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型卡波西肉瘤的研究进展
2018-05-29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周静,蒋燕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卡波西肉瘤( kaposi sarcoma,KS) 是一种来源于 血管内皮细胞、多病灶的低度恶性肿瘤,目前分为四 种类型: 经典型 KS、地方型 KS、移植型( 医源性) KS 和 AIDS 相关型( 流行型) KS。经典型卡波西肉瘤 ( classic kaposi sarcoma,CKS) 好发于东欧和地中海 起源的老年男性,主要影响下肢皮肤,典型皮损表现 为斑片、斑块及结节,呈慢性进展,生存期长( 10 ~ 15 年) [1]。近年 CKS 有增多趋势,但迄今国内仍缺 乏经典型卡波西肉瘤的相关综述,现就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 综述。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有关 CKS 的病因学一直未能确定,目前认为病 毒感染[2]、遗传易感性、免疫学变化、内分泌因素、 细胞因子、种族及地理环境均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民族、性别及年龄因素可能是 CKS 发病的相关危险 因素[3]。

1. 1 病毒 8 型疱疹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8,HHV-8) 被认为是 CKS 的必要因素,存在于绝大多 数的梭形 细 胞( > 90%) 中[4]。陈婧弘等[5] 认为 HHV-8 引起 CKS 发生的机制有三方面: 第一细胞 因子诱导细胞生长和增殖,其二是病毒基因作用,此 外还有机体免疫功能失调。Rubegni 等[6]已经表明 HHV-8 DNA 负载和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分期之 间有一个相关性。在极个别的文献报道中,EB 病 毒、巨细 胞 病毒也被认为 是 CKS 发展的 病 原 学 因素。

1. 2 遗传 CKS 往往出现在某些民族,尤其是犹太 人群,所以暗示遗传因素可能在病理发病机制中起 作用[7]。有证据表明母子之间和兄弟姐妹间有显 著的家族聚集性。曾有研究指出 WAS、IFNGR1、 STIM1,TNFRSF4 的突变与儿童 CKS 密切相关[1]。 Aavikko 等[8]的研究结果表明 STAT4 是 CKS 的一个 易感基因。近年研究表明,CKS 的形成与 TβRⅡ基 因( 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基因) 、P16IN K4A 基 因、Axl 基因( 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 发生甲基化 有关[9]。

1. 3 免疫 CKS 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紊乱相关,免 疫功能的改善,可能在 CKS 的回归中起着作用。李 莉[10]曾报道 1 例胃癌术后的 CKS 患者,通过放疗、 化疗,病情较前好转。

1. 4 细胞因子 在 CKS 患者中可以检测到多种细 胞因子水平异常,这可能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异常的细胞因子水平,究竟孰因孰果,尚无定 论[2]。细胞因子 CXCL10 ( IP-10) 、sIL-1RII、sIL2RA、CCL3 ( MIP-1A) 与 CKS 显著相关,尤其是 CXCL10[11]。此外,TNF-α、IL-1、IL-6、 β2-MG 也与 CKS 相关。甚至一些炎性细胞因子能抑制 HHV-8 的 Rta 基因 转 录 活 性,从 而 维 持 其 持 续 的 潜 伏 感 染 状态[2]。

1. 5 环境 有研究结果表明[12]: 部分吸血昆虫、疟 疾、海拔、火山岩土壤、谷类作物耕作等和 CKS 发病 率相关。居住在高淋溶土地区的 CKS 患病率约为 无淋溶土地区的 2. 7 倍。铁和硅酸铝粘土,为淋溶 土的主要成分,可能会增加 CKS 的风险[13]。体外 研究表明,铁可以阻断细胞凋亡,增加 CKS 细胞的 扩散[13]。然而,铁在 CKS 中的致病作用仍不清。

1. 6 其他 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使用是 CKS 发展的 危险因素。糖皮质激素可诱发或加重感染或使体内 潜在病灶扩散[14]。曾有 1 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 采用激素治疗 2 个月后出现四肢卡波西肉瘤皮损。 此外,14-3-3β、vMIP 等在 CKS 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14-15]。


2 临床表现


经典型卡波西肉瘤好发于中欧犹太人、波兰人、 俄罗斯人和意大利人,Errihani 等[16]曾报道犹太人 发生 CKS 的风险是非犹太人的 10 倍; 而国内,CKS 在新疆地区好发,近 20 年,我国已报告 CKS 269 例, 其中维吾尔族 201 例,哈萨克族 17 例,柯尔克孜族 2 例,汉族 4 例,壮族 1 例,回族 1 例,另 43 例不清。 其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2. 1 年龄 CKS 多见于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 诊断年龄为 50 ~80 岁,不同国家的患者之间没有明 显的差异。在世界范围内,只有零星的病例发生在 30 岁之前,偶尔有儿童的病例报告。小儿 CKS 极其 罕见,在过去 50 年里,报告病例不到 50 例[1]。

2. 2 性别 在已报告的 CKS 患者中,男性明显多 于女性,主要原因可能是从事户外劳动者多为男性, 皮肤受摩擦、破损机会多于女性[3]。曾有研究指出 CKS 男女比例约为 10 ∶ 1 ~15 ∶ 1; 然而,在更多最近 的研究中,性别比例低得多: 在哥伦比亚为 8 ∶ 1,在 意大利为 3 ∶ 1。

2. 3 皮肤损害的表现 皮肤损害是 CKS 患者中最 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影响下肢末端皮肤,上肢、躯 干少见。典型皮损为暗红至紫红色的斑片、斑块、结 节,有发热[17]、疼痛[10,17-19]、瘙痒[20]、麻木不适、乏 力[21]、沉 重 感[22] 或 无 症 状,常 继 发 淋 巴 水 肿[7,17-18,21-26],也 可 形 成 水 疱 大 疱、血 疱[26]、溃 疡[18, 21, 27]、色素沉着[7, 18]、静脉曲张[20]等。本病存 在同形反应( 即: 同构反应) ,已经描述于 Femández 等[7]的相关研究中。CKS 没有标准分期,也没有公 认的分级方法。大部分情况下,进展缓慢,甚至一些 自发缓解已经描述于 2% 的患者中[7]。然而,它的 病程也可以进展迅速,在几个星期内导致死亡。 Mohanna 等[27]曾报告 1 例秘鲁( 盖丘亚族) 的 CKS 患者,经组织活检确诊,病变累及头皮、口唇、下肢及 淋巴结,予以手术治疗,病人在几个月内死亡。

2. 4 内脏、淋巴结损害的表现 Trujillo 等[21]研究 发现近 10%的 CKS 患者涉及内脏的参与,通常影响 淋巴结[23-24, 27, 30]和胃肠道[29]。Errihani 等[16]曾报告 71 例通过消化道内窥镜显示胃肠道病变的 CKS 患 者,病变可能保持沉默或可能导致体重减轻、疼痛、 恶心、呕吐腹泻、出血、吸收不良或肠梗阻。可能受 到影 响 的 其 他 脏 器 包 括 肝 脏、脾 脏、心 脏、肺 等[7, 24, 28],常伴呼吸困难咳嗽、发热、体重减轻等。

2. 5 其 他 眼 睑、结 膜、耳 廓、口 腔[23-24, 27, 29]、鼻[23]、咽[23]、会厌[31]、阴茎[24]、阴囊、骨[25]、骨骼 肌[25]也可受累,可能伴有疼痛、出血、功能性的干扰 等。CKS 涉及头骨、椎骨( T11 到 L4) 、肋骨、胸骨、 骨盆、四肢长骨、手和足部骨的 损害[25]。据 Caponetti 等[25]研究发现,骨性 CKS 病变有一个多变的 X 线表现,主要表现为溶骨的囊性病变或完整的骨 破坏,很少有骨膜反应。较少的患者无症状,多数有 骨痛,伴有限的移动性或发生严重的后遗症,如脊髓 压缩[25]。 值得注意的是,在 CKS 病变出现之前或之后, 部分患者常伴随另一种类型的肿瘤,通常是非霍奇 金淋巴瘤。此外,白血病前列腺癌结肠癌肺癌肾癌膀胱癌、胃癌、骨髓瘤乳腺癌基底细胞癌、皮 肤黑素瘤等第二癌症也见于部分报道中,多数出现 于 CKS 诊断后的前 2 年[32]。据此,CKS 患者肿瘤 的随访是必要的。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对于 CKS,只有组织学检查可以提供结论性的 诊断。其典型表现为: 真皮中有裂隙样血管聚集,基 质中梭形细胞增生,可见少数核分裂相,间质可见外 渗的红细胞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免疫组织化学和 PCR 可能有助于检出可疑患者。常用的免疫组织 化学指标包括 CD34、CD31、SMA、P53、D2-40 和 Ki67[28]等。CKS 组织 病 理类似于纤维肉瘤,但 CKS 在梭形细胞间有红细胞,可与之鉴别; 而梭形细胞血 管内皮细胞瘤也可有裂隙样血管等改变,但其特征 性的扩张血管腔隙和细胞缺乏不典型性,且实性区 中的梭形细胞 CD34、CD31 和 ERG 等血管内皮标记 阴性,可以与 CKS 鉴别; 血管肉瘤的梭形细胞异型 性大,病理性核分裂相易见,结合经典发病部位头 皮,可与 CKS 鉴别; 而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浸润性 生长的结节内可见散在的圆形或上皮样内皮细胞 巢,形成特征性的肾小球样结构,这种结构不见于 CKS,结合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的发病年龄特征,好 发于婴幼儿和儿童,可与 CKS 相鉴别; 对于靶样含 铁血黄素性血管瘤、微静脉性血管瘤、上皮样血管瘤 等,可通过扩增 HHV-8 DNA 鉴别。其他检查如内 镜和超声等得基于不同临床类型患者,在 CKS 的诊 断中也有重要的价值[30]。


4 治疗


改善生活质量是 CKS 治疗的第一个目标,而不 是完全缓解。目前对于 CKS 的治疗,主要包括放 疗、化疗、手术等手段。CKS 对放射治疗敏感,是一 种有效的、最小毒性的治疗[33-34],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手段。对于短期内控制大的皮损,具有良好的疗 效,但对黏膜损害疗效欠佳。此外,患者必须接受高 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 以最大程度地抑制 病毒复制[35]。至今尚无相关资料提示调控 CKS 自 发转归的生物学机制,但是病毒感染及相关的免疫 失衡已证实与肿瘤的进展有关。因此笔者猜测保持 正常的免疫系统,而不是给予破坏机体免疫力的化 疗药物可能在 CKS 的转归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当然 未来需更多的病例及研究证实紧密的检测随访也是 CKS 的一个治疗策略。 近年来,由于医疗保健的改善及过去几十年向 海岸地区的迁徙浪潮等 原因[36],国内外关于 CKS 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其中,有关 HHV-8 的研究是 个热点。但有意思的是,除病毒外,有文献提出某些 细菌如结核分支杆菌[37]也是 CKS 的病因,抗结核 治疗后皮疹亦消退,感染与 CKS 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值得进一步研究; 此外,为什么遗传背景与 CKS 的 发生有如此紧密的关系,临床表现上皮肤外损害的 发生机制,治疗上是否选择保守治疗即仅动态观察, 并不过度干预的策略,以上均需要进一步研究及探 讨。总之,随着 CKS 的病例逐年增加,临床医生应 增强对本病的认识,对于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的患 者,应警惕本病的可能,并及时做皮肤活检、免疫组 织化学等检查,以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略。


来源:周静, 蒋燕萍. 经典型卡波西肉瘤的研究进展[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