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燕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由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肝脏疾病,突出特点是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主要包括
自身免疫性肝病都有哪些特点?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快来听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刘燕敏教授怎么说。
治疗篇
一、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1.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免疫抑制剂治疗指征
所有活动性AIH患者,尤其是中度以上炎症活动的AIH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3ULN 、IgG >1.5ULN)需要治疗。急性(ALT 和/或 AST 超过正常上限 10 倍)甚至重症(伴出凝血异常 INR>1.5),应及时启动免疫抑制治疗,以免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
2. 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
➤ 泼尼松(龙)和
➤ 泼尼松(龙)单药
➤
➤ 其他保肝药物和预防副作用药物(如补钙等)
3. 停用免疫抑制剂的指征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免疫抑制治疗一般应维持3年以上,或获得生化缓解后至少2年以上。除完全生化应答外,停用免疫抑制剂的指征还包括肝内组织学恢复正常、无任何炎症活动表现。
4. 复发及处理
血清转氨酶水平大于3倍正常值上限,伴血清IgG和/或γ-球蛋白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时,可明确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复发。
停药后复发是AIH的临床特点之一,临床缓解至少2年的患者在停药1年后有59%的患者需要重新治疗,2年后为73%,3年后高达81%。
停药后第一次复发患者应按初始治疗方案重新治疗,2次以上复发者建议以最小剂量长期维持治疗。
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1. PBC的治疗
➤
➤ 对症治疗
熊去氧胆酸(UDCA)是被国际指南推荐用于治疗PBC的药物,应长期服用,停药或大幅度减量可导致生物化学指标反弹和临床疾病进展。熊去氧胆酸的不良反应较少,主要包括
有肝脏酶学异常的PBC患者,无论其组织学分期如何,均推荐长期口服熊去氧胆酸,推荐剂量为13~15mg/kg/d,分次口服。
2. 常见症状治疗
➤ 皮肤瘙痒
消胆胺是治疗胆汁淤积性疾病所致皮肤瘙痒的一线药物。其推荐剂量为4~16g/d,主要的不良反应包 括腹胀、
➤ 干燥综合征
停止吸烟、饮酒,避免引起口干的药物,勤漱口、避免口腔念珠菌的感染,对于干眼症的患者首选人工泪液。
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确诊PSC患者,可尝试使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但不建议给予大剂量UDCA治疗(超过28mg/kg/d )。对于主胆管显著狭窄、伴有明显胆汁淤积和(或)以胆管炎 为主要症状的PSC患者,可行ERCP球囊扩张治疗以缓解症状,严重狭窄患者可采用短期支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PSC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优先考虑行
随访篇
一、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定期检测
AIH特别是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应每6个月检测1次血清甲胎蛋白和腹部超声检查以筛查
停用免疫抑制剂前需肝组织活检。
需长期接受
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PBC患者需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建议每3~6个月监测肝脏生物化学指标,以评估生物化学应答情况,并可发现少数在疾病进程中有可能发展为PBC-AIH重叠综合征的患者。
对于肝硬化以及老年男性患者,每6个月行肝脏超声及甲胎蛋白检查,以筛查原发性肝细胞癌,对于
对于肝硬化患者应行
根据患者基线骨密度及胆汁淤积的严重程度,每2~4年评估骨密度。
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PSC患者需定期监测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对于确诊PSC的患者,建议行
伴发结肠炎者,建议每年复查1次结肠镜检查;无结肠炎表现者每3~5年复查1次。
每6个月~1年对PSC患者行影像学及CA199检查以筛查肝胆管恶性肿瘤。
来源:肝胆相照一家人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