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区域均衡布局,提高整体
聚焦基层,发挥县域医院纽带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乳腺癌“早筛早诊早治”观念的普及以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我国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提升至83.2%1,远超其他癌种。然而,我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5年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女性乳腺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84.9%和72.9%2。由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3,因此进一步提升基层乳腺癌综合防治能力,提高基层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已成为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所在。
基于此,既往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质控专委会积极推进乳腺癌单病种质控建设,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促进全国范围内乳腺癌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伴随着医改政策的稳步推进,基层医院在我国医疗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目前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以期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以县带乡、以乡带村”的梯次帮扶,实现从单个机构到医共体内所有成员单位的协同发展,提高县域内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在促进分级诊疗、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背景下,基层医院是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的主体,未来必将在促进全民健康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虽然县域医院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间的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作为农村地区乳腺癌患者的重要首诊单位,目前基层医院在乳腺癌筛查、诊断治疗、病情监测和保障转诊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局限,基层医务工作者亟需普及规范化诊疗理念和学习适宜的诊治技术,扎实推进乳腺癌诊疗质控管理工作。
规范引领,为基层乳腺癌诊疗提质赋能
2023年10月8日,《指南》在2023年乳腺癌规范诊疗与质量控制大会上正式发布,近日正式在《中华肿瘤杂志》发表4。《指南》面向全国范围内尚未达到三级医院诊疗水平的县级医院,旨在规范县域乳腺癌管理,以路径形式清晰指导县域医务工作者临床实践,夯实县域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促使乳腺癌的防控战线进一步前移。
在乳腺癌防治管理路径方面,《指南》邀请了国内乳腺癌治疗领域的核心医院和县域医院乳腺癌临床专家进行了全面规划,以保障具体内容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指南》中总体防治路径包括分级诊疗路径,即上下转诊路径,也包括癌症筛查、早诊、早治路径,甚至还包括对健康人群的预防和科普路径等。期待借助科普和筛查路径,可以提高县域地区乳腺癌的早诊率,并且通过规划分级诊疗路径,可以帮助乳腺癌确诊患者及时在上级医疗中心进行治疗。当然,乳腺癌患者在上级医疗中心接受规范化诊疗后,可能需要维持治疗,以及晚期乳腺癌患者还需要接受姑息治疗,《指南》亦为这部分患者规划了随访路径,指导基层医院医生为这部分患者提供相应的支持治疗及全方位的随访管理。
总之,《指南》从乳腺癌综合防治流程着手,从“防、筛、诊、治、康”全方面展现了基层在癌症预防、筛查和康复领域的核心价值,规划了简明清晰且实操性强的各种路径,以期全面推进县域肿瘤防治能力,推进建设健全乳腺癌防治体系,最终提高县域地区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锚定目标,推动基层医院乳腺癌质控体系建设
乳腺癌作为第一个单病种质控的癌种,在指南制定、MDT诊疗试点评估等多方面工作都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此次《指南》在编写质量管理与控制评估方面,亦参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发布的《肿瘤专业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中的12项乳腺癌质量控制指标,以期借助“同质化”质控指标进一步扩展基层县域质控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
相信随着基层医务工作者对《指南》的深入学习,可以有效提升乳腺癌规范化诊疗能力,帮助解决基层乳腺癌患者就近就医问题,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助推分级诊疗,为更多中国基层乳腺癌患者撑起“健康伞”。
《指南》编委寄语
浏阳市人民医院周飞渡教授:综合来看,本次发布的《指南》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参考了目前最新的乳腺癌诊疗指南,内容与前沿指南具有一致性;第二,具有实用性,内容贴近基层临床,有县域指南推荐,更“接地气”;第三,内容详实具体,明确了“防、筛、诊、治、康”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步骤;第四,符合我国国情,突出体现了国家提倡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格局。
桂平市人民医院吴千富教授:县域综合医院在肿瘤方面的专科和亚组尚未进行细致划分,县域医生大多需要同时学习多领域知识,学习压力较大。同时外科医生工作繁忙,而乳腺癌指南共识众多且更新速度快,学习时间更为紧迫。《指南》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内容采用路径形式,更加简明清晰且实操性强。以HR阳性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为例,既往乳腺癌指南将治疗原则与治疗推荐药物分开展示,使用时需要逐一对照,而《指南》则将其整合为一张简化的治疗路径图,可以减少查阅次数,大大提高了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
保定第二中心医院王艳丽教授:目前乳腺癌是威胁我国女性的第一大恶性肿瘤,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这些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基层尤其是县域乳腺癌诊疗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该《指南》是一部服务于基层医疗单位的乳腺癌诊疗指南,其内容既体现了前沿诊疗动态,亦结合了基层医院诊疗特色,可以给予基层医务人员工作上的指导,同时进一步帮助基层医疗单位提高诊疗水平,继续在乳腺癌早期筛查、规范诊治、合理用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安徽定远县总医院严璟教授:在马飞教授的关心和指导下,本人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指南》的编写。该《指南》是第一部专为县域医生量身打造的乳腺癌防治指南,结合县域实际医疗环境和条件使乳腺癌防控战线进一步前移,助力实现县域乳腺癌患者“大病不出县”这一目标。希望未来县域专家们携手推动《指南》落地临床实践,进一步造福更多县域乳腺癌患者。
审批编号 CN-129266
过期日期 2026-1-24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