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买不到,经常要辗转药店求购。”5月6日,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公益组织“PID加油宝贝关爱中心”志愿者(患者)郭先生(化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近期有多名患者反馈在医院难以购买到免疫球蛋白(丙球)药品。
记者联系几所三甲医院了解到,免疫球蛋白在医院一直是稀缺品。湖北省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林医生介绍,免疫球蛋白(丙球)是一种血液制品,通过血液提炼而成。它在临床急救、免疫增强以及多种疾病救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于原发性免疫缺陷(PID)患者来说,丙球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保证健康的唯一药品。
“约有80%的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需要终身依赖丙球来维持其免疫功能。具体而言,每5千克的体重需对应注射2.5克的丙球,且每3至4周需进行一次治疗。然而,这仅仅是基础用药量,对于存在感染或身体其他异常的患者而言,其用药量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增加。丙球作为血液制品,原材料供给不足,是导致其长期供应紧张的根本原因。”林医生说。
部分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家属反映,相比医院,药店供应相对稳定,但价格普遍较高。江苏省扬州市某三甲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范医生表示,医院丙球药品的缺货情况与药品供应商的供货策略有一定关系,一些生产丙球的厂家可能会优先考虑药店的销售渠道,因为药店的收益通常高于医院。
“医院内丙球价格在560-620元,经报销后约为300元,但在药店购买时,最低价格已达800元,有的更是高达1500元。长此以往对患者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郭先生表示,“希望能合理调整医保支付政策,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韩金序
原标题:《血液制品免疫球蛋白缺货,多地医院供不应求》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