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甲状腺结节可表现为有症状者(不常见),大多数表现为无症状,通常通过触诊发现;另有无症状者通过解剖成像或尸检发现。临床上,甲状腺结节通过临床检查、解剖成像和尸检结果分成甲状腺孤立结节和多发结节。
流行病学及患病影响因素
由于结节定义、研究人群及年龄不同,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明显不同。颈部敏感超声或仔细检查尸检可发现更多的甲状腺结节(50%~67%),而触诊其发生率明显降低(4%~20%),而且,触诊为甲状腺孤立结节者,采用超声检查常为多结节。
性别 男性的甲状腺体积大于女性,而女性
年龄 大量研究表明,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高,其中单发结节的患病率在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多发结节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不断增高。
遗传因素 甲状腺结节和各类
放射性接触史 电离辐射是甲状腺结节形成和肿瘤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医学放射治疗,特别是儿科群体对放射产生的副作用极为敏感。
其他 自身免疫、吸烟、体重在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中也有一定的作用。而饮酒可以使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下降,影响的具体机理尚未阐明。
恶变风险
甲状腺结节患者人群中,总的恶变发生率为4%~7%。由于检查方法不同(触诊或解剖成像)或甲状腺结节为孤立或多发,其恶变风险也不同。多发甲状腺结节患者,随着结节数量增多(>10mm),任何一个结节恶变的风险降低。对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应该仔细行临床评估,包括放射暴露史、甲状腺癌家族史、声音改变、快速增长、疼痛、
甲状腺孤立结节患者甲状腺癌变风险因素
临床表现
大多数结节性肿大起病隐匿,持续多年,不予重视,可于体检或甲状腺超声波检查时发现,主要是鉴别结节的良、恶性。
诊断要点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关键在于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判断结节的性质和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1.血清甲状腺激素和TSH的测定 确定甲状腺的功能,一般功能不受影响。高功能腺瘤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后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降低。
2.甲状腺核素扫描 高功能腺瘤多为“热”结节;“温”结节大多为结节性增生、腺瘤,良性居多,但少数也可为恶性。“凉”结节或“冷”结节需除外恶性,但腺瘤和囊肿亦可为“凉”或“冷”结节。
3.超声波检查 有助于诊断结节的性质,囊性常为甲状腺囊肿,混合性应考虑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多为实性结节,少数有部分囊变性。
4.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及针吸细胞学检查 对鉴别良性和恶性意义较大,但可遗漏癌肿,假阴性和假阳性发生率因方法和技术水平差异不同,必要时可重复进行。
5.血清TG-Ab和TPO-Ab 阳性提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但不排除恶变。甲状腺髓样癌有
6.颈部X线检查 乳头状癌组织中常见钙化灶。
7.血清
治疗方案及原则
1. 甲状腺功能正常(或减退)的良性结节,主要治疗是给予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抑制TSH的分泌,使良性结节缩小。一般不用碘剂治疗。
2. “温”结节可考虑先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随访血TSH是否被有效抑制。严密观察2~3个月,如结节缩小,多为良性病变;如结节无明显变化或增大,应予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术后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以防复发。
3. “冷”结节应先行细针穿刺活检,未能证实恶性者不一定立即手术,亦可先试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密切观察,对高度怀疑恶性肿瘤者应首选手术治疗。
4. 甲状腺囊肿经穿刺活检排除恶性者,体积较小者可不处理,较大者需配合囊肿穿刺排液后注入硬化剂治疗或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1.于晓会; 单忠艳;甲状腺结节的病因与流行病学趋势.专家论坛 (2011年08期)
2.刘金玲.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方法及治疗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3.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
4.第三版《内分泌代谢病学》
5.《临床甲状腺病学》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