂量为2 mg/( kg·d) , 其中91. 4%的患者可以看到很好或良好的反应,该 研究同时表明 2 mg/( kg·d) 与 3 mg/( kg·d) 相 比,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但 3 mg/( kg·d) 不良反 应率明显升高,且逐步增加至治疗量比直接服用治 疗量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 50%。2011 年芝加哥共 识[14]建议小于八周的患儿住院治疗,大于八周的患 儿门诊开始治疗,初始剂量为 1 mg/( kg·d) ,分 3 次服用,仅在改变剂量的第1 天于服药后1 h 及2 h 分别监测血压和心率,维持 3 ~ 7 d 可耐受后,增加 至1. 5 mg/( kg·d) ,继续维持3 ~7 d 可耐受即可升 至目标剂量2 mg/( kg·d) 。在加量过程中如果出 现低血压、低血糖、
2. 5 有效性及安全性 普萘洛尔起效快,大多数在 24 h 内即可看到瘤体颜色由红变紫,质地变软[19]。 目前两项 RCT 试验[2021]及一项 1 264 例 Meta 分析[22]表明,普萘洛尔在剂量为 2 ~3 mg/( kg·d) 治 疗6 个月的有效率为96% ~ 98%。最近一项关于 普萘洛尔有效性的研究[23]表明,在剂量为 2 mg/ ( kg·d) , 65% ~ 80% 的患者在前 8 周瘤体消退, 2% ~10%的患者在20 周消退,在治疗20 周以后瘤 体没有明显变化。在普萘洛尔治疗停药后会有一部 分病例存在轻度的复色,大部分会遗留持续的毛细 血管扩张[24]。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疗效评价标准为 Achauer 等[25]提出的4 级标准: Ⅰ级: 瘤体缩小 0 ~ 25%或瘤体表面颜色较前变浅; Ⅱ级: 瘤体缩小 26% ~50%或瘤体表面颜色明显变浅; Ⅲ级:瘤体缩 小51% ~ 75% 且瘤体表面颜色明显变浅; Ⅳ级: 瘤 体缩小大于75%或瘤体表面颜色消退。一项 1 130 例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研究中[26],发现 0. 9%的患儿有普萘洛尔抵抗( propranololresistant IHs, PRIHs) ,即口服普萘洛尔剂量≥2 mg/( kg· d) ,至少连续用药 4 周后,瘤体继续增长或稳定期 瘤体未见消退迹象,对于此类患儿可选用糖皮质激 素作为二线用药。 普萘洛尔因其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目前已经 取代激素成为高风险血管瘤的一线用药。周生儒 等[27]以 Meta 分析的方法总结了9 项临床试验研 究,纳入对象共407 例,对照组分别为泼尼松和安慰 剂,结果显示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有效率高 于激素和安慰剂组,且不良反应率低,在治疗前后的 肝肾功,血糖和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变化。在应用普 萘洛尔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低 血糖,心动过缓,无症状性血压下降[26],
2. 6 复发 对于普萘洛尔停药后复发对于临床医 生来说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LéautéLabrèze [29]报道了158 例口服普萘洛尔的孩子,平均治疗时间为 6 个月,停药后复发率为25%,发现节 段性血管瘤和深部血管瘤复发率更高,头颈部血管 瘤复发可能性较其它部位更大。李丽等[30]调查了 235 例停药6 个月的患儿,发现与复发相关的变量 有服药剂量、首次服药年龄、服药疗程和停药年龄。 来自上海的一项关于复发机制的研究[31],将 18 例 复发患儿和20 例非复发患儿瘤体组织培养于不同 浓度普萘洛尔中,发现 miRNA 在两组病例中差异表 达,可能一些 IH 有其固有的更长的增殖期,普萘洛 尔通过周细胞介导引起血管收缩,暂时改变其自然 病程,停药后残余瘤灶血供增多,会继续增大[32]。 虽然部分病例会出现复发,只有 25%的患儿需要再 次口服普萘洛尔[30],因此,普萘洛尔仍然是治疗增 殖期血管瘤的一线用药。对于如何筛选出停药后有 严重复发倾向的患儿,以及是否需口服普萘洛尔同 时配合其它治疗方法,如口服激素、激光治疗或外用 β 受体阻滞剂,目前尚无相关研究。
3 小结
婴儿血管瘤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是不需 治疗的,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治疗指征以避免过度 治疗。普萘洛尔用于治疗高风险婴儿血管瘤已有 10 年,因其有效率高,安全性好而被临床医生广泛 应用。但是部分婴儿血管瘤可合并血管畸形,应用 普萘洛尔治疗疗效不明显。目前为止,普萘洛尔治 疗婴儿血管瘤的机制仍不明确,如何规范化监测其 副作用尚无统一定论,无停药后长期随访数据。因 此,作为临床医生,应该严格掌握普萘洛尔适应征,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不良反应,预防低血糖、低血 压事件发生。有部分研究认为[33],糖皮质激素可以 作为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并发难治性溃疡的辅 助手段,但经验不足,尚无临床大样本研究支持。因 此,婴儿血管瘤的多方案治疗仍需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略。
来源:冯晴,李丽,尉莉,徐子刚,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研究进展[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33(2):226-22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