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ASH 大咖talk|李志铭教授:未来可期,ROSEWOOD研究确立BTKi治疗FL的重要地位
2023-12-22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滤泡性淋巴瘤 BTKi

近期,2023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在美国圣地亚哥盛大召开,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涵盖最全面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ASH大会汇集了全球血液领域诸多专家,共同探讨血液疾病最新前沿进展;期间也公布了诸多滤泡性淋巴瘤(FL)领域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BTKi)泽布替尼也在今年ASH大会上进一步公布了ROSEWOOD研究的数据,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原研药物“硬实力”的同时也推动FL治疗更进一步。医脉通特别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志铭教授深剖FL治疗现状,解读ROSEWOOD研究重磅数据,畅谈FL未来发展。



医脉通:FL作为最常见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过去20年间该治疗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您认为FL的治疗目前面临着哪些挑战?又迎来了怎样的契机?


李志铭 教授

FL是临床上第二常见的B细胞淋巴瘤,目前FL的临床未满足需求在于患者数量大,且绝大部分为晚期患者,同时中位发病年龄较高(约65岁)。中国部分FL患者相对年轻,年轻FL患者的治疗需求可能与年老患者有所区别,仍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探索。未来研发出更多的新药、探索更多新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满足不同人群的临床需要,进而帮助更多FL患者。


近年来,FL领域迎来了一些新的进展,伴随着新药的持续发展,传统化疗的地位逐渐受到挑战,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兴起,以及双特异性抗体、嵌合抗原受体T(CAR-T)的问世,使得FL的治疗选择越来越多,但相关疗法的价值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数据佐证。


医脉通:近年来,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是FL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FL的治疗,今年ASH有哪些研究让您印象深刻?


李志铭 教授

对于FL而言,大部分患者不可治愈,往往面临反复复发的困境,长期药物治疗是FL面临的挑战,在此种情形下,口服药物或更能满足FL的治疗需求。


目前2023ASH大会有两项研究令我印象深刻,其一是一项II期单臂研究(NCT04404088),该研究采用BTKi联合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R2)的aR2方案,治疗24例既往未经治疗的FL患者,最佳总缓解率(ORR)为100%,最佳完全缓解(CR)率为92%,患者达到CR的中位时间仅为3个月。该研究验证了BTKi联合无化疗方案一线治疗FL兼顾安全性和疗效[1]


另一项重要的研究是ROSEWOOD研究,该研究是一项Ⅱ期随机对照研究,也是首项对比泽布替尼+CD20单抗(ZO)和CD20单抗单药(O)治疗复发/难治性(R/R)FL的头对头Ⅱ期研究,能够真正说明BTKi在FL治疗中的关键性作用。基于目前的数据,ZO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已得到证明,未来更长期的进一步随访数据非常值得期待[2]


医脉通:在靶向联合治疗中,我国自主研发的BTKi泽布替尼凭借ROSEWOOD研究成为首个在欧盟获批用于FL的BTKi,该研究成果也在今年ASH进一步向大家公布,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该研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李志铭 教授

ROSEWOOD研究是由意大利Zinzani教授牵头的一项国际多中心Ⅱ期研究,中国也有多家中心参与其中。该研究纳入来自17个国家的217例接受二线或以上(包括抗CD20抗体和烷化剂)治疗的R/R FL患者(1~3a级),即双耐药患者,属于临床上的难治人群。这些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接受ZO(实验组)或O(对照组)治疗,即更多患者进入试验组[3]


从研究结果来看,ZO组 vs O组的ORR分别为69.0% vs 46%;CR率分别为39% vs 19%;可以看到试验组的ORR和CR都较对照组提高了约20%-30%的水平。ZO组 vs O组的18个月持续缓解(DOR)率分别为69% vs 42%;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了27%。ZO组 vs O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28.0 vs 10.4个月(HR=0.50;P=0.0007),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了两倍以上[3]。综上所述,Ⅱ期ROSEWOOD研究中泽布替尼的瞩目临床疗效证明了BTKi对于FL治疗是至关重要的,ROSEWOOD研究也是助力泽布替尼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研究。


除了疗效以外,药物的安全性也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那么,ROSEWOOD研究中增加泽布替尼会不会增加更多毒性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发热、皮下瘀斑、带状疱疹感染、输注相关反应是ROSEWOOD研究中的常见的不良事件(AE),其中O组(19.7%)的发热发生率高于ZO组(13.3%),但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O组(9.9%)的输注相关反应发生率也高于ZO组(2.8%)。ZO组(6.3%)的皮下瘀斑发生率高于O组(0%),这可能是BTKi的固有副作用,临床上需要加以关注,但该AE是临床上可以接受的毒性。此外,ZO组 vs O组的带状疱疹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3% vs. 0%[3]


总体而言,与O单药相比,ZO治疗双耐药R/R FL的疗效明显提高,且安全性可控,我相信ROSEWOOD研究将会得到全世界的共同关注,进而推动泽布替尼治疗R/R FL的适应症在国内及国际上获批。


医脉通:ROSEWOOD研究中含泽布替尼的无化疗方案是否能为FL的去化疗带来助益?您认为泽布替尼在FL治疗中还应进一步完善哪些方面的研究?


李志铭 教授

去化疗方案是当前FL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已经进行了诸多探索,随机对照Ⅱ期ROSEWOOD研究证实了BTKi+CD20单抗能够带来疗效的提高,同时安全性也可以接受,确立了BTKi泽布替尼在FL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基于ROSEWOOD研究的成功,临床上开展了ZO方案挑战现有无化疗方案(即R2方案)的Ⅲ期MAHOGANY研究[4],对比了ZO方案 vs R2方案二线治疗R/R F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该研究结果非常值得期待。


医脉通:R2方案是R/R FL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ZO方案和R2方案均为无化疗方案,您认为这两种治疗方案有什么差异?


李志铭 教授

Ⅱ期ROSEWOOD研究[3]和Ⅲ期AUGMENT研究[5]都采用无化疗方案,但两者的治疗方案设计和试验药物有所不同:ROSEWOOD研究入组的患者总体情况更差,ROSEWOOD研究 vs AUGMENT研究的患者既往中位治疗线数分别为3 vs 1;此外,ROSEWOOD研究中患者的体能状态、乳酸脱氢酶水平、对上一线治疗难治程度均比AUGMENT研究更差[3,5]


但即使在患者基线较差的情况下,相比AUGMENT研究,ROSEWOOD研究的CR率在数值上更高(39.3% vs 34%),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更长(28.0个月 vs 25.3个月)[3,5]。但这两项研究结果并非头对头的对照,因此临床上非常期待Ⅲ期MAHOGANY研究数据的公布。


在安全性方面,ROSEWOOD研究中ZO的中性粒细胞减少(29% vs 58%)、腹泻(18% vs 31%)、便秘(13% vs 26%)、咳嗽(13% vs 23%)、疲劳(15% vs 22%)、发热(13% vs 21%)发生率在数值上均低于AUGMENT研究中R2的数据;该结果提示R2方案治疗FL的耐受性更差[3,5]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来那度胺会带来干细胞损伤,有导致第二肿瘤的风险,可能会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甚至CAR-T单采带来困难和麻烦;而ZO方案耐受性良好,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对HSCT和CAR-T治疗有优势。但ZO vs R2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期待Ⅲ期MAHOGANY研究能够产生积极的数据,进而能够更好地帮助FL患者在不同的场景下选用不同的药物和方案。


qxwdl88r.png

李志铭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头颈肿瘤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副秘书长、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咽喉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参考文献
1.Paolo Strati, et al. 2023 ASH Poster 938.
3.Pier Luigi Zinzani, et al. J Clin Oncol. 2023 Nov 20;41(33):5107-5117
5.Leonard JP, et al. J Clin Oncol. 2019;37(14):1188-119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