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暂停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申请
近日,据“看医界”获悉,全国多地医保部门相继发布公告,暂停受理新增医保定点医药机构申请。
3月31日,山东济宁市医保局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4月1日起,暂停全市医药机构新增医保定点受理工作(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及列入市政府重点建设的项目除外);期间,已于2025年3月31日前在注册地正式运营已满3个月的医药机构提出医保定点申请的,按原规定受理。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无独有偶,同一天,湖北黄冈市医保局公告称,自4月1日起,暂停全市医药机构新增医保定点申请的受理(按卫生机构规划设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医务室或村卫生室及列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的除外)。恢复时间待医保资源配置规划完成后另行通知。
四川广元县市医保局也在同一天发布了这一通告。
广元市医保局称,自2025年4月1日起,暂停受理全市新增医保定点医药机构申请工作,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医药机构除外。期间,已于2025年3月31日前在注册地卫健、市场监管部门办理相关证照,且正式运营满三个月并符合医保定点机构申请条件的医药机构,可按原规定申请新增医保定点。
据“看医界”不完全梳理,今年以来,已经有多个市、县医保局发布了类似公告。
2月10日,山东临沂市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发布暂停受理医药机构医保定点申请的通告;3月9日,湖北宜昌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暂停新增医保定点医药机构申请受理的工作提示;3月21日,湖北孝感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暂停新增医保定点医药机构申请受理的公告……
而2024年9月,福州市医疗保障基金中心也发布关于暂停受理医药机构申请医保定点协议管理业务的公告,称自2024年11月1日起暂停受理医药机构申请医保定点协议管理业务,待该市医保定点资源规划出台后依据相关规定办理。
区域医保规划要来了!
从湖北黄冈市医保局和福州市医疗保障基金中心发布的公告中可以看出,这一轮暂停受理新增医保申请,是两市将出台医保定点资源规划。待规划出台后,医保申请将恢复办理。
而其他地市的公告也透露出,各地拟编制医保医药服务资源配置规划,进一步优化医疗保障资源配置、科学统筹定点医药机构规划布局。
业内人士表示,这或许意味着,和区域卫生规划类似,区域医保规划也要来了。
这一切都有迹可循。202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建立健全跨区域就医协议管理机制。合理确定统筹地区定点医药服务资源配置。
两个月后的2021年11月,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就印发了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资源配置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而这一改革也为国家医保局关注。
2024年9月,国家医保局官网以《“定点医药机构资源配置规划”是什么?怎么做?有什么用?》为题,专题报道了厦门的定点医药机构资源配置规划改革。文章透露,规划出台后,厦门市定点医药机构增长率由改革前的93.77%降至年均0.8%,总体解决了数量过多、供需失衡的问题。
厦门市医保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规划强化了严格准入、规范经营的理念,倒逼已定点机构珍惜定点资质、苦练内功,为参保人提供更为优质的医药服务。同时,也实现医保领域的源头治理,基本形成“资源配置合理、就医便捷有序、基金安全高效”的医保定点新格局。”
2024年11月,厦门市医保局发布了2025年医保定点医药服务资源新增配置规划的通知,公布了2025年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计划新增类型、数量及区域分布。通知显示,2025年,厦门市拟新增63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其中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全市计划新增定点8家;口腔专科门诊部全市计划新增定点40家(其中,思明区9家,湖里区6家,集美区5家,海沧区5家,同安区8家,翔安区7家);综合、中医及其他专科门诊部(不含口腔专科)全市计划新增定点15家。
加速推进,未来医保定点准入程序或更严格
据“看医界”了解,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配置规划,正在全国一盘棋推进。
2024年11月,新疆出台了《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资源配置规划管理办法》;
2025年1月,山东省枣庄市医疗保障局发布《枣庄市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服务资源配置规划(2025-2027年)》;
2025年4月1日,湖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开展基本医保医药服务资源配置规划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为何去年底以来,这一工作进度明显加快?前不久,苏州市司法局官网上一则关于苏州市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服务资源配置规划的重大行政决策中,明确了医保定点机构设置目前存在的问题、规划的理由和依据,以及解决方案,或许是全国医保工作的一个侧影。
官网介绍,苏州市医保定点机构主要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定点医药机构总量规模过大。苏州市现有医保定点机构总数9000余家,明显超过周边城市。较大的规模会增加医保基金支出,也会加剧医药服务的市场竞争,导致不规范提供医保医药服务的情况增多,增加了基金运行风险。
二是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增长过快。与2019年相比,苏州市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增加近3700家,增幅高达70%,床位数增加1.5万张,增幅为21%。数量的过快增加,导致医保管理服务与之难以适配。
三是定点医药机构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尤其是相对偏远地区定点医药机构较少,而一些地区又存在定点医药机构尤其是定点零售药店大量集聚情况。
基于此,2025年2月,苏州市医保局发布了《苏州市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服务资源配置规划(2025-2027)》(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在住院定点医疗机构方面,参照省、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指标,苏州全市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的住院床位规划总量,按照不超过每千常住人口7.6张(其中:中医床位数1.1张,精神科床位数0.37张,康复床位数0.42张)确定。
并明确,医保管理区域内床位使用率低于78%的,该区域原则上不再新增医保住院床位。
而定点门诊类医疗机构以服务人数为主要参考,全市规划总量以每家机构平均服务5000名常住人口确定。
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一些医疗机构可不受规划数量限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及列入苏州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范围、可补足补强苏州市医疗技术短板、提供高水平、差异化服务的医药机构,在经苏州市政府同意后,可不受本规划数量限制,按照相关规定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业内人士向“看医界”表示,未来医疗机构成为医保定点,准入程序或将会更为严格,这一改革将对未来中国医疗机构申请医保定点资质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或将更困难,而已经获得定点资质的医疗机构壳资源,在交易市场上也或将更为抢手。
来源:“看医界”微信公众号,作者:肖湘
原标题:《多地暂停医保定点申请,区域医保规划要来了!》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