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病因
胃溃疡的病因包括
病理
胃溃疡主要是局部黏膜损害因素和黏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胃溃疡好发于胃体小弯侧或胃窦部,尤其是胃角处,而胃底及大弯侧十分少见。可单发或多发,直径多在5~15mm之间。典型的慢性溃疡有四层结构:渗出层、坏死层、肉芽层、纤维疤痕层。在溃疡边缘常有不同程度的黏膜慢性炎症、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
胃溃疡声像图表现
超声充盈检查对胃溃疡有非常好的敏感性,对于疗效的评估更具有快捷、方便、经济、安全、重复性好等优点。
图1 胃角溃疡(A纵切面,B冠状切面,C
特点1
病变处胃壁呈局限性增厚,回声减低,其厚度约5~15mm,范围<50mm。其中央黏膜完整性破坏,呈现大小不一、深浅不等的黏膜凹陷,其矢状切面呈月牙形、陷坑状;冠状切面呈圆环形或靶环形。
特点2
病变处黏膜凹陷口形态规整、光滑柔软;一般呈口大底小,底部
图2 胃小弯溃疡(A纵切面,B冠状切面,C胃镜图)
特点3
病变处黏膜凹陷周缘增厚胃壁对称、均匀,以近黏膜凹陷处最厚,向远侧逐渐变薄;黏膜凹陷周围胃壁层次结构清晰完整(尤其是第三层黏膜下层界面强回声带可清晰显示)。
特点4
病变部位胃壁蠕动减弱,但无僵硬感。
图3 胃体后壁溃疡(A纵切面,B横切面,C术后标本)
特点5
部分胃病变周围大网膜增厚
胃溃疡分期分型
1. 活动期:溃疡深度>5mm,周缘增厚胃壁厚度>10mm,范围>30mm(图4)。
图4 胃窦部前壁溃疡(活动期,A横切面,B纵切面)
2. 愈合期:溃疡深度<3mm,周缘胃壁厚度<5mm,范围<15mm(图5)。
图5 胃角溃疡(愈合期,箭头所示)
3. 浅小型:溃疡直径和深度均<5mm者(图6)。
图6 胃角浅小型溃疡(箭头所示)
4. 巨大型:溃疡直径>25mm者(图7)。
图7 胃角巨大型溃疡(UL示溃疡灶)
5. 穿透型:溃疡深度>10mm,深达浆膜层(图8)
图8 胃窦部穿透型溃疡(A:UL示溃疡灶;B:术后标本)
6. 胼胝型:溃疡底部浆膜周围形成大小不一、回声
图9 胃角胼胝型溃疡
7. 多发型:胃壁上有两个或以上的溃疡灶(图10)。
图10 胃角胃小弯多发型溃疡(UL示溃疡灶)
8. 复合型:胃溃疡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图11)。
图11 复合型溃疡(箭头示溃疡灶)
作者:陆文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来源:超声俱乐部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