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南推荐
新辅助术后病理评估
病理完全缓解(pCR)分为:
1. Total pCR(tpCR):乳腺原发灶无浸润性癌且区域淋巴结无浸润性癌细胞;残留乳腺脉管内浸润性肿瘤或仅淋巴结内残余孤立肿瘤细胞(ITC)均不能判定为pCR;可以允许乳腺原发病灶内有导管原位癌残留。
2. Breast pCR(bpCR):乳腺原发灶在新辅助治疗后无浸润性癌残留。
表1. Miller&Payne分级
表2. 残余肿瘤负荷(RCB)系统分级
新辅助术后辅助治疗方案
表3. 《乳腺癌小红书2024版》新辅助术后辅助治疗方案a
二、重要循证证据
新辅助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涉及多种治疗方法,让我们跟随王坤教授,一同看看这些推荐是基于哪些重要研究?这些研究带来了怎样的结果?
HER2+乳腺癌
对于HER2+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术后pCR(MP 5级且yPN0)患者,指南推荐曲妥珠单抗(H)联合
对于非pCR(MP 4级且ypN0)患者,指南推荐
对于非pCR(MP 1-3级或ypN+)患者,指南推荐T-DM1[1,2]治疗,考虑HP+序贯TKI(如奈拉替尼)[3,4]方案,可选T-DM1+P或T-DM1+序贯TKI(如奈拉替尼)。
KATHERINE研究[1]是一项多中心、随机III期试验,旨在探索T-DM1在新辅助治疗术后残留病灶的HER2+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研究入组条件为临床肿瘤分期T1-T4、淋巴结分期N0-N3和转移分期M0的HER2+乳腺癌,已完成至少6个周期(16周)新辅助治疗,包含至少9周紫杉类化疗和9周曲妥珠单抗治疗的非pCR或ypN+患者。主要终点是无浸润性疾病生存(iD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和无远处复发生存期(DRFI)等。
研究共纳入1486例患者,按1:1随机分配接受14周期的曲妥珠单抗或T-DM1治疗。T-DM1组意向治疗(ITT)人群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1.4个月(0.1-62.7),曲妥珠单抗组为40.9个月(0.1-62.6)。T-DM1组有91例(12.2%)患者发生浸润性疾病,和曲妥珠单抗组为165例(22.2%)患者。T-DM1组3年时无浸润性疾病的患者占比88.3%,曲妥珠单抗组为77.0%。T-DM1组的iDFS率显著高于曲妥珠单抗组(HR=0.50;95%CI 0.39-0.64;P<0.001;图1A)。T-DM1组的远处复发风险低于曲妥珠单抗组(HR=0.60;95%CI 0.45-0.79;图1B),死亡风险较曲妥珠单抗组降低(HR=0.70;95%CI 0.47-1.05;图1C)。
图1. KATHERINE研究结果
KATHERINE研究最终iDFS分析[2]显示,中位随访8.4年时,T-DM1组7年的iDFS为80.8%,曲妥珠单抗组为67.1%(图2),OS率绝对值提升了4.7%,降低了34%的死亡风险。
图2. KATHERINE研究最终iDFS分析
KATHERINE研究证明,T-DM1在完成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pCR的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优于曲妥珠单抗。
ExteNET研究[3,4]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的III期试验,旨在探讨1年曲妥珠单抗标准治疗基础上序贯1年奈拉替尼辅助强化的价值。研究纳入完成1年曲妥珠单抗标准治疗、I-IIIC期的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1年奈拉替尼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iDFS。次要终点包括远处无病生存率(DDFS)和OS等。
研究共纳入2840例患者,其中295例为激素受体阳性(HR+)新辅助后非pCR患者。在HR+/曲妥珠单抗≤1年治疗人群中,奈拉替尼组中位治疗时间为11.5个月(0.0-13.3个月),安慰剂组为11.9个月(0.1-12.9个月)。HR+/曲妥珠单抗≤1年人群中,奈拉替尼组5年iDFS率为90.8%,安慰剂组为85.7%(HR=0.58;95%CI 0.41-0.82)。HR+/曲妥珠单抗>1年人群中,奈拉替尼组iDFS率为93.0%,安慰剂组为91.7%。
图3. HR+/曲妥珠单抗≤1年人群(上)与HR+/曲妥珠单抗>1年人群(下)iDFS结果
非pCR人群(n=295)中,奈拉替尼组的5年iDFS率为85.0%(95%CI 77.0-90.4),安慰剂组为77.6%(95%CI 69.8-83.6),绝对值获益为7.4%(HR=0.60;95%CI 0.33-1.07)。
图4. 非pCR人群iDFS结果
奈拉替尼组的5年DDFS率为92.4%,安慰剂组为87.7%,绝对获益为4.7%(HR=0.57;95%CI:0.39~0.83)。在中位随访8.0年(0-9.8年)时,HR+/曲妥珠单抗≤1年人群中,奈拉替尼组有53例(7.9%)患者死亡,安慰剂组有68例(10.2%)。OS风险比为0.79(95%CI 0.55-1.13),奈拉替尼组预估8年OS率为91.5%(95%CI 88.9%-93.5%),安慰剂组为89.4%(95%CI 86.6%-91.6%),绝对值差异为2.1%。
图5. 奈拉替尼组的5年DDFS率与8年OS率结果
ExteNET研究证明,1年曲妥珠单抗治疗基础上,使用奈拉替尼延长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的iDFS并延长DDFS。
三阴性乳腺癌(TNBC)
对于已达pCR的TNBC患者,推荐完成既定的治疗方案,若新辅助使用抗PD-1(如
而非pCR的TNBC患者,推荐
CREATE-X研究[5]是一项随机对照的III期试验,旨在探讨在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后未达pCR的患者辅助治疗中使用卡培他滨的疗效。入组的患者为使用过蒽环类或紫杉类药物进行新辅助治疗后未达pCR的I至IIIB期HER2阴性乳腺癌的患者。主要研究终点是无病生存(DFS),次要终点包括OS。
研究共纳入910例患者,其中TNBC患者为286例。患者按1:1随机接受标准辅助治疗或联合卡培他滨治疗。
图6. CREATE-X研究设计
中位随访3.6年时,卡培他滨组3年DFS率为82.8%,标准辅助治疗组为73.9%。卡培他滨组5年DFS为74.1%,标准辅助治疗组为67.6%(HR=0.70;95%CI 0.53-0.92;p=0.01;图7A)。卡培他滨组总体人群的死亡风险降低(HR=0.59;95%CI 0.39-0.90;图7B)。TNBC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卡培他滨组5年DFS为69.8%,标准辅助治疗组为56.1%(HR=0.58;95%CI 0.39-0.87;图7C);死亡风险降低(HR=0.52;95%CI 0.30-0.90;图7D)。HR+亚组中,卡培他滨组5年DFS为76.4%,标准辅助治疗组为73.4%(HR=0.81;95%CI 0.55-1.17)。
图7. CREATE-X研究结果
CREATE-X研究结果证明,加用卡培他滨辅助治疗可有效延长接受新辅助治疗后未达pCR的TNBC患者的DFS和OS。
GeparTrio研究[6]是一项多中心的III期试验,旨在评估根据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指导调整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研究纳入未经治疗的单侧或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肿瘤大于2cm,经过穿刺病理确诊,且包含以下1个以上的危险因素:
1. 小于36岁;
2. 肿瘤大于5cm;
4. 腋窝淋巴结阳性;
5. 未分化癌。
主要研究终点为pCR率,次要终点为DFS和OS。
研究共纳入2072例患者,均进行2个周期的
图8. GeparTrio研究设计
中位随访62个月时,在DFS方面,有反应组2优于有反应组1(HR=0.78;95%CI 0.62-0.97;P=0.026),无反应组2优于无反应组1(HR=0.59;95%CI 0.49-0.82;P=0.001)。探索性分析显示,相比于常规化疗方案,疗效反应指导化疗(TAC×8或TAC-NX)后的DFS显著延长(HR=0.71;95%CI 0.60-0.85;P<0.003),OS也有获益(HR=0.79;95%CI 0.63-0.99;P=0.048)。
图9. 有反应(A、B)、无反应(C、D)和所有患者(E、F)的DFS和OS结果
GeparTrio研究证明,根据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调整治疗方案可提高生存率,为新辅助治疗后未达pCR的TNBC患者提供了可选的治疗方案。
HR+/HER2-乳腺癌
对于新辅助治疗后已达pCR的HR+/HER2-乳腺癌,指南推荐完成既定的内分泌治疗方案。
未达pCR者,指南推荐内分泌治疗,高危患者推荐内分泌联合CDK4/6抑制剂(如
MonarchE研究[7]是一项随机III期试验,旨在探讨阿贝西利联合标准内分泌治疗对高危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纯标准内分泌治疗。入组的患者为存在≥4枚阳性腋窝淋巴结(ALN)或1-3枚阳性ALN且至少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1. 肿瘤>5cm;
2. 组织学分级3级;
3. 中心实验室检测的Ki-67≥20%。
主要研究终点为iDFS,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远处复发生存期(DRFS)等。
研究共纳入5637例高危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有2056例(37%)接受过新辅助化疗。按1:1的比例随机将患者分配为试验组:阿贝西利(150mg每日两次,2年)+标准内分泌治疗(5-10年),对照组:单纯标准内分泌治疗(5-10年)。
新辅助后人群亚组分析[8]显示,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iDFS风险相对降低了39%(HR=0.61;95%CI 0.47-0.80;P<0.001),2年iDFS率的绝对值差异为6.6%(图10A)。试验组DRFS率显著获益,风险降低39%(HR=0.61;95%CI 0.46-0.81;P<0.001),2年DRFS率绝对值改善了6.7%(图10B)。
图10. MonarchE研究结果
MonarchE研究证明,在接受过新辅助治疗的淋巴结阳性高危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标准内分泌治疗联合阿贝西利方案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内分泌治疗,降低患者iDFS和DRFS风险。
总 结
新辅助的术后辅助治疗对提高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以及延长患者的生存起到了关键作用,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不容忽视的环节。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新型药物研发,继续完善乳腺癌新辅助的术后辅助治疗策略,为患者带来更优的疗效和更长的生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