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小肠梗阻的原因可能是炎症、肿瘤、粘连、疝气、肠扭转、肠套叠、食团堵塞及外部压力导致的肠腔狭窄,麻痹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及低血钾等也可引起小肠梗阻,另外严重感染可引起肠梗阻。80%的大肠梗阻是由肿瘤引起,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乙状结肠,其他还包括
肠梗阻病人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肠管的部位和范围、梗阻对血运的影响、梗阻是否完全、造成梗阻的原因等多方面因素,主要表现为腹痛、
1. 基础治疗
(1)胃肠减压
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从而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运。
(2)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输液的量和种类根据呕吐及脱水情况、
(3)防治感染
选用针对肠道细菌的抗生素防治感染、减少细菌毒素的产生。
2. 解除梗阻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蛔虫或粪块堵塞引起的肠梗阻,可通过基础疗法,使肠管得到休息,症状缓解,避免刺激肠管运动。
(1)饮食
肠梗阻病人应禁食,如梗阻缓解,病人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消失后可进流质饮食,忌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
(2)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连接负压,持续实行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的压力,改善肠壁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和全身情况。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发现有血性液,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
(3)缓解疼痛
在确定无肠绞窄或肠麻痹后,可应用
(4)呕吐的护理
呕吐时应坐起或头侧向一边,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
(5)记录出入液量
准确记录输入的液体量,同时记录胃肠
(6)缓解腹胀
除行胃肠减压外,热敷或按摩腹部,针灸双侧足三里穴;如无绞窄性肠梗阻,也可从胃管注入石蜡油,每次20~30ml,可促进肠蠕动。
(7)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基本溶液为
(8)防治感染和毒血症
应用抗生素可以防治细菌感染,减少毒素产生。
(9)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定时测量记录体温、
①腹痛发作急骤,起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剧烈疼痛,
②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
③有明显腹膜刺激征,体温升高,
④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
⑤呕吐物、胃肠减压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
⑥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而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⑦腹部X线,符合绞窄性肠梗阻的特点。
手术治疗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以及经手术治疗无效的肠梗阻病人。原则是在最短时间内,以最简单的方法解除梗阻或恢复肠腔的通畅。方法包括粘连松解术、肠切开取出异物、肠切除吻合术、肠扭转复位术、短路手术和肠造口术等。
3. 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生命体征变化,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及排气等。如有腹腔引流时,应观察纪录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
术后禁食,禁食期间应给予补液。肠蠕动恢复并有排气后,可开始进少量流质,进食后无不适,逐步过渡至半流质;肠吻合进食时间应适当推迟。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很重要,术后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后,如出现腹部胀痛,持续
来源:主刀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