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
1.临床症状:
(1)血栓形成:任何器官或组织发生一次以上动、静或小血管血栓;
(2) 妊娠丢失:
至少一次10周以上的不明原因、形态正常的胎儿死亡;
或:三次以上不明原因的早期自发性流产(<10周);
或:≤34周,子痫、先兆子痫或胎盘功能不全致胎儿
2.实验室指标:间隔≥12周,且≥2次检出
(1)血浆LA阳性;
(2)中→高滴度IgG/M类ACL(≥40单位);
(3)IgG/M类抗β2-GP1.
诊断APS:至少1项临床症状+1项实验室指标。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
APS与
心脏瓣膜病是APS患者最常见的心脏表现,包括疣状赘生物、瓣膜增厚、纤维钙化等,并可伴发
APS与
AMI可出现于冠状动脉正常的APS患者,尤其是未
APS与CABG、PCI
高滴度的aCL增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患者移植血管闭塞的风险以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CI )后再狭窄风险。且对于APS患者进行心外科围术期的抗凝管理极为重要。
APS与心腔内血栓形成
APS患者有时可伴有心腔内血栓形成, 血栓可发生在心室、心房或心脏瓣膜。对于出现心腔内血栓而没有心脏基础疾病的年轻患者应筛查aCL。
APS与
反复的肺动脉栓塞是引起APS患者肺动脉高压的首要原因,
APS与深静脉血栓
据统计,约20%的深静脉血栓与抗磷脂抗体有关。抗磷脂综合征是获得性易栓症的诱发因素之一。
鉴于抗磷脂综合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我们有必要对一些不明原因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筛查抗磷脂综合征相关抗体,以明确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来源:阜外精准医学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