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瑞普利单抗正式“进军”TNBC,获晚期一线治疗适应证
TNBC是乳腺癌中一种特殊的分子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0%~20%1。虽然随着诊疗水平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但TNBC作为乳腺癌中最具侵袭性的亚型,与其它亚型相比预后较差。并且TNBC表现出高度异质性,缺乏特异性靶点,因此既往TNBC的系统治疗是以化疗为主。不过为破解TNBC“无靶点”的难题,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根据不同的基因特征对TNBC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型,为TNBC的精准分层治疗做出巨大贡献1。根据“复旦分型”,TNBC主要包括免疫调节型、腔面雄激素受体型、基底样免疫抑制型、间质型1。其中,免疫调节型对免疫治疗更加敏感,这也为TNBC的免疫精准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免疫治疗包括多种治疗方式,如细胞过继疗法、肿瘤疫苗、溶瘤病毒、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等2。在乳腺癌领域,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ICIs,特别是PD-1/PD-L1抑制剂2,3。其中,特瑞普利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既往已获批用于黑色素瘤、
基于TORCHLIGHT研究的突破性结果,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的免疫治疗方案成为2024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晚期TNBC一线治疗的Ⅰ级推荐(1A),为临床使用特瑞普利单抗提供指导。近日,特瑞普利单抗已正式获NMPA批准,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于经充分验证的检测评估PD-L1阳性(CPS≥1)的复发或转移性TNBC的一线治疗,为中国TNBC患者带来了免疫治疗新希望。
TORCHLIGHT研究聚焦中国人群,扩大TNBC免疫治疗获益人群
乳腺癌领域的PD-1/PD-L1抑制剂主要可包括
阿替利珠单抗虽然是乳腺癌领域首个获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TNBC的ICIs,但其在IMpassion130和IMpassion131的矛盾结果使该适应证被撤回。另一项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KEYNOTE-355评估了帕博利珠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化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或紫杉醇或
与之相比,特瑞普利单抗在晚期TNBC领域的Ⅲ期临床研究——TORCHLIGHT研究入组的全部为中国患者,更加符合中国临床实践4。研究结果显示特瑞普利单抗可显著延长PD-L1阳性(CPS≥1)患者的PFS(8.4个月 vs 5.6个月;HR=0.65,95%CI 0.470-0.906;P=0.0102),并观察到明显的OS改善趋势(32.8个月 vs 19.5个月;HR=0.62,95%CI 0.414-0.914;名义P=0.0148),在CPS<1、1≤CPS<10和CPS≥10亚组中OS HR分别为0.88、0.67和0.554。
图1 TORCHLIGHT研究PFS分析
图2 TORCHLIGHT研究OS分析
由此可见,作为我国在晚期TNBC免疫治疗领域的首次突破,TORCHLIGHT研究不仅为我国晚期TNBC患者带来了免疫治疗“中国选择”,验证了在化疗中加入PD-1抑制剂治疗晚期TNBC的临床价值,也进一步将TNBC免疫治疗获益人群从原本的CPS≥10扩大至了CPS≥1,使更多的TNBC患者可以从免疫治疗+化疗的联合治疗中取得临床获益。
乳腺癌步入免疫治疗时代,精准探索是未来重要方向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实体瘤领域接连取得突破,改变了众多癌症患者的生存结局。但免疫治疗真正进入临床的时间并不长,许多临床医生可能并不熟悉这一新兴疗法,因此制定相关指南和共识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详细的指导意见,使治疗更加规范化,并最终为广大恶性肿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目前中国乳腺癌领域首个免疫治疗专家共识——《乳腺癌免疫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以下简称“共识”)已正式发布,为中国乳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意见7。
基于TORCHLIGHT研究中,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可为CPS≥1的晚期TNBC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该共识指出,对于PD-L1阳性(CPS≥1)的晚期TNBC患者,推荐一线使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方案(Ⅰ级推荐,1A级证据);并且对于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仍未进展的患者,也应在化疗停药后继续维持免疫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
免疫治疗虽然已在乳腺癌领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但部分患者的临床获益仍然有限,因此也应进一步探索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以指导临床治疗选择。比如PD-L1虽然目前是指导乳腺癌患者免疫治疗策略的生物标志物,但其预测价值在多项研究中存在差异,无法作为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的独立指标7。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新兴疗法,免疫治疗仍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期待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认识,寻找出可准确评估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挖掘出疗效更优的免疫治疗方案,为更多的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加精准化、个体化的免疫治疗。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