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17年11月27日,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感染内科、病理科联合报道了世界首例成人HIV抗体阴性
卡波西肉瘤又称Kaposi肉瘤(KS)是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内皮细胞肿瘤,典型病变表现为皮肤多发性斑点状、斑块状或结节状病损,也可累及黏膜、淋巴结和内脏器官。此病和人类第8型疱疹病毒(HHV-8)感染有关。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KS有4种不同类型:经典惰性型、非洲地方性、医源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
病历摘要
男性,46岁,因咽痛、无
患者转至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就诊。入院检查发现双肺多发团块样阴影,实验室异常主要包括WBC1.05x109/L,嗜中性粒细胞0.53x109/L,淋巴细胞0.45x109/L,血红蛋白108 g / L,血小板112x109/L,CD4+T细胞计数6个/ mL。
HIV-1抗体测试弱阳性,蛋白质印迹检测阴性。血浆HIV核酸检测发现病毒载量高达42969copies/mL,行肺部穿刺活检后,发现了肺部病变是卡波西肉瘤(KS),而该病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及艾滋病人。该患者入院10天后确诊其为HIV抗体阴性艾滋病伴KS。
该中年男子虽接受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和针对KS的化疗,但患者的情况持续恶化。随访的胸部CT显示恶化的
图1 患者的胸部CT表现
图2 (A)肿瘤细胞(HE3200)。(B)肿瘤细胞对SMA呈阳性(SP 3200)。(C)肿瘤细胞对HHV8呈阳性(SP 3200)。
讨论
卡波西肉瘤(KS)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病人最常见的机会性肿瘤之一,也是HIV/AIDS进展到终末期的一个表现。国外研究报道,在未经治疗的HIV/AIDS病人中,KS发生率高达30%。经文献检索,该患者是在成人中发现的世界首例HIV抗体阴性艾滋病合并肺KS,英国曾报道一例儿童患者。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张弘副教授说,本例艾滋病肺KS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都很典型,通过病理确诊肺KS,具有开创性意义,有助于提高国内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1.临床特征
AIDS-KS可见于HIV感染的任何阶段,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主要侵犯皮肤黏膜,也可累及内脏器官。KS皮肤病灶好发于头、颈、躯干,常呈多发对称分布,为粉色至紫红色或棕色、棕黑色的扁平状、斑片状或结节样损害。结节颜色逐渐加深、变暗、增大,呈黑色或紫棕色斑块,可伴局部疼痛、
有学者报道,在HIV感染者上
2.组织学特点
组织学将KS分为四种亚型:结节状、花状、浸润性和淋巴腺病性。消化道KS早期病变为黏膜下斑疹,内镜下表现有单个或多个斑丘疹病变、息肉样病变和结节性病变3种。KS需与血管肿瘤、淋巴瘤、恶性黑色瘤等鉴别,确诊需活检。
3.临床分期
Dugel等根据临床病变形态及病程,将AIDS-KS分为3型:I、Ⅱ型为斑片状,隆起高度<3mm,病程小于4个月;Ⅲ型肿瘤为结节状,隆起高度>3mm,病程大于4个月。另外,根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及细胞间隙情况将其病理分为3型:I型无梭形细胞和细胞间隙,但异常的血管周围有中等量单核细胞浸润;Ⅱ型见未成熟梭形细胞和早期的细胞裂隙;Ⅲ型,见成簇的梭形细胞,核深染,偶见核分裂像,细胞裂隙较大,无炎性细胞浸润。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具一致性,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Nasti等则根据AIDS-KS的累及范围、CD4细胞计数及有无AIDS相关全身疾病,将KS分为低危险度(T0S0、T1S0、T0S1)和高危险度(T1S1)。低危险度KS病人生存率高于高危险度病人,尤其是累及肺部的高危险度病人生存率更低,这对病人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治疗
(1)HAART
HAART方案中EFV+3TC/FTC+AZT/TDF以其耐受性好、服用简单等优势,以及LPV/r+3TC/FTC+AZT因克服了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类的药代动力学局限性,而均被推荐为一线用药。
(2)局部治疗
适用于局限在皮肤的较大病灶,临床可根据肿瘤的大小和部位选择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局部药物治疗等。
(3)全身化疗
因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可导致HIV相关性细胞免疫缺陷,发生急性致命性的机会性感染。为了保证较高的生活质量,HIV相关性KS病人只有在出现临床症状、肿瘤快速进展和(或)内脏转移时才选择化疗。在KS流行早期,治疗系统性KS最常用的方法是低剂量的
(4)免疫疗法
研究表明,IFN-α有免疫调节、抗病毒及抗血管生成作用等,目前已成功用于AIDS-KS,其缓解率可达45%~70%。美国FDA已批准IFN-α为系统治疗KS的有效药物。接受HAART 后获得适当免疫重建但仍有皮肤KS者,可使用全身IFN-α治疗。因药物反应时间较长,IFN-α不用于快速进展或内脏KS。
(5)其他治疗
抗疱疹病毒药物西多福韦、
参考文献:
[1]Zhang H, Wang H L, Zhong D R, et al. Fatal Pulmonary Kaposi Sarcoma in an HIV seronegative AIDS patient[J]. 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 2016, 32:550-553.
[2]杨彤彤, 宋玉霞, 许珺,等. HIV相关卡波西肉瘤的研究进展[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4(3):221-225.
[3]Bini EJ,Micale PL,weinshel EH.Risk factors for rebleeding and mortality from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J].Am J Gastroenterol, 1999,94(2):358-363.
[4]Dugel PU,Rao NA.Ocular infections in the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J].Int Ophthalmol Clin,1993,33(1):103 -127.
[5]Nasti G,Talamini R,Antinori A,et al.AIDS-related Kaposi’ sSarcoma:evaluation of potential new prognostic factors and assessment of the AIDS Clinical Trial GroupStaging System in the HAART Era-the Italian CooperativeGroup on AIDS and Tumors and the Italian Cohort of Patients Naive From Antiretrovirals [J].J Clin Oncol 2003,21(15):2876-288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