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第八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于7月26日-28日在哈尔滨盛大召开,与会期间,医脉通特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贡铁军教授接受采访,分享白血病精准诊疗的相关进展。
医脉通:本次大会为广大血液肿瘤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可以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作为大会的东道主,您能否分享一下本次大会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内容?
贡铁军教授:在本次大会中,我们设有众多会场,分别涉及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移植和护理等。通过这个大会,我们不仅能看到血液肿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还能感受到国内各个中心在恶性血液病治疗领域中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
血液肿瘤已经逐渐进入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时代。淋巴瘤和骨髓瘤已经广泛应用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医脉通:近年来,精准诊疗在白血病治疗中备受关注。在本次大会中,有哪些关于白血病精准诊疗的最新研究成果或临床经验分享?
贡铁军教授:相比于淋巴瘤和骨髓瘤,白血病在免疫治疗方面的进展较为缓慢,但ALL在免疫治疗领域的发展较快。目前,已有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以及CAR-T细胞疗法等用于ALL的治疗。在本次大会中,我们还专门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ADC治疗制定了药物指导原则,即《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版)》,讨论了ADC药物的临床进展和各个中心在使用ADC药物时的经验。我们期待各个协作组和各个地区能够整合ADC药物与其他机制治疗药物的新思路,形成精准和个体化的免疫治疗方案,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获得广泛且长期的生存收益。
对于AML,各个中心也在积极进行研究与探索。尽管目前已有一些靶向治疗药物,但仍在不断探索更多的治疗策略,包括靶向药物、去甲基化药物以及其他机制药物,并与传统化疗、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相结合。总体来看,AML的治疗效果正在逐步提升。因此,我们仍需继续努力,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治疗方案,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医脉通:结合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您认为当前精准医疗在白血病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如何?未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贡铁军教授:AML的治疗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当前,我们主要依赖传统的免疫化疗结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案。然而,如何将靶向治疗和新型药物有效整合,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较而言,ALL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有多种药物治疗方案,使得部分患者在缓解和生存方面受益显著。不过,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精准个体化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在耐药出现时是否有新的治疗手段可供选择。
挑战往往也伴随着机遇。我相信,我们国内的血液肿瘤医生已经做好了应对这些挑战的充分准备。
贡铁军 教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专委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白血病淋巴瘤联盟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秘书、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常委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白血病 淋巴瘤》编委
黑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淋巴瘤骨髓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侯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龙江省抗白血病淋巴瘤联盟副主任委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