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欧洲国际性病控制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阴道分泌物(
作者:王辰,王慧慧,李焕荣,李星烁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
引起阴道分泌物异常的常见阴道炎症包括
1细菌性阴道病
不同指南对BV的定义没有太大差别,即BV是阴道内厌氧性微生物(如阴道加德纳菌、普雷沃菌属、阴道阿托波菌、人型支原体、动弯杆菌属等)过度繁殖,取代
针对BV的诊断,欧洲新、旧两版指南变化不大,主要包括:临床诊断(Amsel诊断标准)和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Amsel诊断标准的敏感度(60%~72%)低于革兰染色法。基于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进一步分为Nugent评分法和Hay-Ison标准(见表1)。Nugent评分法是根据镜下细菌形态评分(≥7分)诊断BV,该方法是美国CDC指南推荐用于诊断BV的实验室金标准,但该方法的缺点是对“中间型菌群”(4~6分)的临床意义不能明确。不同于美国CDC指南,欧洲指南认为基于Hay-Ison标准的显微镜检查是目前诊断BV的最佳方法(推荐强度:1级;证据等级:A级)。该方法的优点是将镜下所见的非BV相关细菌单独列出,从细菌形态分类描述上较Nugent评分法更全面。此外,欧洲指南还提出可使用商品化试剂盒诊断BV:(1)OSOM BV Blue(Sekisui Diagnostics,Framingham,MA,USA),检测阴道分泌物唾液酸苷酶水平,其诊断BV的敏感度为91.7%。(2)BD MAXTM阴道成组试剂盒(Becton,Dickinson and company,Franklin Lakes,NJ,USA),基于微生物核酸扩增法诊断BV、TV及检出几种假丝酵母菌菌种,其诊断BV的敏感度为90.7%。美国CDC指南也提出可使用OSOM BV Blue;另外还有Affirm VP Ⅲ(Becton Dickinson,Sparks,MD),其通过DNA 杂交探针检测高浓度阴道加德纳菌诊断BV。
欧洲指南和美国CDC指南均提出有症状的BV患者需要治疗,但欧洲新版指南更明确地列出BV的治疗指征,具体为:(1)有症状的患者。(2)既往有特发性早产或
欧洲新版指南指出:(1)对于单纯性BV,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局部/口服甲硝唑5~7d方案或阴道用克林霉素7d,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推荐强度:1级;证据等级:A级)。(2)对于持续性或复发性BV,目前最佳治疗方案是甲硝唑阴道用药(推荐强度:2级;证据等级:B级),但未针对给药频次或持续给药时间提供确切指导建议,仅引用了两项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案作为参考(即
相较于欧洲旧版指南和美国CDC指南,欧洲新版指南增加了对女性性伴侣的管理,指出BV患者的女性性伴侣患有BV也需要治疗,其男性性伴侣不需要治疗(推荐强度:2级;证据等级:B级)。仅对症状持续的患者进行随访;如果对妊娠期BV患者给予治疗以降低早产风险,那么应当在1个月后进行复查,若BV复发应进一步治疗。
2需氧菌性阴道炎
AV是比利时学者Donders等于2002年正式报道的一种新的阴道感染类型,其特点是阴道内优势菌乳杆菌减少或缺失、需氧菌增加引起的阴道炎症,占有外阴阴道炎症状患者的5.0%~23.7%,妊娠期发生率为8.3%~10.8%。该病历史沿革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Scheffey等提出的“渗出性阴道炎(exudative vaginitis)”,再到1968年Gardner命名的“脱屑性阴道炎(desquamative inflammatory vaginitis,DIV)”,最后于2002年Donders等提出AV的概念,并认为DIV相当于AV的重度形式。妇科学经典著作《Berek & Novak’s妇科学》第15版至今仍沿用DIV的概念。欧洲旧版指南首次引入AV的概念,但并未对其具体的诊治管理进行阐述。
自2008年将AV的概念引入国内以来,迄今对AV的认识已有10余年的时间。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AV的病因与诊治进行了诸多探索,已逐渐积累了一些循证医学证据。由此,欧洲新版指南对AV的病因与疾病传播、诊断、治疗、性伴管理及随访方面给出了详细指导,成为目前国际上首个对AV的诊治规范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的指南。美国CDC指南尚未引入AV这一阴道炎症类型,其即将发布的新版修订稿是否会涉及AV的诊治规范值得后续关注。
欧洲新版指南指出:AV特点是阴道乳杆菌减
少、pH值升高,大肠埃希菌、B组链球菌和
欧洲新版指南认为无症状女性无需进行AV检查。对有症状者,诊断方法包括湿片显微镜检查、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其中,Donders提出的湿片显微镜镜检评分法仍为诊断AV的金标准(见表3);细菌培养不推荐用于诊断,但可通过
欧洲新版指南提出AV的推荐治疗方案,具体为:2%克林霉素乳膏5g,阴道用药,连用7~21d;或克林霉素联合类固醇类(如
性伴管理方面,AV患者的男性伴无需常规筛查与治疗(推荐强度:1级;证据等级:B级)。随访方面,AV患者若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需要随访。
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VVC 通常由白假丝酵母菌引起,偶尔还
与美国CDC指南相比,欧洲新版指南强调了VVC的并发症,特别是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一项2017年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与妊娠早期相比,妊娠中期假丝酵母菌定植者
在诊断方面,与欧洲旧版指南和美国CDC指南基本一致,欧洲新版指南亦推荐显微镜检查和培养法用于VVC的诊断,但指出目前诊断VVC的最佳检测方法为显微镜检查(推荐强度:1级;证据等级:B级),而美国CDC指南认为真菌培养法是诊断VVC的金标准。但欧洲指南未将VVC分为单纯性VVC和复杂性 VVC。阴道分泌物湿片镜检(生理盐水或10%~20% KOH溶液)检测酵母菌或假菌丝的敏感度为40%~60%;若镜检见到芽生孢子,需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
欧洲新版指南与旧版指南及美国CDC指南关于治疗指征基本一致:对显微镜检查或真菌培养检测到假丝酵母菌的有症状女性均需要治疗;无症状女性不需要治疗;无症状男性性伴侣不需要治疗。
欧洲新版指南删去了旧版指南推荐的制霉菌及含
对于复发性VVC,欧洲新版指南的治疗方案变化较大,首先推荐3d的唑类强化治疗,随后进行至少6个月的长期维持抑制治疗是复发性VVC的最佳治疗方法(推荐强度:2级;证据等级:C级),删除了慢性光滑假丝酵母菌的具体治疗方案。具体为:(1)强化治疗方案:氟康唑150~200mg,口服,每日1次,连用3d。(2)维持治疗方案:依据个体治疗的效果,每周口服氟康唑(即100、150或200mg)连用6个月或每周服用200mg,连用2个月,随后每2周1次服用200mg,连用4个月,之后每个月服用200mg,连用6个月。与美国CDC指南相比,均推荐氟康唑作为强化和维持治疗的一线用药,但欧洲新版指南在药物的剂量及疗程上更加个体化。
与美国CDC指南一致,欧洲指南推荐,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是治疗妊娠期VVC的最佳方法(推荐强度:1级;证据等级:B级);不建议对男性性伴侣进行常规筛查和治疗;对有持续性或复发性症状或考虑其他诊断,如外阴皮炎的女性需要随访。
4滴虫性阴道炎
TV是由
关于TV的诊断,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找到阴道毛滴虫是常用的临床诊断方法,但敏感度低(45%~60%)。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PCR技术应用到临床诊断工作中。目前美国FDA批准诊断TV的检测方法包括:(1)核酸扩增检测法(NAATs)。(2)APTIMA阴道毛滴虫检测试剂盒(Hologic Gen-Probe,San Diego,CA)。(3)BD Probe Tec TV Qx扩增DNA试剂盒(Becton Dickinson,Franklin Lakes,New Jersey)。(4)OSOM滴虫快速检测(Sekisui Diagnostics,Framingham,MA)。(5)Affirm VP Ⅲ DNA杂交探针(Becton Dickinson,Sparks,MD)等。其中NAATs检测TV的敏感度高(88%~97%)、特异度高(98%~99%)。对于镜检阴性、有症状及临床可疑者,欧洲新版指南和美国CDC指南推荐NAATs用于临床诊断TV(推荐强度:1级;证据等级:A级)。
TV的治疗指征包括有(无)症状的TV检测阳性者及其性伴侣。欧洲新版指南更加详细地阐明了TV的治疗方案,而未提及TV合并HIV感染者的管理;美国CDC指南则强调积极治疗该类人群以减轻症状、减少传播及HIV的不良预后。欧洲新版指南推荐硝基咪唑类药物(甲硝唑或替硝唑)是目前治疗TV的最佳选择(推荐强度:1级;证据等级:A级。见表5)。为保证尿道及尿道旁腺滴虫感染的清除,首选口服硝基咪唑类药物。
持续性/复发性TV多由治疗不当、再感染或耐药引起。应检查患者的依从性、口服甲硝唑后有无
欧洲新版指南推荐妊娠期TV首选甲硝唑治疗(推荐强度:1级;证据等级:A级)。针对妊娠期甲硝唑治疗TV的用药事项与欧洲新版指南妊娠期BV的治疗相同。
美国CDC指南推荐HIV感染孕妇首次产检需要筛查和治疗TV,且在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
对TV患者的性伴侣应进行治疗(推荐强度:1级;证据等级:A级)。患者及其性伴侣治愈前(即治疗完成后均无症状)应禁止性生活。治疗前后无症状男女均不需要随访,治疗后仍有症状或症状复发者需进一步治疗。
对于HIV患者,美国CDC指南建议初次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TV。
参考文献略。
来源:王辰,王慧慧,李焕荣,李星烁等,《2018欧洲国际性病控制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阴道分泌物(阴道炎症)管理指南》解读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12:1360-136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