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又称
临床表现
Wilson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肝脏疾病和肝硬化、精神症状、角膜色素环(K-F环)以及肝硬化相关急性溶血发作等。Wilson病不仅于儿童和年轻人中发病,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病。
1. K-F环
K-F环是由于铜在角膜边缘沉积所致,是Wilson病的标志性体征。应用
2.急性肝功能不全
任何年轻的急性肝炎患者均应警惕Wilson病的可能。仅凭黄疽及腹部不适等临床表现很难与病毒性肝炎鉴别,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自行消失。
3.慢性肝炎及肝硬化
多数患者存在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并存在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部分隐匿性肝硬化患者可能只表现为门脉高压导致的脾肿大。存在
4.溶血
Coombs阴性的溶血性
5.神经系统损害
Wilson病临床表现为一系列以神经系统、行为或精神异常症状。可能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也可能与肝脏体征同时出现。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可在多年内间断出现,也可能快速进展甚至数月内致残。神经系统异常分为以下几类:①运动不能.强直综合征,表现类似于
6.精神症状
约1/3患者行为及精神症状先于神经系统或肝脏受累症状出现。Wilson病患儿可出现厌学、人格改变、冲动、情绪波动等。老年人精神异常表现类似于偏执型
特殊实验室检查
特殊实验室检查是确诊WD不可缺少的依据。
1.角膜色素环
角膜色素环(K-F环)是由于铜沉积于角膜缘后弹力层引起的无症状性的金色-棕色色素带。K-F环是WD最重要的体征,发生率70%~95%不等。K-F环误判时有发生,应由有经验的眼科医生在裂隙灯下检查,必要时由眼科医师会诊确定。K-F环并不是WD所特有的,也可见于
2.铜蓝蛋白
铜蓝蛋白是血中铜元素的主要运输工具,在血中以与铜结合或非结合形式存在。正常人血清铜蓝蛋白为210~450 mg/L。铜蓝蛋白是筛查、诊断WD最早、最常用指标。
一般来说,铜蓝蛋白越低对WD诊断意义越大。但
3.
基础尿铜是指24h尿液中全部铜,反映血液循环中非铜蓝蛋白结合铜的多少。未经治患者基线尿铜排泄量高于100 u g/24 h则考虑诊断Wilson病尽管尿铜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尽如人意,但由于其无创、简便、价廉、可重复等优点十分突出,仍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指标。
4.肝铜试验
肝铜试验历来被视为诊断WD的金标准,一般认为其临界值为≥250μg/g。肝铜试验的局限性是其他原因所致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也可引起肝铜升高。50%以上PBC肝铜大于250μg/g,不典型PBC以及其他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误诊为WD。
5.基因检查
近年基因诊断技术发展很快,DNA全序列分析已经变得简便、快速,价格下降,阳性率显著增加,已经商业化。基因诊断是无创、准确的诊断技术,发现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即可确诊。
6.诊断积分系统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WD可能性大小,2001各国WD专家开会制订了诊断积分系统。其方法是按诊断指标的异常程度赋予分数:正常为0分,轻度异常为1分,显著异常为2分,纯合或复合致病突变为4分。将各指标的分数相加,得到总的积分。根据积分的多少,判断WD可能性的大小:积分≥4,WD可能性大;积分≤1分,可排除WD;2分和3分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观察。这种方法也可称之为半定量诊断或简称定量诊断。
参考文献:
[1] 杨旭.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指标的意义及其局限性[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7,(25)12:881-885.
[2] 王琳,杨松,成军. 2012版欧洲肝脏病学会Wilson病临床诊疗指南解读[J].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2;4(2):34-41.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