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SABCS丨大咖云集探真知——李俊杰教授、刘强教授、王晓稼教授联袂解析伊那利塞研究成果,共话乳腺癌诊疗前沿进展!
2024-12-15 来源:医脉通

乳腺癌领域学术盛典——2024 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学术研讨会(SABCS)已于当地时间12月10日至13日盛大召开,为全球与会者呈现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在本次SABCS大会上,新型PI3Kα抑制剂伊那利塞(Inavolisib)公布了多项研究结果,包括INAVO120研究长期安全性结果,以及MORPHEUS-pan BC研究中伊那利塞+氟维司群+瑞波西利/阿贝西利治疗臂的初步安全性结果1,2,为伊那利塞的临床应用以及PIK3CA突变、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制定提供了宝贵参考。基于此,医脉通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俊杰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强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深入解读伊那利塞相关研究结果,共话乳腺癌诊疗的变革和研究进展。


· 再次参加SABCS大会有哪些感受和深刻印象?

· 乳腺癌患者的PIK3CA突变发生率、预后情况如何?

· 如何定义内分泌耐药的晚期患者?真实世界中内分泌治疗耐药的PIK3CA突变HR+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一线治疗的效果如何?结合INAVO120研究结果,此类患者应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 伊那利塞联合不同的CDK4/6抑制剂安全性表现如何?临床中应如何选择CDK4/6抑制剂进行配伍?

· 如何看待伊那利塞在INAVO120研究中表现出的长期安全性?有哪些安全性事件需要特别关注?

 


专家精华观点:


李俊杰教授:

· HR+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人群的65%-70%3,临床中约40%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存在PIK3CA突变4。对于这一庞大的患者群体,临床医生需要对治疗方案和策略进行深入考量,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 INAVO120研究5纳入人群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对内分泌治疗耐药,其二是伴有PIK3CA突变。该研究结果显示,伊那利塞+CDK4/6抑制剂+氟维司群一线治疗的PFS可达15个月(HR=0.43),这表明该联合疗法在内分泌治疗耐药、PIK3CA突变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

· 此次SABCS公布的一项来自美国大型社区基础肿瘤网络的真实世界研究6表明,符合INAVO120研究内分泌耐药标准的患者接受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一线治疗的预后不佳,无论内分泌治疗和CDK4/6抑制剂的类型如何

· MORPHEUS-pan BC研究2探索了伊那利塞+氟维司群+瑞波西利/阿贝西利方案的初步安全性,为临床选择联合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视角。

· 本次SABCS公布的INAVO120长期安全性研究1展示了伊那利塞联合治疗的长期安全性数据,结果显示,伊那利塞+哌柏西利+氟维司群在治疗≥1年和≥2年的长期治疗人群中的安全性概况与既往报告的INAVO120 研究安全性分析集(SAS)数据一致,并且与Ⅰ期GO39374研究(NCT03006172)的长期安全性数据相当。未报告新的不良事件。


表1 INAVO120研究长期安全性概况

1737532719852.jpg

 

刘强教授:

· 今年的SABCS大会是疫情后中国专家首次大规模参与的国际乳腺领域顶级盛会。此次参会人数众多,会议内容精彩纷呈,且比往年更多地展现了“中国之声”。我们对这一趋势感到欣喜。

· PIK3CA突变发生率在乳腺癌进展过程中并没有增加,早期和晚期乳腺癌中的突变比例相似,均较高。相比于PIK3CA野生型患者,PIK3CA突变型患者的预后更差7。PIK3CA突变与内分泌治疗耐药相关,PIK3CA突变的HR+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线内分泌治疗的PFS较短4,7。阿培利司是针对PIK3CA突变、HR+/HER2-晚期乳腺癌的靶向药物,但其副作用给临床管理带来了一定挑战,患者耐受性较差,临床上期待有更好的药物出现。

· 此次SABCS会议公布的一项纳入七千余例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6显示,在符合INAVO120研究入组标准的患者(n=922)中,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一线治疗的中位PFS仅为8.2个月-8.5个月。另外,尽管ADC药物也是内分泌耐药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但其毒性不容忽视。所以,综合来看,我们在临床中会优先考虑以内分泌治疗为主的方案,而INAVO120研究将伊那利塞+CDK4/6抑制剂+氟维司群一线治疗的PFS提升至15个月5,这一突出成果使得该方案可以作为内分泌耐药、PIK3CA突变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优选。


表2 真实世界研究中CDK4/6抑制剂+内分泌一线治疗不同亚组的PFS、CFS、OS

1737532797293.jpg


· 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叠加,临床上可能需要进行个体化的药物剂量调整以优化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个人认为患者在接受内分泌联合治疗时,会经历一个适应过程,最初副作用可能较为明显,但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患者和医生都能更好地预测和管理副作用。根据INAVO120研究此次披露的长期安全性结果1,可以看到,伊那利塞+CDK4/6抑制剂+氟维司群一线治疗TRAE主要发生于治疗前期,我们无需太过担心该治疗方案的长期安全性。

 

王晓稼教授:

· 今年SABCS大会比往年更加热闹,众多中国专家在此次大会中分享、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标志着我们的研究正在走出国门,向全球展示中国的科研实力和成就。

· PIK3CA突变是导致内分泌治疗原发和继发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4。INAVO120研究显示,在检测出携带PIK3CA突变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无论是内分泌原发耐药还是继发耐药患者,试验组PFS均可达到15个月,而对照组仅为7.3个月5。这表明,对于内分泌治疗耐药的PIK3CA突变、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伊那利塞+CDK4/6抑制剂+氟维司群一线治疗是更加合理的治疗选择。

· 不同CDK4/6抑制剂的疗效基本一致,一线联合内分泌治疗的PFS在24个月至30个月之间,但其AE谱存在一定差异8。对于PIK3CA突变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由于伊那利塞能够逆转PIK3CA突变带来的内分泌耐药问题,并取得了显著疗效,因而选择何种CDK4/6抑制剂已不再是主要问题。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CDK4/6抑制剂。

· 与泛PI3K抑制剂、PI3K选择性抑制剂阿培利司相比,伊那利塞整体AE发生率更低,高血糖、肝酶升高等临床特别关注的AE发生率也偏低,≥3级高血糖发生率仅为5.6%5。个人认为患者一旦接受治疗方案的有效时间超过6个月,临床上需要重视其安全性的管理,以确保治疗的持续性。在临床中,一般可通过剂量调整、暂停用药(药物假期)来管理治疗药物的AE,使患者能够持续接受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更长的生存时间。

 

总而言之,伊那利塞不仅在PIK3CA突变、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取得了晚期一线里程碑式的疗效突破,并且其安全性也同样令人振奋,此次大会最新公布的长期安全性更是再获验证,为未来临床应用伊那利塞联合治疗方案注入了更多信心!期待伊那利塞尽早在国内上市,为更多的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和生存希望,开启HR+/HER2-晚期乳腺癌精准治疗新篇章!


参考文献
1.Saura C, et al. 2024 SABCS. Abstract P2-09-22.
2.Gal-Yam EN, et al. 2024 SABCS. Abstract P4-07-23.
3.Zeng H, et al. Cancer Med. 2023 May;12(9):10865-10876.
4.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等.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7):673-692.
5.Jhaveri kl, et al. 2023 SABCS. Abstract GS03-13.
6.Dhillon P, et al. 2024 SABCS. Abstract P4-07-27.
7.F Mosele, et al. Ann Oncol. 2020 Mar;31(3):377-386.
8.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等. 中华肿瘤杂志, 2023, 45(12):1003-101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