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精读丨乳腺癌患者脑转移预后因素及生存分析:一项基于11年单中心数据的回顾性研究
2025-04-02 来源:医脉通乳腺肿瘤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在众多乳腺癌亚型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脑转移风险,一旦发生脑转移,患者预后往往较差。尽管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仍在上升。并且,关于乳腺癌的特定亚型和患者特征如何影响生存率的数据有限。近期一项韩国的11年单中心回顾性研究[2]深入探究了影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数据支持。医脉通小编特此整理文章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研究背景


截至2021年,乳腺癌是韩国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不同乳腺癌亚型发生脑转移的概率不同,TNBC和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脑转移率可高达50%,而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脑转移发生率约为14%。


近年来,随着多种有效的全身化疗药物的应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升,但全身化疗在预防转移方面效果有限,且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也导致了脑转移发生率的增加。尽管脑转移的局部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新型可穿透血脑屏障的全身治疗方法也不断涌现,但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容乐观。此外,关于特定乳腺癌亚型和患者特征如何影响生存率的数据有限。因此,本研究中对乳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确定与生存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为患者提供潜在的治疗策略。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了韩国釜山国立大学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确诊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所有纳入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经脑部磁共振成像(MRI)证实存在转移性脑肿瘤或转移性脑膜强化,或在脑脊液(CSF)中检测出转移性癌细胞;且排除患有乳腺癌以外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为影响脑转移时间的因素以及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


研究结果


1. 患者临床特征


共回顾了151例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数据,其中131例患者可进行分析(排除20例数据缺失的患者)。患者确诊乳腺癌时的中位年龄为51岁,确诊脑转移时的中位年龄为55岁。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红,53例(40.5%)患者为雌激素受体(ER)阳性,39例(29.8%)为孕激素受体(PR)阳性,41例(31.3%)为HER2阳性。110例(84%)患者在确诊脑转移时有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的是头痛。脑部MRI检查发现,126例(96.2%)患者观察到转移病灶, 13例(9.9%)患者表现出软脑膜强化,10例(7.6%)患者表现出硬脑膜强化。此外,5例(3.8%)患者的脑部MRI结果正常,但在CSF分析中转移性癌细胞检测呈阳性。


在体能状态方面,99例(75.6%)患者的ECOG体能状态为1或2分,而32例(24.4%)患者的ECOG体能状态为3分。


在治疗方面,110例(84%)患者接受了局部治疗;62例(47.3%)患者进行了γ刀放射外科手术,其中1例患者额外进行了全脑放疗(WBRT)。共有50例(38.2%)患者进行了WBRT,36例脑孤立性转移病灶患者中,7例行手术切除,24例行γ刀治疗。


2. 影响脑转移时间的因素

 

受分析患者中,确诊乳腺癌到脑转移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7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诊断时的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与脑转移时间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乳腺癌确诊时的分期是影响脑转移时间的独立显著因素(中位时间:I期:97.2个月;II期:44.4个月;III期:38.1个月;IV期:13.0个月,P<0.001),分期越高,从乳腺癌确诊到脑转移的时间间隔越短(表1)。


表1. 影响乳腺癌患者脑转移时间的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1.png


3. 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

 

数据截止时,已有122例(93.1%)患者死亡。脑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为8.0个月,52例(39.7%)患者存活>1年(图1A)。乳腺癌确诊到脑转移的间隔时间(>1年与<1年)对脑转移后的生存率无显著影响(n=105与n=26,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7个月和8.9个月,P=0.872)。


通过Kaplan-Meier分析比较三种乳腺癌亚型患者的后续生存情况。单因素分析显示,相较于ER/PR阴性患者,阳性患者生存期更长;但多变量分析表明,只有TNBC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HR阳性组(n=43)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5个月(95%CI,7.07-21.5),HER2阳性组(n=25)为13.1个月(95%CI,9.97-29.5),TNBC组(n=47)为3.3个月(95%CI,2.7-5.9),不同亚型之间的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01,图1B)。


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原发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原发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越高,脑转移后生存期越短(图2B)。


此外,ECOG体能状态评分也对患者预后有着重要影响,与体能不佳的患者相比,体能良好的患者在脑转移后的生存期更长(图2C)。脑转移病灶大小不影响脑转移后的生存率,但脑转移灶的位置是独立预后因素,脑室上部和脑室下部均有转移(包括脑膜播散转移)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图2D)。单纯脑膜外播散转移也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vs 9.6个月,P=0.014,图 2E)。


在脑转移的治疗方面,研究显示脑转移后的全身化疗是改善生存的良好预后因素(中位生存期11.0 vs 3.3个月,P<0.001),尤其是在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此外,在局部治疗中,γ刀疗法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带来生存获益;而全脑放疗改善了HER2阳性亚组的生存。


2.png

图1. 脑转移后的总生存期。(A)总体人群;(B)TNBC、HER2阳性与HR阳性患者


3.png

图2. 不同基线特征患者的脑转移后生存情况(A)TNBC与非TNBC;(B)原发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C)ECOG体能状态;(D)脑转移的位置;(E)软脑膜播散性转移;(F)脑转移后的全身化疗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131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深入探究了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及生存状况。研究发现,乳腺癌确诊到脑转移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7个月,确诊时分期越高,脑转移发生时间越短,这一趋势同样发生在ER阴性患者中。


在生存预后方面,患者脑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为8.0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TNBC、高组织学分级、体能状态差以及软脑膜播散转移等均为不良预后因素。其中,TNBC患者中位生存期仅3.3个月,远低于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阳性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脑转移后的全身化疗是改善生存的关键因素,接受化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延长至11.0个月。


尽管HER2过表达通常被认为是脑转移的高危风险因素,但本研究中其并非独立预后因素。然而,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HER2阳性患者有生存获益趋势。在局部治疗方面,γ刀放射外科治疗和手术在单因素分析中有延长生存的趋势,但多因素分析未证实其显著影响。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回顾性单中心设计易导致选择和回忆偏倚、样本量较小、存在数据缺失等。未来需要更大规模、更广泛的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并进一步探索针对乳腺癌脑转移的优化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2.Lee GH, et al. Medicine (Baltimore). 2025 Mar 14;104(11):e4182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