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范建高教授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导语
“202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年会”于2024年10月25-27日在厦门市召开。作为肝病领域水平极高的学术盛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及领域同行积极踊跃地参会,就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肝脏疾病各方面的临床与基础医学的热点问题和新进展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教授分享解读《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和欧洲《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临床诊疗实践指南》。
医脉通:今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布了《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作为主要的执笔专家和通信作者,请您介绍一下制定该版指南的背景和意义?
范建高教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
所以,更新的《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面临的重要背景是国际上有关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分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疾病术语及诊断标准的争议(图1)。对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徐小元主任委员认为需借助整个分会的力量,而不同于以往仅靠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来推进指南更新。于是由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长魏来教授,我作为名誉组长以及肝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南月敏教授联合其他专家学者来共同推进指南更新。
新版指南正文共1万5千字左右,包括概述、相关术语和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自然史、诊断与评估、治疗、疗效评估和定期随访,以及总结、待解决的问题与展望八大部分,以与时俱进地推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规范化管理。
表1 2024年版指南起草中几点重要决定(引自报告幻灯)
表2 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分型
表3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疾病谱
医脉通:该版指南更加注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多学科治疗,请您谈谈目前临床实践中MAFLD多学科协作的重点和难点有哪些?
范建高教授:首先,从肝脏疾病的病因角度考虑,肝脏是机体调节能量和糖脂代谢的中枢器官,简言之,MAFLD的发病机理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因此要注重代谢功能障碍群体的疾病筛查,要对超重/
表4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表5 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工作定义
注:BMI:体质量指数;HOMA-IR: 胰岛素计算稳态模型IR指数;HbA1c:
注:HCV:丙型肝炎病毒; MAFLD: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FLD: 脂肪性肝病;ALD:酒精性肝病;BMI:体质量指数;HbA1c:糖化血红蛋白;1mmHg = 0. 133 kPa
图1 脂肪性肝病的病因诊断流程图
注:ALT:
图2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筛查、诊断与评估
另外,从治疗角度讲,MAFLD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图3),在通过健康宣教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以及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行为治疗、甚至借助于人工智能的数字治疗方面,都需要“兄弟学科”来共同完成。对于MAFLD并存肥胖、T2DM、血脂紊乱、高血压、CVD等疾病的患者,其减肥药、调脂药、降压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的选择需兼顾心血管、肾脏和肝脏获益,并关注肥胖-代谢相关肿瘤的预防。在这方面,需要肝病科及其他肝外专科医师协作诊疗。
此外,MAFLD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影响约1/3的成人,甚至在儿童青少年中也不少见,因此,儿科医生、全科医生都需要参与疾病管理当中。因此,MDT理念应贯穿于脂肪肝的筛查、检测、诊断与鉴别诊断、评估、治疗、随访的整个全程管理中。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源头控制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并促进其缓解,最重要的是让患者能够从代谢、心血管、肾脏等方面整体获益,而不仅仅是肝脏获益。综上,通过多学科协作,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脂肪肝规范化的诊疗及管理工作。
图3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多学科治疗
医脉通:同时,今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欧洲糖尿病学会(EASD)和欧洲肥胖症学会(EASO)联合发布了最新版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您认为该指南对MAFLD的管理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及带来启示和影响?
范建高教授:实事求是讲,欧洲的指南比我们晚4个月正式发布,所以我们的指南在制定过程当中并未参考欧洲的指南。尽管如此,大家都关注了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同时都面临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命名的临床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欧洲指南跟我国指南覆盖的内容相差无几。其次,在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二者也“大同小异”。
图4 EASL指南关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诊断
图5 EASL指南中改变生活方式的推荐及干预的长期目标
SGLT-2:钠-
图6 EASL指南对于MASH患者综合治疗及相关药物选择
不同的是,欧洲指南立足欧美临床实践即MAFLD已成为
其次,欧美指南介绍从遗传易感的角度考虑评估基因风险谱进行个体化风险分层以及临床研究在这方面是否深入研究等问题,尽管其在指南推荐中表明目前临床暂时难以从中获益。而我国指南强调管理可改变的疾病危险因素,而非重点考虑遗传这种不可改变的因素。此外,欧美指南依然强调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的诊断,而我们强调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纤维化/代谢相关肝纤维化的临床分型的无创诊断,这方面我国指南的可操作性更强。与欧洲新版指南相比,我国新版指南融合了现有
专家简介
范建高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药师协会罕见病用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名誉组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实用肝脏病杂志》总编辑
CMH, JCTH,WJG副主编
2020-2023年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