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8个中国医师节。
老叶在此,祝各位同仁节日快乐!
这几年的医生,墙倒众人推。今年医师节,也意味寻常。
今年临床医学分数下降,已经显现出一些事情,值得大家深思。医生培养周期太长,“背叛”成本太高,太阳下的身影被拉得太长。
水浒中排名第五十六位的神医安道全,当初因自己的老婆李巧奴拒绝了梁山的邀请,梁山一刀结果了李巧奴,在墙上写下“杀人者,安道全也”。
一个本只想着安心救人的医生,一夜之间,成了杀害自己老婆的通缉犯,不得不落草为寇。
说句实话,小说中的故事与现实医院中的事情,很多雷同。哪儿一样,不是与逼神医安道全落草一样?科室业务指标,各种创收任务等等,毕竟医院、医护都要等米下锅啊。
尽管如今行业底线和底裤一样,布料已经越来越少,但怎么也得保住一丝比基尼啊。可方方面面的营收压力,却偏偏把医生的道德底裤逼得一丝不挂。
任何时候,解决问题比解决人更重要。但请记住,医生没有原罪。
当救死扶伤者需要自证清白,当医患和谐让位于“按闹分配”,我们正在亲手扼杀最后一批愿意冒险行善的人。
患方索取的不仅是赔偿,更是对医者尊严和价值的无情践踏,而医患信任死亡的葬礼上,陪葬的永远是其他人的希望。
某些不可以预测的医疗事件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不应该由医生承担,就像交通事故不应该由交通警察来承担一样的道理。
拯救医患关系,需要制度铠甲,更需人心解药。
当我们享受现代医疗红利时,更须明白:医生不是神仙,知情同意不是废纸。在要求医者仁心前,请先守住做人的良心。
比疾病更可怕的,是某些人心中的毒瘤;比手术刀更锋利的,是背信弃义的人性之刃,划裂刺伤的不仅是医生的仁心,还有一个时代的道德底色。
老叶我不赞同,医生由于治好了病,就被人过度夸赞这个行业;也不赞同,由于没治好病,就过度妖魔化医生这个行业。从本质来说这两者人群并无高低之分,大差不差。
我希望人们,在讨论这个职业的时候,不要把医生这个职业从“我们”这个口头语中提取出来。须知,医生也是“我们”当中的一员,和普通大众一样,医生有喜怒哀乐,也有兴趣爱好,也有投机取巧,也有兢兢业业。
特别是广大的基层医院与医生,他们的操作或许还存在一些改进空间,在程序合规性方面,或许还留有一些瑕疵。但考虑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若将所有操作都套用三甲医院的标准严格执行,可能抑制基层医疗机构医生诊疗的积极性。对此,社会应秉持包容的态度,只要合规的底线不突破,就不妨给予基层医院医生,一定的包容弹性空间。
老叶我一直相信好人有好报,可越来越多的医闹事件,令社会丧失了太多医学珍贵的人才,实力强大的、努力的医生,往往也足够利他、足够善良,善良到了脆弱的地步,对医学的不敬畏、对生命的不尊重似乎就是攻克他们的一道闸口。
医生救了那么多条命,却保全不了最基本的专业尊重,人身安全更得不到该有的法律保护,什么妖魔鬼怪都能用唾沫吐上一口,很悲哀。
患者的命在医生眼里大过天,医生的命在某些人眼里却只是满足私欲的服务工具,得不到起码的尊重和敬畏,医生的职业操守最终也会被一个个残酷的现实磨灭。当只有医生一个人恪守精神,坚持自己的正义时,我反倒希望他们能再聪明一些,不做严格的好人,而是做有良知的坏人。由无知促成的恶人那么多,他们配不上医生的这一份责任和善良。
我很敬佩工作上一丝不苟敬业的大三甲医院医生,一方面能提高自身绩效收入,另一方面还能获得成就感。
但我不赞同,明明努力就主要是为了提高医院营收,可偏偏要把它美化为一个宏大目标且高尚品德的说辞。
曾经的白衣天使,如今却沦为背负营收指标的“销售人员”。当“人民医院”变成营利工具,医护的尊严与患者的权益,正在双重流失。
我觉得,在遵守医疗制度前提下,为了提高收入是合情合理的,没必要为此羞愧。让大部分人都有思考医疗到底是什么的空间和能力,做到知行合一敢讲真话,才是社会最需要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在加强监管医生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医生待遇吧。毕竟,道德与利益,从来并行不悖。
医药反腐也好,加强监管也罢,都无可厚非。但我担心的是,就怕黄也扫了,人也抓了,仍然阻止不了,下一批良家妇女继续失足。
《大明王朝1566》里的高拱说,只有架起锅子煮白米,不能架起锅子煮道理。
如果有的选,是没人愿意出来卖的。
怕就怕,没的选。
来源:“老叶说医”微信公众号,作者:叶正松
原标题:《神医安道全被杀之后》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