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基石,但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CIN)有可能导致化学药物减量或延迟、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和严重的感染,从而增加治疗费用、降低化疗效果、甚至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上市使CIN得到有效控制,在国内指南中被推荐用于化疗CIN的预防和治疗2。拓培非格司亭作为新一代创新长效G-CSF,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延长了半衰期(56.9~90h)3,且给药剂量更低。目前,拓培非格司亭已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为肿瘤化疗患者提供了可及性更高的治疗选择。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教授就我国乳腺癌化疗CIN防治进展、药物应用等话题分享真知灼见,以飨读者。
医脉通:传统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您看来,目前临床中乳腺癌化疗不良反应管理有哪些重点和难点?
潘跃银教授:乳腺癌的治疗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已进入靶向和免疫治疗新时代,但化疗仍是肿瘤治疗的基石,不良反应处理不规范仍然是限制肿瘤诊疗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尤其化疗导致的CIN具有隐匿性,患者往往不能立刻察觉,轻度CIN会导致化疗剂量降低和化疗延迟影响患者长期获益,严重FN危急患者生命;此外,为了减少患者往返医院次数,节约医疗资源,CIN规范诊疗具有迫切的临床意义。
目前,CIN随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上市得到有效控制,而G-CSF也被《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2021)》等推荐2,用于CIN的预防和治疗。但是,目前G-CSF分为长效和短效两种,长效G-CSF的特点是药效缓慢释放,药物维持时间比较长;短效G-CSF的特点是起效时间快,维持时间短,但需连续多日注射(3~5天),给患者生活带来了不便。目前的防治药物尚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医脉通:既往升白药物经过了多次迭代,为何“长效升白保护”是目前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常规保护方案?能否请您介绍下目前支持治疗的相关进展,其中有哪些值得重点关注?
潘跃银教授:短效G-CSF的应用,使得化疗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保障,但在临床实践中短效G-CSF需连续多日皮下注射并且需定期抽血化验,不仅降低了患者耐受性,亦增加了注射相关不良反应,延长患者在医院暴露时间。长效G-CSF,即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改变了代谢途径,增加了药物的半衰期,但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劣于普通rhG-CSF4-6。另外,目前,有荟萃研究分析7发现,在随机对照试验(RCTs)中,PEG-rhG-CSF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短效G-CSF,主要是因为RCTs中患者严格按照指南规范反复多次注射普通rhG-CSF,而真实世界中患者对于短效G-CSF治疗依从性较差,未得到足够剂量的药物注射。因此,综合来看,在临床中使用PEG-rhG-CSF的患者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来医院的次数,依从性更高,更受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欢迎。
在目前国内上市的长效PEG-rhG-CSF中,拓培非格司亭是我国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今年ESMO Asia会议上公布了该药物的最新研究结果。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非劣效设计的Ⅲ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拓培非格司亭2mg组和33μg/kg组均非劣效于对照药组8。此外,拓培非格司亭的整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拓培非格司亭2mg和33μg/kg预防CIN的疗效与安全性与短效G-CSF、PEG-rhG-CSF相当。
医脉通:令我们惊喜的是,新一代长效G-CSF拓培非格司亭成功入选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能否请您谈谈对于该药物纳入医保将为CIN防治管理带来哪些实质性的福祉?
潘跃银教授:医保目录中遴选的抗肿瘤药物均通过专家严格评审,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信赖,新药的推广将会为肿瘤治疗带来实质性的进步。此次入选的拓培非格司亭相较于传统长效G-CSF就有其独特的优势:拓培非格司亭的分子量大,半衰期显著延长,给药剂量仅为国内外同类产品的1/3,在剂量较低的情况下,仍可以在化疗后一次预防给药,维持整个周期的有效血药浓度,可以有效地防止CIN的发生。由于剂量的优势,拓培非格司亭有望降低与剂量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并且能够降低骨髓过度刺激的风险,骨痛风险更小。
综合来看,此次拓培非格司亭纳入医保目录,对于患者而言,可以大幅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对于临床医生而言,丰富了临床CIN防治的手段;对于医疗机构而言,患者防治CIN的依从性将极大提高,有望进一步推动乳腺癌化疗相关CIN的规范化治疗进程,提升化疗综合管理的整体水平。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